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學校公共關係建設指導(下)
樹立“群象”和“個象”
開展學校公關的目的無疑是為了在公眾心目中樹起學校校風、學風、環境、質量等要素的群體形象,但這種形象是學校的一草一木和一人一物構成的,即群象是由個象構成,每位教工,每個學生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學校的公眾形象。所以我們不但要在學校的整體活動中展現自己的整體形象,而且注重全校師生素質的全麵提高,增強每位師生“我是‘五小’人”的光榮感和責任感。使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的點滴成績和失誤都會給“五小”的公眾形象上增光或抹黑。
1.調整布局
校園環境是一所學校的“門麵”,是構建良好學校形象的基礎工程,在塑造學校群體形象過程中,該校從大處著手,重新規劃布局,拆建老校門和幼兒園,搬遷門口停車場,興建現代化綜合大樓,興建大型花壇,設計移動花架,種植大麵積草坪,布置書畫走廊。
2.活動展示
積極把握外出活動機會,強化精品意識,凡開展活動堅持一個宗旨,是“要做就做好,不做就放棄”。於是在校內外參加師生大合唱、大遊行、六一彙演等活動中,在確保質量的同時,十分注意服裝、儀表、言行等方麵細節。如在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曆時三個小時大遊行中,所有單位職工和學生到了遊行終點都自動解散隊伍。而該校鋼管樂隊的學生和老師卻自覺地列隊,拿著沉重的鋼管樂器,整齊地回到學校。
3.領導垂範
古人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領導者的個人形象很重要。學校帶頭人校長提出“向我看齊”的口號,堅持每天來得早,歸得遲,行得直,坐得正,以自己模範行為影響和帶動全體教師。如為學校綜合樓捐資活動中領導班子帶頭捐資。這樣就會使得廣大師生家長深為感動,積極響應。
4.規範行為
言行是師生思想品質的外部表現,師生的言行舉止與學校形象息息相關,應注重個象塑群象,塑好群象利個象。該校要求師生從平時做起,從小處做起,從我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帶頭做到。
如師生共同做到推車進校園,師生每周一統一著裝共同參加升國旗儀式,師生堅持每天佩戴校徽,全校開展做文明學生,創文明班級、文明辦公室,樹文明校風係列活動,全體教師大力推行教學文明用語,禁用教學忌語。提倡熱愛差生,通過評比師德標兵等活動,全麵推動師風師德建設。教師的言行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影響了廣大學生,促進了良好行為規範的形成,樹立了師生整體形象。
學校形象塑造與公共關係
隨著社會對教育事業發展需求的進一步提高,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麵臨著整體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的挑戰。求生存,求發展,是每所學校都麵臨的現實問題。無論城鎮學校,還是農村學校,無論是基礎較好的重點學校,還是基礎較差的一般學校,都需要在競爭中鞏固發揚自身優勢,形成自己特色,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塑造學校形象,是推動學校自主發展的重要策略。它是用提升師生員工的整體素質來提升學校形象,用學校整體形象來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實力。良好的學校形象不僅可以為學校創造發展的契機,而且,還可以為學校增強教育能量,為學校改革與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塑造學校形象是自主發展的要求
學校要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要,追求個性化的自主發展,就要認真分析社會、家長的需要,學校現實的優勢條件,重新審視原有的辦學思路和辦學思想,確立新的辦學思想和發展策略。學校形象是我們必須認真關注和加以塑造的。
1.社會發展,要求學校有必須有良好的形象
現代社會的發展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麵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和社會的飛速變革,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認識也在發生變化,家長由注重學生的升學考試,到追求學生的全麵發展、個性發展,特長發展;由隻需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需要,到注重學校的育人環境,形象特色。
因此,社會家長在評價學校,選擇學校的時候,學校形象會在他們心中占有很大的份量。良好的學校形象會使學校在家長心目產生積極的心理傾向,會增大對學校的信任度和美譽度。
2.塑造學校形象有助於學校發揮內部優勢
塑造學校形象要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為指導,決策規範學校發展。在塑造學校形象過程中,首先要分析學校在所處的現實的環境和條件、可利用的資源優勢、社會需求等,進而規劃設計學校的發展思路,明確辦學思想和目標。
