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太虛觀(1 / 2)

邵曦偷眼看去,隻見大殿之上,影影綽綽站著數個人影,當中一個是一個身穿葛布麻衣的老者,那老者神色可親,朝著他微微一笑。那烈火道袍的卻是一個中年道人,留著一副美髯,神情冷峻,一張赤色國字臉上臥著兩道臥蠶眉。那純陽儒士袍的是一個年近三旬的青年男子。穿長青道袍的卻是個邋遢男子,雖然生的神清骨秀,但一頭烏發卻是隨便挽了一個髻,道袍下擺更是酒漬斑斑,看上去好不邋遢。待看到那名月白道袍的男子時,邵曦不看還罷,一看卻是大吃一驚,隻見那男子麵白如玉,長須似墨,鳳眼長眉,不是別人正是邵曦在食為天見過的祖衝一。

邵曦見了這人,心中大是疑惑,那葛布老者見邵曦這副模樣,不由莞然而笑,道:“怎麼,你見過他?”

邵曦見他發問,心中雖慌,但見他言語可親,態度和藹,便道:“也就隻是見過一麵。。。”

那葛布老者哈哈大笑,道:“見過就見過,如何就隻是見過一麵,”他見邵曦麵有畏懼之色,便有續道,“你不要怕,你看我們象壞人麼?走了那麼多山路累了吧,你且坐下再說。”邵曦見老者言談溫和,笑意融融,嗓音渾厚低沉,便似有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令他感到一些親近,便點了點頭,就近坐下。

葛衣老者見他坐下,點了點頭,道:“在下蘇沐風。”

邵曦聽得這聲,忽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一張嘴好似吞了幾十隻蛤蟆,合不攏來,隻瞪著葛布老者發愣。邵曦澀聲道:“太虛觀的蘇沐風?”蘇沐風頷首道:“正是。”

原來太虛一脈曆史悠久,創派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為當今正道翹楚。開派祖師青塵子,在他三百四十九歲那年,雲遊四方,路經九真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鍾靈奇秀,聚天地靈氣,是一絕好之地。當下立刻登山,餐風飲露,結廬而居。

此時妖獸橫行,幾番下山禍害當地百姓,清塵子生性善良,不忍百姓受苦,單身隻劍,七上九真,在十年間殺萬年妖獸七十有五,千年妖獸八十有六,百年妖獸不計其數,定一方太平,為保此地百姓,便在九真山上,開宗立派,因有雲:道大而虛靜。故清塵子名曰:太虛。

清塵子為一代宗師,後到晚年,憶起此事總覺殺戮太甚,天地萬物莫不生於蒼天,自己這番作為雖有益於人,卻大害於獸,厚此薄彼,未免有損天道,要知道妖獸一類大多生來懵懂,生死全憑天命,其中有湊巧開了神識的,大多又沒有現行功法修行,再加缺少教化,行事全靠本性,很多不為人接納,自己不問好歹一劍除之,實在有過暴戾,於是定下七收七不收,督促門人須有善待他人之心,可人生於天地之間,莫不以為自己高於其他物種一等,後來人道日昌,更是自詡為萬物之靈,對其他物種生殺予奪,於是太虛雖然名聲日盛,但弟子越收越少,到了後來,弟子越收越少。太虛修行極苦,收徒極嚴,但統共七人的太虛七劍,卻能與弟子遍天下的一真教,春秋廬,爛柯山分庭抗禮。也正因為如此,凡間百姓莫不對太虛一脈頂禮膜拜,原因無他,就因為其餘其餘正教雖然也已匡扶正義為己任,但那裏有一種讓人崇敬的極端,但太虛不同,太虛一脈自古便有和氣生仙氣一說,待人接物總不若其他大派一般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