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學校收藏活動指導(3 / 3)

如果“鑒”字的內涵已全部達到,那麼“賞”字自不多言,因人而“賞”了。

不過要提醒一下初次涉足古玩並要在這個圈內“享受”一下的人,注意不要貿然闖進,最好先武裝一下自己。

一要學點曆史(切記莫學野史);二要學點將要涉足的古玩類的來龍去脈;三要請個參謀,否則會將自己掙來的錢打了個不起水花的水漂。

收藏應注意的問題

在文物收藏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因素:

溫度和濕度

溫度過高(38攝氏度以上),會使文物質地發生變化,加速各種有害化學雜質對文物製成材料的破壞;溫度過低就會使器物裏的水分產生冰結,致使它的內部結構遭到破壞,影響藏品製成材料的耐久性。太潮濕或太幹燥對書畫、古籍、皮革、竹木器影響較大。因此存放藏品的庫房,陳列室的溫濕度的控製與調節是藏品保護技術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

光線

光具有一定能量,不同的物質在一定能量的光照射下引起化學變化,以致遭到破壞,導致紙張、紡織品等標本變脆、彈性減弱、變黃、退色,使漆器、木器起皺、龜裂甚至剝落。由於紫外線的能量大,會使文物製成材料色素成分中的發色團遭到破壞,從而引起掉色。因此,各類藏品防光的重點是防紫外線損壞。

有害氣體

有害氣體雖然對藏品的破壞作用在一般情況下是較緩慢的,不易被人們所察覺,但它確實每日每時都在影響著藏品製成材料的耐久性。對藏品有損害的氣體包括臭氧、二氧化硫、硫化氫、氯氣等。

灰塵

灰塵落在各類器物上,清除時能引起機械性損壞即擦傷;灰塵是微生物、寄生蟲繁殖時的掩護所,遇到適合的溫度和濕度就會破壞文物;灰塵會攜帶著大量工業懸浮顆粒,落在金屬文物表麵會加速腐蝕;灰塵一般都能吸咐空氣中的化學雜質而帶有酸堿性,在紙質物品上,就會對紙質和字跡起到破壞作用,當濕度大時,就會浸到紙張內部,對器物內部造成破壞;在灰塵中往往含有黏土,容易使紙質類文物粘結在一起。

微生物

危害藏品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和黴菌。通常我們見到的古字畫、織繡、木器、植物標本等發黴、黴爛都是微生物危害的結果。

害蟲

昆蟲對紙張、書畫、古籍、漆器、木器、竹器、絲毛棉麻織品、皮革等文物有危害,比如毛衣魚、煙草甲、書虱、短鼻木象等;老鼠對有機質的文物破壞,主要利用其銳利的牙齒啃咬,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另外它的分泌物也能造成藏品和環境汙染。

收藏活動的組織管理

學校組織管理概述

中國文化藝術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曆史,也凝聚著收藏活動的風雲滄桑。社會文明的整體進步,在促進文藝創作繁榮的同時,也推動收藏活動的蓬勃發展。

收藏品是承載曆史、文化、藝術信息的商品,也是盛世人們經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作為學校,應該如何利用師資合理地對學生收藏愛好進行管理指導呢?

加強教師的學習培訓

由於收藏涉及的知識麵廣,鑒定複雜,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根據實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如何引導學生,使學生對收藏活動有一種深入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這就需要學校做好教師和學生的指導培訓工作。在選派教師學習培訓的時候,學校應選派對收藏有愛好,特別是對文物有一定了解的教師參加培訓,應開設業務專題講座,使參訓教師對收藏有一個係統的認識和較深的把握。

做好學生的動員和指導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收藏活動並取得較好的活動成效,學校應召開全校師生參加收藏活動展示會,向學生全麵介紹收藏的有關知識和活動要領,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收藏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各類文物的收藏活動。

建立校園收藏網頁

學校還應在校園網建立收藏活動網頁,鼓勵師生登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站”,及時了解收藏活動的新動態,學習借鑒成功經驗,為學生自主活動、教師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提供幫助。

不強迫學生購買

學校在開展收藏指導活動中,應該注意的是,我們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收藏的興趣,促進他們涉獵更廣泛的知識,而不是鼓勵尚無經濟能力的學生去購買或收藏貴重文物。因為學生的主業是學習,如果違背這一宗旨,必定會適得其反,把學生和收藏活動引向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