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藝術品收藏(3 / 3)

它們多以具體的畫麵來表達抽象的含意,反映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如:《鬆鶴延年》把鬆與鶴組織在一起,象征長壽,把萬年青同象組成圖案,象征著更新伊始,稱為《萬象更新》。通過這些組合,表現了一定的生活情趣,洋溢著無限的生機,使人們感到貼切、自然、有美感。因而,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藝術品收藏

國畫的欣賞

初看國畫,要欣賞的不是畫麵如此簡單,還要看下麵幾項是否精美。

(1)畫工

畫家作品,可表現出作者成就。畫麵的形象,就是畫工的具體,我們往往主觀批判該畫的好與壞,就是受畫工的影響最大。

(2)書法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之處,其中一項就是書法。國畫畫麵上常伴有詩句,而詩句是畫的靈魂,有時候一句題詩如畫龍點睛,使畫生色不少,而畫中的書法,也影響畫麵至大。書法不精的畫家,大多不敢題字,雖然僅具簽署。也可窺其功底一二。

(3)印章

畫麵上常見印章有各方麵使用:畫家的印璽、題字者私章、閑章、收藏印章、欣賞印章、鑒證印章等。而各種印章的雕工、印文內容、印章位置,都在評介之列。尤其古畫,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鑒賞家的印鑒,可佐真偽。

(4)裝框

中國畫裝裱獨具一格,常見有紙裱、綾裱兩大類。紙裱較粗,綾裱較精。裱邊的顏色、寬窄、襯邊、接駁、裱工等都十分講究。

(5)功力

從事書畫修養越久的人,他表現出的功力,是初學者無法掌握。尤其是書法,老手多蒼勁有力,雄渾生姿。國畫方麵,其線條、設計、意景也表現出作者功力。所以人生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其作品往往較年輕畫家有不同表現,這就是功力。

(6)布局

布局看來似是畫麵的設計,其實是作者胸懷中的天地,從畫麵布局中表現出來。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地方甚多,最明顯之處就是留白,國畫傳統上不加底色,於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稱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處,有人以書法、詩詞、印章等來補白。也有讓其空白,故從布局可見作者獨到之處。

(7)詩句

字畫中的詩詞,往往代表主人的心聲。一句好詩能表現作者的內涵和學養,一句好詩,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8)印文

無論字或畫,常有壓角的閑章出現。所謂閑章就是畫麵或書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時影響字畫甚大。從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態,或當時的環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蓋在字畫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國畫的裝裱

裝裱也稱裝璜、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美化和保護書畫及碑貼的技術。裝裱也一是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之重要。書畫作成一經裝裱,便覺神采墨妙而成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賞心悅月。其方法是先用紙托裱在書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綾、絹、紙鑲邊,及至扶活,然後安裝,軸杆或版麵。成品按形製可分為卷、軸、冊頁和片。經裝裱後的書畫,碑帖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

(1)宣和裝

又稱宋式裱。是北宋徽宗內府收藏書畫的一種裝裱形製。因徽宗宣和年號而得名。此種樣式是裱條中最複雜的一種。如故宮博物院所藏梁思閔《蘆汀密雪圖卷》,其天頭用綾,瓣後隔水用黃絹,尾紙用白宋箋、加畫本身共五段。還按一定格式蓋有內府收藏印章。

(2)吳裝

蘇揚兩地裝裱曆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後,名池全國,號稱吳裝。其裱件平挺柔軟,鑲料配色文靜,裝製切貼,整舊得法。

(3)紅幫

裝裱形製的一種。解放前蘇州、揚州和上海等地有一種專裱紅白立軸對聯,專供婚喪喜慶之用。

(4)行幫

解放前上海、蘇州、楊州各地就其裝裱工藝的不同,有一種專裱普通書畫的。

(5)一色裱

就是裱畫鑲料用一種顏色的。這要根據畫芯的長短畫畫幅長短的比例而定,一般鑲料長不超過畫芯長的,用一色裝裱就可以了,如一張一米長的畫芯,加一米長鑲料,裱成兩米長幅式的立軸,隻用一色即可,在鑲料色彩的運用上,以突出畫芯的畫意為目的,不能用強烈的對比色,要使其美觀,大方為原則。

(6)二色裱

二色裱是在四周用上適色鑲上,其餘不夠的長度再采用深色較為隱重的鑲料,接於天地頭裱成需要的長度。

(7)三色裱

三色裱是圈與天地之間加隔界。其邊的寬度可隨畫幅的大小而定。圈的顏色應淺些,天、地頭應深些,隔界不深不淺起過度作用。這樣裱的畫,色彩為協調。並有溫文、柔和、肅穆的情趣。但圈、隔界、天地的顏色不要過分相近,應有節奏感。

(8)驚燕

也稱“綬帶”原隻是垂畫畫的天頭處,燕子飛近畫麵,兩帶自然飄動,可驚走燕子。後來用它作為裝飾,就把這兩條帶子固定在天頭上,刺綬帶的寬度可根據畫的寬度而定。

用料楊與隔界相同。它的長度與天頭一樣,但不要太厚,厚則使畫不平。如隔界是綾子的,綾上有花紋,那麼刺綬帶時就要注意花紋的完整。現在日本裝還有用活動的飄帶,用來驚動止棲的繩燕,以保護書畫,故又名“驚蠅”。