有了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和目標,就可以凝聚大家的智慧,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上下同心,推動學校的發展。其次,塑造學校形象的實施過程中要整合優化學校資源,打造學校文化環境,規範師生言行,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學校內部的各種優勢,從而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優化,促進學校向前發展。
3.塑造學校形象有助於形成外部優勢
現代教育是一個開放的充滿競爭的體係。任何學校的發展都離不開它所處的社會環境,離不開外界的支持。良好的學校形象,往往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和政府的支持。獲得社會認可的學校生源充裕,籌措資金方便,優秀人才趨之若鶩,學校發展蒸蒸日上。學校形象的塑造,可以提高學校的質量和聲譽,擴大對社會的影響,從而引起社會各界對學校更加廣泛的關注、理解和支持。好的外部環境,可以有力地推動學校發展。
塑造學校形象是自主發展的過程
1.明確學校發展的目標與思路
學校形象是各構成要素的有機組合,是學校校風、教風、學風的集中體現,是學校文化、學校精神的結晶。塑造學校形象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校發展。為推動學校的發展,就要重新審視學校原有的辦學思想,客觀分析現有各種資源的優勢、劣勢,找準學校的發展目標,確立新的辦學理念和思想。
某校是一所平原農村學校。長期以來,學校管理鬆散,辦學基礎差,在社會上聲譽不佳。這樣的一所學校,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求得發展?我們在認真分析學校現狀及主客觀因素的基礎上,確立了“外塑形象,內強素質;求真務實,追求卓越;全麵發展,辦有特色”的總體工作思路。明確了“規範學校管理,改造學校環境”的工作目標。在實施塑造學校形象過程中,我們找到了學校發展的突破口,明確了學校發展的指導思想。使學校各項工作和麵貌在短短的一年中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建章立製,提高學校規範化管理水平
學校組織形象是學校形象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一個學校有沒有發展,在社會上有沒有美譽度、信任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內部管理,也就是學校的組織形象。針對學校管理渙散的問題,我們下大力氣狠抓學校的規範管理,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製度,建立評價獎懲機製。通過製度規範師生言行,培養文明習慣,改變工作作風。在實實在在的工作中,我們逐步樹立起了良好的幹部形象、教師形象、學生形象,也使我們學校形象得到了改觀。
3.凝聚人心,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水平
學校形象可以對師生員工起到教育、凝聚、激勵作用。學校形象中所體現的辦學理念、價值目標、行為方式以及文化氛圍,無疑都會對師生員工的精神世界起找著無形的陶冶和有形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學校形象能夠強化學校內部的凝聚力,使教職員工和學生能夠自覺地實現與學校的心理認同,從而能夠加強學校的向心力,有利於學校內部的團結統一;良好的學校形象還能夠強化學校內部的行為規範,對師生形成一定的約束力,從而有助於形成良好、健康的學校群體氛圍,有利於加強學校的管理。通過製定規範教師形象要求,可以促進教師嚴格自律,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
4.設計展示學校形象,推動學校發展
塑造學校形象,必須要重視學校外部形象的設計和學校形象的宣傳。學校形象的設計,首先要培育校園文化,提高學校環境的文化品位。校園文化的建設要充分體現教育性、藝術性和個性相結合的原則,努力做到教育性與個性的完美結合。其次,加強學校視覺識別係統的建設,如校徽、校旗、校歌、校服、標準色等,提高學校美譽度。再次,是學校的建築布局和環境布置。學校的建築布局體現一所學校的審美價值,渾然一體的建築風格也能起到形象識別的作用。學校環境的布置是基於學習的基本設施用綠化美化去體現學校的精神追求。如報刊欄、主題雕塑、教室辦公室的陳設等無不體現著學校的審美追求和精神風貌。
學校形象的塑造,還必須通過各種形式和手段來宣傳展示,如家長會、公益活動、傳播媒介等,擴大學校的影響力,放大學校的知名度,使學校的辦學得到社會民眾的支持和幫助,從而推動學校健康的發展。
塑造學校形象是推進發展的出路之一
1.分析社會需求,確定思路
塑造學校形象要結合本地區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校發展需要,因時因地來確立。因為學校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在這種互動的狀態中,要深入分析社會和家長正在發生的教育需求變化。塑造何種學校想象,如何塑造?都要受到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製約,都要受到學校本身基礎的製約。學校形象的塑造既要符合本地區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又要符合學校實際發展的需要。
2.圍繞目標,精心策劃組織
塑造學校形象是一個係統工程。學校形象本身是多種要素構成的集合體,是學校綜合勢力和整體麵貌的體現。這裏既包括內在的,又包括外在的。因此,在塑造學校形象過程中,要以學校發展的目標和總體思路為核心,圍繞核心,製定周密的計劃,並精心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