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桑巴舞的訓練指導
桑巴的起源和發展
桑巴舞的起源
桑巴舞起源於非洲。“桑巴”一詞據說從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語中的“森巴”演變而來。
“森巴”原是一種激昂的肚皮舞。顧名思義,這種舞蹈以上下抖動腹部、搖動臀部為主要特征。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種舞蹈動作,後來隨著販賣黑奴活動的興起而開始向外傳播。
從16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中葉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從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區向巴西販賣黑奴1200萬。在把黑奴塞進船艙運往新發現的大陸拉丁美洲的時候,白人奴隸販子擔心路途遙遠,黑奴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賣不出好價錢。因此,他們就每天把擁擠在船艙中的黑奴趕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讓他們跳一通森巴舞,活動筋骨。這樣,殖民者本想增強黑奴這種特殊商品的競價力的舉動,就把這種流行於非洲的舞蹈無意中帶到拉丁美洲。
據考證,桑巴舞最早流行於巴西的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一帶。這裏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陸殖民的地方。他們在這裏辦有大量種植園和采礦場。被販賣到種植園裏和采礦場的黑奴,在繁重的勞動之餘,以跳這種家鄉舞苦中作樂。
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來自非洲的黑奴及其後裔同來自歐洲各地的白人接觸增多,同土著的印第安人逐漸融合。這樣,他們的舞蹈也就逐漸吸收了來自歐洲的波希米亞的波爾卡舞、來自古巴的哈巴涅拉舞和巴西當地流行的馬克西克歇舞的一些因素,逐漸形成現代的桑巴舞。
據記載,20世紀初,是巴伊亞州的婦女們將這種舞蹈帶到當時的巴西首都裏約熱內盧。從此,這種舞蹈開始從沿海流向內地,從貧民窟流向上層社會,從黑人、黑白混血的“穆拉塔人”傳播到白人中間。
同時,一直以西班牙六弦吉他和尤克裏裏四弦琴為主伴奏的樂器逐漸被裏約熱內盧貧民窟中的銅鼓、大鑼、鈸等打擊樂器所取代。
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學校“讓人去說閑話”在裏約熱內盧建立。1932年,巴西舉行首屆情人節桑巴舞遊行觀摩比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好評。從此,現代桑巴舞很快就風靡巴西全國。
桑巴舞的發展
20世紀30年代,桑巴舞傳入美國,由於它趣味性強,生動活潑,經過美國舞蹈專家們的提煉和加工,在基本訓練、舞步規範及編排上不斷研究與改進,它被納煉拉丁舞係列的五大舞種之一,並正式定為國際標準舞的比賽項目。
每逢節日,巴西城鎮盛行狂歡,人們會跳起豪放而又帶點即興發揮的桑巴舞蹈,因為它節奏活潑,一重一輕,很快便流傳到歐美各大城市。
2006年5月,我國第一支桑巴舞蹈打擊樂團在北京成立,名字叫做桑巴亞北京。這個社團最初由藝術家吉米?比亞拉和李寶衍在2002年9月創建於舊金山,成員主要是在舊金山生活的亞裔,因此取名桑巴亞。
桑巴亞北京是一個立足於社區的非牟利組織,主要提供巴西傳統打擊樂舞蹈等相關的教育項目和專場演出,是中國唯一一支活躍於巴西打擊樂演、舞蹈演奏與教學的社團。
自此以後,桑巴亞北京從15人的小團隊擴大到有將近40多個學員的社區團體,提供了不同級別的巴西打擊樂和舞蹈課程。創始人的初衷是通過結合巴西鼓樂與亞洲舞蹈的形式為舊金山灣地區社區間搭建文化傳播的橋梁。2008年年底,桑巴亞北京通過了世界桑巴組織協會的認可,成為其會員組織。
桑巴的風格特點
桑巴舞的風格
桑巴是音樂加舞蹈的混合體。音樂主要是由弦樂、打擊樂和歌手來共同完成,而舞者則負責舞蹈的部分。桑巴是巴西最具代表性的國家象征之一。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桑巴,桑巴是歐洲白人音樂與非洲黑人音樂融合的產物。其實大部分巴西音樂都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比如我們熟悉的巴薩諾瓦,還有它的前身鳩羅曲和巴西爵士。一邊是隨著非洲黑奴登陸巴西的黑人音樂,一邊是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意大利移民的歐洲音樂,當這兩種音樂在裏約熱內盧融合的時候,就誕生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