[0496]駱駝換詩

努阿曼接著給科斯魯講哈帖木的故事……

洞房花燭之夜,賽阿德發現阿菲芙是一顆未穿孔的珍珠,也是一隻未曾被獵手捉住過的羚羊。阿菲芙新婚之夜後便有了喜。

懷孕期間,阿菲芙嚐盡吝嗇丈夫所造成的痛苦,直到懷孕期滿,臨產時,接生婆已經來到了身邊,阿菲芙還在百般詛咒狠心的兄弟們,同時連聲詛咒自己命苦,想一死了之。但安拉的意誌戰勝了她的意願,她順利生下了一個男嬰,無痛無苦,沒有喊叫,她為兒子起名叫哈帖木;此名意為“必然”,由安拉意誌所致,人力無可奈何。

哈帖木在母親精心關懷嗬護下成長。哺乳期過後,哈帖木稍稍懂事,母親就常常給兒子講述慷慨品格的種種表現。哈帖木是個貪玩、可愛的孩子,麵似金圓,笑容可掬,經常將自己的食物分給自己的小夥伴們吃。每當他從家中得到一些什麼東西時,往往拿去慰勞鄰居街坊。他總是含笑麵對每一個呼喚他的名字的人。他把小朋友們聚集在自己的周圍,把自己的衣物和食品分給他們,一人一份,與他們友好相處,親若兄弟,勝似手足。

母親見兒子與小朋友們一起玩得那麼好,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與此同時,他的父親賽阿德見此情景,則百般詛咒兒子和兒子的舅舅們,後悔自己當初答應這門親事。

哈帖木的母親每當看到丈夫那副怒氣衝衝、牢騷滿腹的模樣,便知道兒子心中更加難過。相傳,有一天,賽阿德看見哈帖木把家中的食物全都拿了出去,擺在一塊地毯上,本村的一夥小朋友圍坐在起來,邊吃邊讚揚哈帖木慷慨大方、品格高尚。賽阿德見自己的東西被一群孩子吃得那麼香甜,頓覺眼前一片漆黑,高山和平原都變了模樣,一時氣得不知如何是好,瘋也似的跑到一個高土崗上,扯下自己的纏頭巾,高高舉起,揮動著高聲向村上人求救道:

“鄉親們哪,我遭受了大磨難,你們快來救救我吧!我的錢財全都花光耗盡了,我在你們當中過不下去了!”

村上人聽到賽阿德的喊聲,看到他揮動著纏頭巾求救,一個個急忙抄起長矛寶劍,飛身躍上馬鞍,策馬向著那個土崗馳去。他們走近賽阿德時,隻看見他的周圍有一群孩子。他們問道:

“喂,賽阿德,你怎麼啦?洗劫你的財產和駱駝的人馬在哪裏呀?”

賽阿德說:

“人馬就在這裏呀!你們瞧啊,你們的孩子們把我家好吃的東西拿來,全都給吃光了。他們圍著我的兒子哈帖木搶東西吃,這不就是災難嗎?他們連主神都不懼怕,你們若不阻止他們的這種行為,我就離開你們,搬到高山上去住,也好不再見到他們了。”

村上人一聽,無不捧腹大笑,立即離開他,調轉馬頭回返,因為他們都對賽阿德的性情了如指掌,誰也不屑看他一眼,而異口同聲說:

“你這樣下去,主神會讓你在阿拉伯人當中把臉丟盡的,使你的尊嚴全部喪失。”

哈帖木的母親聽說這件事,心酸難耐,悲淚縱橫,連聲詛咒自己的兄弟們。她說:

“兄弟們,兄弟們呀,你們把我嫁給這麼一個低俗的吝嗇鬼,安拉會降災給你們的!”

阿菲芙邊怒斥丈夫吝嗇,邊讚揚兒子慷慨。她對哈帖木說:

“孩子,你把好吃的東西拿出來,如果沒有人吃,你就把它丟在山丘上,讓飛禽走獸吃。”

就這樣,哈帖木每天把食物拿出來送給過路人吃。如果見不到過路人,他就將吃的東西喂了野獸。哈帖木一天天長大,每天都把族人當作客人招待。有一天,哈帖木把許多窮苦人帶到家中,母親便為他們備飯,哈帖木則宰羊。賽阿德見此情景,心中惆悵,唉聲歎氣,害怕被吃窮,說道:“我現在是忍無可忍了!”當他麵對兒子的種種慷慨舉動感到束手無策時,便對哈帖木格外地好起來,為兒子的生活做了很好的安排,讓一位漂亮仆女陪伴著他,還送給他一匹阿拉伯純種馬和一群駱駝,對兒子說:

“孩子,這些駱駝因為很少到野外牧放,如今個個體弱,走路都有些困難了。我希望你能把它們趕到草原上放牧,讓它們強壯起來。從今天起,這些駱駝就全都歸你所有了。”

說罷,賽阿德把那群駱駝交給了兒子,並給他指定了牧場。那片牧場離家很遠,父親讓哈帖木到那裏去牧放駱駝,想用這種辦法讓兒子遠遠地離開族人,再也遇不到需要招待的人,再也沒有機會把家中好吃的東西送給外人了。

哈帖木聽從父親的安排,騎上寶馬,帶著仆女,趕著駱駝群向著父親指定的那片牧場走去。

哈帖木在牧場搭起帳篷住了下來。一連數天,他一直盼望著看到過路人,或者有鄉親、朋伴來看他,和他一道吃喝,或者給他介紹什麼情況,不管情況與他有無關係,他都不在意,隻要能和他一起吃上一頓飯,或他送給他們一件什麼東西,都能使他感到快慰,即使來許多人,他也足以讓他們吃飽喝好。然而哈帖木盼來盼去,等來等去,既見不到一個行人,也沒有一位鄉親、朋伴來看望他。因此,哈帖木自感苦悶,孤單寂寞,困惑難耐。於是,他每天騎上馬跑得老遠,信馬由韁,自由自在,以此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