一幅完整的國畫,需要使其更為美觀,以及便於保存、流傳和收藏,是高不開裝裱的。因為中國畫大多畫在易破碎的宣紙上或絹類物品上的。裝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就像西方的油畫,完成之後也要裝進精美的畫框,使其能夠達到更高的藝術美感。

油畫的收藏

對於油畫的欣賞,油畫與國畫一樣,同樣講究構圖、布局和畫麵立意及意境,更重色彩。但畫油畫的工具不同,是用油彩畫在布上,所以色彩和技法比其他畫種更豐富,有更多的變化手段。油畫的層次也很豐富,表現力、立體感和三維空間都特強,猶如把人帶到一個真實的意境中。

油畫很強調真實感,表達的手段也越來越豐富了,例如可用刀刮、用筆畫、貼麻布、貼報紙,甚至貼金屬絲、纖維等,力圖給人視覺衝擊力。油畫的收藏其實很方便,因為它是畫在製作好的麻布和木板上,材質堅固,除非天災人禍或者風吹雨淋日曬,在通常條件下,是不會特別受潮的,即使保留數百年上千年都不成問題。投資油畫可從選購小品開始,因為小品便宜,又能體現畫家的個人風格與技巧。

收藏油畫,首先要選準創作者。油畫創作由於具有極強的專業性,選擇的重心應首先投向那些中央及各省市藝術院校專業油畫係、畫院的優秀畫家的作品。這些身為教授的學術型油畫家的作品,特別是那些曾獲過國際和國內獎的作者的作品,具有較強升值潛力。此外,已故的我國一二代油畫家的作品,也值得收藏。

其次要收精品。一般情況下,藝術品的學術含量、創作者的才氣和是否為畫家的代表作,決定了藏品的價值。曾有藏家向專家請教什麼樣的油畫好賣,專家一句話作答:“什麼作品畫家構思時間最長,投入創作精力最大,最能感動他自己而畫家本人最不想賣的,就是最有收藏和投資價值的。”這句話講得很經典。像中國畫一樣,即使是名家之作,他的潛心創作與應酬之作的價值差得很多。因此,收藏者一定要選擇那些認真創作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另外一點是收藏投資油畫的題材選擇。由於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包括服飾文化、風土人情,使油畫家的本土情結得到了很好的藝術展現。那些東方化、本土化的油畫作品往往更是世界的。

水彩畫的收藏

水彩畫作為繪畫領域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兼具很強的國際性和曆史性,是當代繪畫藝術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類種。

水彩畫既包含了水墨畫的韻味,又能像油畫那樣展現色彩的魅力,自然使其成為當代繪畫中最有生命力、最受群眾歡迎、最有欣賞價值的優秀繪畫品種之一。

但水彩畫在我國畫壇與傳統國畫和油畫相比略顯薄弱。一方麵,致力於從事水彩畫理論研究應該說很少,水彩畫的普及度遠遠不夠,老百姓的認知度不夠。同時水彩畫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撐,許多人在創作時,過於強調水味,而忽略了畫作中的造型能力,此外,創作作品中缺乏思想內涵,無法引起觀者的共鳴,創作的作品篇幅較小,多以小品為主,少有巨作問世,都成為目前水彩畫發展的不利因素。

另一方麵,在商品經濟社會,人們在一定程度上還得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待藝術。水彩畫有明顯的弱點,保存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時間長了也容易變色。它的價格目前還沒有提升到一定的位置。一幅油畫可以賣到十幾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但水彩畫要想賣到幾萬元還有相當的難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水彩畫的發展。

縱觀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長期以來就是以油畫和中國畫平分天下,水彩畫被冷落,價值被低估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國內藝術品市場進入盤整期,中國畫和油畫的投資價值和升值空間相對縮緊,部分投資者陷入悲觀情緒,然而也有不少精明的投資者把眼光轉向了水彩畫。21世紀,名家水彩畫還處於價值與價格完全倒掛的境地,具有非常長足的增長空間;另外,水彩畫由於需有較高的功底而不易偽造,加上現在市場整體價格過低也使得作偽者不屑於與此,所以贗品較少,尤其適合新進藏家入手。同時,水彩畫與老油畫本身就擁有極深的淵源,隨著老油畫價格近年來又開始不斷攀升,那些精明的老油畫藏家們都紛紛將銳利的視角開始投放到價格相對低廉的名家水彩畫身上。

水彩畫的收藏價值,一是其投資價值逐漸升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水彩畫;二是水彩畫的市場潛力比較大,現在價格相對於國畫和油畫較低。如果投資者有一定的經濟水平,可嚐試收藏水彩畫。同時,以一顆平常心作藝術品市場的長線投資,把精神享受與物質利益、投資運作與欣賞收藏相結合或可達到雙贏。

