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美化校園的黑板報設計(3 / 3)

書寫過程中,要不斷轉變粉筆與板麵接觸的角度,以保證筆畫粗細一致。細等線體可長、可方。

2.仿宋體

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仿宋體字,可按照美術字中的仿宋體字結構、筆畫去寫。

要求筆畫粗細一致,橫平豎直,點、撇、捺、鉤有尖鋒。仿宋體粉筆字,不像美術字中的仿宋體那樣要求嚴格,可以有不同的書寫風格,如將字體的橫畫略斜著寫,其他筆畫寫法不變。

用粉筆寫仿宋體字,一定要力求字體清秀,工整美觀。

3.楷體

用粉筆在黑板上寫楷體字,可以參考書法中楷書字的筆畫來寫。尤其是要注意結合硬筆書法中楷體的寫法來寫,它的筆畫機動靈活,工整清晰,適合粉筆板書參考之用。

用粉筆寫楷體字的“點”、“撇”、“捺”、“鉤”時,要略有尖鋒。橫畫、豎畫起筆頓挫,收筆頓挫。拐角略圓,彎鉤自然輕鬆。隨著筆畫的變化,也要轉動粉筆,以保證字體均勻。

粉筆寫出的楷體字,不會像毛筆楷體字那樣豐滿圓潤,也不會像鋼筆楷體字那樣富於變化,但隻要把字的筆畫、結構安排得勻稱協調就可以了。

4.行書

用粉筆在黑板上寫行書,雖不像毛筆字那樣結構嚴謹,筆畫規範,但是仍具有毛筆字的基本結構特點。因此,粉筆行書中的點、橫、豎、撇、捺、鉤等筆畫起筆收筆要交待清楚,偏旁部首之間要搭配好,字與字之間要相互照應。

尤其是考慮到通篇文字的書寫,既要有行書的特點,又要有整體的美感。千萬不能認為行書就是隨意而寫、隨意而變,以致版麵文字大大小小、潦潦草草、雜亂無章,使讀者難以辨認,失去應有的宣傳效果。

初學者板書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沒掌握住字體的結構,書寫時不是上部大就是下部大或者左邊鬆右邊緊,造成字體筆畫結構不協調,不勻稱;沒掌握住字體的筆畫變化規律,書寫時筆畫之間缺少穿插爭讓和相互呼應的關係,造成字體鬆散無力或者呆板單調;練習得少,書寫不熟練,或者沒按字體結構與筆畫變化的要求去寫,造成字體筆畫該平的不平,該直的不直,不方不正。板書字體的不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通過多看、多寫、多練,就能逐步掌握書寫規律和方法。

顏色和書寫格劃法

為了使黑板報上的文字清新醒目,板書文章時要多用白色粉筆抄寫。其他顏色如紅、藍、綠、紫等,除用於報頭和標題外,一般不宜用於抄寫大段文章,以免大片文字深暗,使版麵顯得零亂。

抄寫文字前,最好先劃格。在能移動的木製黑板上劃格,應先在正麵量好文字的行距和字距,然後用白線按文字的行距和字距分別拉直,並延轉到背麵的左右、上下四邊,用圖釘固定住即可。寫完文字後,把白線去掉。如果時間緊或者板書較熟練,也可以隻用白線劃橫格即行距,不劃豎格即字距。

在固定的黑板如用水泥、木板、玻璃製作的黑板版麵上劃格,先量出文字的行距和字距,然後用白色棉線拉向黑板的左右、上下四邊,用膠布或者膠帶紙固定即可。文字抄寫完畢,去掉棉線。

當然,還可以用粉筆和直尺直接在黑板上劃格,不過應注意劃出的線條要輕,能看清就行。

黑板報製作常用技巧

粉筆的使用方法

掌握正確使用粉筆的方法十分重要。反複旋轉筆頭可以使筆保持尖細,這樣使畫上去的形象更確切,更突出衝擊力。

許多學生為畫有立體感的物體而煩惱,這裏有一個小竊門:平躺筆身,使用力度隨所需顏色深淺而變,或者根據粉筆本身顏色的深淺差別而選用不同顏色亦可達到目的。

色彩搭配的要領

感情色彩:對其的研究,這裏就不細解釋介紹了,但作為一名辦報者,如果對色彩的選取與主題不符,辦出板報就不協調了。

色彩對比:在確立了大體色彩後,小麵積地使用一些臨近色或補色等對半高畫麵有一定的補充作用。

交叉使用:同一色彩在不同的區域反複使用,同樣也能達到豐富畫麵的使用。

一幅板報最好選用四至八個顏色搭配,這樣板報色彩才顯得豐富,太少就顯得單調,太多又顯得淩亂。如果粉筆盒的色彩不夠,可以用其他色來調。

刊頭設計的思路

刊頭是黑板報的主題,亦是黑板報的靈魂與統帥,對黑板報能否成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在進行刊頭設計時,要先考慮的是反映出該板報的主題,擺放的位置是最顯眼的位置,同時要注意與題範及內容的呼應與協調。

