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人rén之zhī初chū, 性xìnɡ①本běn善shàn。 性xìnɡ相xiānɡ近jìn, 習xí相xiānɡ遠yuǎn②。
苟ɡǒu③不bú教jiào, 性xìnɡ乃nǎi遷qiān④。 教jiào之zhī道dào⑤, 貴ɡuì以yǐ專zhuān。
昔xī孟mènɡ母mǔ⑥, 擇zé鄰lín處chǔ⑦。 子zǐ不bù學xué, 斷duàn機jī杼zhù⑧。
荀xún季jì和hé⑨ , 有yǒu義yì方fānɡ⑩ 。 教jiào八bā子zǐ, 俱jù名mínɡ揚yánɡ。
① 性:品質,道德。
② 習相遠:指由於受教育、環境等諸種因素的影響而造成彼此之間的品質、道德差異越來越大。
③ 苟:如果,假使。
④ 遷:變化,變異。
⑤ 道:規則,法則。
⑥ 孟母:指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母親。
⑦ 處:居住。
⑧ 杼:古代指織布機上的梭子。
⑨ 荀季和:東漢時人,博學有才。
⑩ 義方:舊指行事應該遵守的規矩、法度。
注 解
養yǎnɡ不bú教jiào, 父fù之zhī過ɡuò。 教jiào不bù嚴yán, 師shī之zhī惰duò①。
子zǐ不bù學xué, 非fēi所suǒ宜yí②。 幼yòu不bù學xué, 老lǎo何hé為wéi③。
玉yù不bù琢zhuó④, 不bù成chénɡ器qì。 人rén不bù學xué, 不bù知zhī義yì⑤。
為wéi人rén子zǐ, 方fānɡ少shào⑥時shí。 親qīn師shī友yǒu, 習xí禮lǐ儀yí⑦。
① 惰:懶惰。此處有“過錯”之意。
② 宜:應當。
③ 為:作為。
④ 琢:雕刻。
⑤ 義:指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
⑥ 少:年少。
⑥ 習禮儀:學習古代的各種禮製儀節。
注 解
香xiānɡ①九jiǔ齡línɡ,能nénɡ溫wēn席xí。 孝xiào於yú親qīn, 所suǒ當dānɡ執zhí②。
融rónɡ③四sì歲suì, 能nénɡ讓rànɡ梨lí。 弟dì於yú長zhǎnɡ, 宜yí先xiān知zhī④。
首shǒu孝xiào弟dì⑤, 次cì見jiàn聞wén。 知zhī某mǒu數shù, 識shí某mǒu文wén。
一yī而ér十shí, 十shí而ér百bǎi。 百bǎi而ér千qiān, 千qiān而ér萬wàn。
① 香:黃香,東漢時人。為讓父母安睡,他夏天為父母扇枕席,冬天用自己的體溫為父母溫暖被窩。下句“能溫席”即指此事。
② 執:遵守,保持。
③ 融:孔融,漢末文學家。一次有人送他家一筐(kuānɡ)梨,孔融待兄長們都拿了以後才去拿了一個最小的。下句“能讓梨”即指此事。
④ 宜先知:指幼時應較早地懂得尊重兄長的道理。
⑤ 孝弟:也作“孝悌(tì)”。舊稱孝順父母為“孝”,尊重兄長為“弟(悌)”。
注 解
① 三才:古人認為天、地、人是宇宙間最重要的東西,並稱“三才”。
② 三綱:綱,提網的總繩,此喻事物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所謂“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③ 運:運轉。
④ 乎:這裏作“於”字講。
注 解
三sān才cái①者zhě, 天tiān地dì人rén。 三sān光ɡuānɡ者zhě, 日rì月yuè星xīnɡ。
三sān綱ɡānɡ②者zhě, 君jūn臣chén義yì。 父fù子zǐ親qīn, 夫fū婦fù順sh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