版畫的收藏

版畫作為目前國內火熱的藝術品市場中新興的力量,以其較低的價格和較高的藝術價值受到白領階層的喜愛。但版畫的收藏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除了個人的喜好以外,是否有市場價值、升值空間的大小都會影響一幅版畫作品的收藏價值。

版畫作者在業界的地位和名聲是版畫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內容。著名畫家吳冠中的版畫作品就是目前版畫中收藏價格較高的。還有比如著名版畫家張白波,其版畫作品曾多次被全國各大美術館收藏,還曾在日本、歐洲等地獲得獎項。以上兩位藝術家的版畫都是目前公認的收藏價值較高的版畫作品。

畫家的親筆簽名是版畫增值的重要因素。一般畫家都會在作品上留有自己獨特的印記,最常見的就是畫家的簽名。版畫的簽名以鉛筆簽名居多,而且通常都會有固定的簽名字樣。

原創和複製的區別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版畫的收藏價值。版畫的可複製性是版畫收藏在我國市場上不被看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創版畫是畫家構圖繪製並逐張套印完成的版畫,複製版畫是由畫家或原畫作的所有權者委托印製的、限定了數量的版畫。

一般而言,原創的收藏和增值價值都比複製要高,但是複製的比原創的價格便宜。版畫屬於有限複製品,精品版畫最多隻能複製10張效果比較好的複製品,數量再多就基本談不上什麼藝術價值了。

留意作品的發行數量編號。版畫的可複製性決定了它可以不同於油畫的唯一性而有數量地發行,而版畫發行一般都是有發行數量編號的。國際標準為一個百分之幾的數字,如某張版畫是10份裏的第一張,就要標上1/10,說明它共印了10份,這是其中的第一份。分子越小,版畫的價值越大;分母越大,版畫的價值越小。

精品版畫更有收藏價值,未來增值潛力更大。在版畫收藏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些有入選過全國美展或獲過全國大獎,得到過美術評論界的一致好評的版畫才能稱之為精品版畫,收藏價值更被看好。

雕塑的收藏

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3種創製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

現當代雕塑品中,以石雕、銅塑木雕為多。石雕中花崗岩雕最易保養,大理石則不一樣,因其沒有花崗岩堅硬,因此易損壞,不太適合在室外展放。砂岩類雕塑的保存要注意防止風化及濕度對其影響,此外,擦試時也要杜絕使用化學性試劑。

銅雕具有不受其形狀的延伸性,可耐久保持,但不能使用清潔劑與水洗,也不能太粗糙地刷抹或敲打,平時保養用軟布擦試即可。木雕的材料比較特殊,一定要避免潮濕環境,由於材質關係,因此要注意避免外力或從高處墜落。

剪紙的收藏

剪紙是中國人祈福與祝福的符號,是幾千年無數代勞動人民口授心傳,約定俗成的生活文化史,它透出人們對生活和人生的態度。21世紀,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剪紙也隨之迎來了收藏的春天。作為收藏品,剪紙和其他藝術品相比具有形式簡單,投資不高,易於保存的優勢,隨著社會關注度的增強,其價值也會隨之上升,尤其是真正民間老藝人的作品更具優勢。

剪紙藝術品與其他收藏品不同的是,隻有手工製作才有收藏價值,而工藝水平是決定作品價值的最關鍵所在,一些機器批量製造的作品沒有收藏價值。相對尺幅和題材來說,尺寸越大的作品價值越高,生活化的題材比簡單的傳統題材要更有價值,尤其是帶有明顯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

在陝西地區,陝北剪紙曆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每幅作品都可折射出陝北人民的淳樸。這株黃土高原民族藝術之花,是廣大剪紙作者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民間藝術的執著追求,以嫻熟的技藝、樸素的手法,把古今人物、吉祥動物、名貴花草等創作出大量造型奇巧、剪工精湛、生活氣息濃重的剪紙精品,把人們喜慶、快樂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是極有欣賞價值的禮品,同時也是收藏的極佳選擇。

剪紙作為一項傳統的我國民間藝術,在大城市,隨著農業文明的逐漸遠去,人們懷舊心理的使然,剪紙近年來的市場行情逐年走高。人們過年過節貼剪紙,平時也把它作為收藏品收藏起來。不少人更是把剪紙裝裱起來作為家庭裝飾品或饋贈禮物,喜愛剪紙收藏的人也越來越多,經營剪紙的文化公司也多了起來。同時隨著我國民間藝術日益走向世界,國外對中國剪紙也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每年都要進口我國的民間剪紙。

在我國,民間剪紙的主要產地陝西、山西、山東、浙江、湖北、安徽等省,這些地區的剪紙市場日趨活躍,剪紙藝術家和大師級作品十分搶手。

判斷剪紙收藏價值的高低,除了看地域因素以外,還要看工藝和收藏編號。工藝的落腳點在紋路上,肉眼就可以辨別;帶有編號的剪紙,其價值會略高,漲幅偏快。但因為剪紙的材料易於破碎,加之鏤空較多,容易損壞,因此對剪紙藏品的保管應格外小心,一般可裝訂成冊或裝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