刊頭文字是刊頭的中心,也是黑板報的“重中之重”,所以刊頭文字內容務必精簡概括地反映出板報的主題。文字字體,最好設計為一些美觀的美術字,或根據畫麵需要,適當改變字形、大小及筆畫,以及利用一些點、線、塊來構成筆畫等。

圖片內容最好為一些抽象化的人物、道具、場景等,並配合文字構成整個刊頭,在色彩搭配上盡量讓二者保持既統一又有對比的關係,比如紅與藍,藍與綠等。

板報字體的選取

表現軍畫、體育等話題,一般選用剛毅有力的字體,如黑體、綜藝等字體。

表現女性、節日等話題,一般選用圓潤的字體,如琥珀、圓體等字體。

表現兒童、學習的話題,一般選用較為活潑的字體,如花辮等字體。

讓校園黑板報活起來

眾所周知,黑板報是班級環境建設的主陣地,在美化班級環境,進行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能力等方麵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是,有的黑板報卻逐漸成為教師工作中一個忽視的角落,它的作用也似乎隻是點綴教室牆麵,應付上級檢查。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由於學生認知能力低的特點,兩周一次的黑板報多數成為班主任一手包辦、勞心勞神的傷腦筋事。於是,寫幾個大字,畫一幅簡筆畫便成了黑板報永恒的主題,如新學期、新打算、慶祝××節、金色的秋天……這樣的黑板報不費心思,花時又少,但它除了老師的美術字、簡筆畫贏得學生一兩句讚歎以外,便再也沒有什麼能引起學生的關注了。

如何讓黑板報活起來,使它真正成為一塊會說話的黑板,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能力,這需要一定的技巧。

教師不妨指導學生在黑板報上開辟以下幾個小欄目,為黑板報增添新鮮的血液,從而使它鮮活起來。

小欄目一:小小氣象站

培養學生關注生活已成為當今教育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關注每天的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也是人的一項生活本領。

為了使學生養成每天收聽天氣預報的好習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黑板報的空間,開辟了小小氣象站欄目,欄目中設有日期、天氣、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小氣象員等幾項內容。

全班學生按座位次序輪流當每天的小氣象員,收聽天氣預報,做好記錄。幾個月下來,每個學生都可以做一回小氣象員,這一欄目也會成為倍受學生關注的一角。如果偶爾有哪個學生做小氣象員那天忘了收聽天氣預報,別的同學可以立即告訴他天氣情況。“明天要下雨了,帶好雨傘”,“這幾天天氣特別寒冷,氣象台提醒大家要預防感冒”……這些本來是老師提醒學生的話,就會變成孩子們互相關照,甚至倒過來提醒老師的話。

小欄目二:班級爭星榜

表揚激勵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對孩子來說,如果自己的名字被老師寫到黑板上進行表揚,那是莫大的歡喜,它的激勵作用是口頭表揚遠遠不及的。

因此,我們可以在黑板報的一角開辟班級爭星榜欄目,具體可設作業優秀星、衛生保潔星、積極發言星、文明守紀星、兩操認真星等內容,圍繞班級管理目標進行爭星評比,可根據實際情況每天或每周評比一次。如班中小幹部工作能力較強,評比和公布的工作都可以交給小幹部來完成,班主任隻需稍做輔導。

這種無聲的表揚將會鼓勵學生們奮發向上,形成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氛圍,有利於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

小欄目三:開動你的腦

猜謎語,腦筋急轉彎這類題目十分受學生的歡迎,它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豐富課餘生活,還能激發學生動腦探究的興趣。

可由於教學任務等原因,老師不可能經常出這類題目。教室後牆的這方黑板報則為之提供了機會和空間。

這一欄目可以采用學生出題學生答,猜對答案就換的不定期出題方式,哪個學生猜對了,就可以獲得下期的出題資格,並可以光榮地把姓名寫在出題人一欄。這樣的黑板報可以成為課餘津津樂道、談笑爭論的樂園,有哪個學生不愛看呢?

像這樣的欄目還有很多,如每天一個為什麼、知識百花園能向學生傳遞百科知識、祝福送給你能增進師生情感……如果把黑板報比作一個電視機屏幕,那這些小欄目就可以看作是一個個傳統節目。雖然學生寫的字不夠美觀,畫的插圖有些幼稚,但其內容符合學生實際,與他們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連,這樣的黑板報才是最美,最有活力的。

把黑板報這塊樂土真正交給學生來耕耘,它定能常出常新,百看不厭,得到孩子們更多關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