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古文書中記載的核災難之謎
1947年春,一個吉卜賽人在尋找遺失的山羊時迷失了方向,在死海附近的山洞發現了很多黏土器皿的碎片和幾個保存完好的罐,罐中裝有用奇怪文字書寫的卷軸。此後,考古學家們又在這一帶發掘出了大批古代書的抄本,被命名為“死海古文書”。
“死海古文書”特別引人注目,是由於發現它在安提黎巴嫩山地附近。從收藏在黏土罐裏的抄本中,發現了古老的舊約聖經前幾章的文本,這是兩千多年以前,依照更為古老的原文抄寫下來的。我們知道,古代猶太人的祭司在編纂聖經時,是吸收了當時保存的古老文書的內容的。在舊約聖經前幾章所收的傳說中,有從天而降的神和由人間被帶到天上去的人的故事。故事說:“他和埃諾克神一起漫步,神攝走了他,轉瞬無影無蹤。”
關於索道姆和哥莫拉城毀滅的記載,也引起了具有核物理學知識的現代人的興趣。傳說災難降臨前,天使來到索道姆居民羅特麵前,對他說:“逃走可以救你的性命,不要回首顧盼,不要在窪地徘徊,逃到山上去!否則你將喪生。”羅特回答:“我不能逃上山,既然大難臨頭,就難免一死。”聖經接著寫道:“當地煙霧如同爐灶濃煙升騰……硫磺與火從天降至索道姆和哥莫拉,城內窪地上的居民和所有生物概無幸免。羅特妻回首張望,變成鹽柱。羅特離開小鎮,上山而去……”
用現代語言複述這個傳說,大概是這樣:人們被勸告離開預定爆炸地區,不要站在戶外觀看爆炸情況,最好躲藏在土堆後麵。隨後發生爆炸,導致特殊形狀的煙霧塵砂的圓柱,帶來巨大破壞,所有植物和留在現場的人都被毀滅。逃跑途中回頭觀看的人,雙目失明而死去。藏在爆炸中心附近的臨時躲避所裏幸免一死的人,隻好按預先得到的警告,轉移到遙遠的山洞裏去。
如何解釋古聖經中的描述呢?有人認為神——宇宙人離開地球,某些“地球的子孫”也和他們一起飛去。可能是宇宙的來客預先警告周圍的居民後,引爆了多餘的核燃料。此後,這件令人震驚的事件,便反映在曾居住在死海附近的各民族傳說中。然而,這僅僅是揣測,死海古文書對於我們來說,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中國“通古斯”之謎
1626年5月30日上午9點左右,明代都城北京,天色明麗,忽然傳來巨大的聲音,從城東北方漸至城西南角,同時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滾動。巨響聲中,天空絲狀、潮狀的五色亂雲橫飛,有大而黑的蘑菇,靈芝狀雲像柱子那樣直豎於城西南角。刹那間天昏地暗,塵土、火光飛集,天崩地陷,萬室平沉。東自阜城門,北到刑部街,長1500~2000米,寬6500米範圍內的木材、石塊、人體、禽屍像雨點那樣從天空中降下。數萬間屋、2萬多人都被炸成粉狀,瓦礫騰空而下,衣物遠飛至昌平,死者皆裸體。正在紫禁城內施工的匠師們,從高大腳手架上被震了下來,2000人跌成“肉袋”。隻見空中紛紛落下來人的屍體。禦史何遷樞、潘雲翼在乾清宮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全被埋在土中。由於皇宮處在爆炸區邊緣,使皇帝朱由校幸免於難。
據史書記載,大震猛發之時,天啟皇帝正在乾清宮用早膳,他聽到巨響,見乾清殿搖晃,慌忙跑出。一個太監扶他去交泰殿躲避,行至建極殿旁,有木檻、鴛瓦自空中墜下,這個太監腦頂被砸裂,隻剩下朱由校一人奔入交泰殿,躲在房角大桌子下麵。同時,乾清大殿嚴重損壞,侍奉皇帝進早膳的太監皆殉難,無人存活。
明朝天啟皇帝的司禮太監劉若愚,是這次大災變的目擊者之一,在他所著的《明宮史》一書中,詳盡地記述了這場巨大災變:“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五月初六日辰時(注:上午7點到9點),忽大震一聲,烈逾急霆,將二十餘株盡撥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數丈,煙雲直上,亦如靈芝,滾向東北。自西安門一帶皆飛落鐵渣,如鼓如米者,移時方止。自宣武門迤西,刑部街迤南,將近廠房屋,狡然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殺死有姓名者幾千人,而闔戶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幾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爐中之火皆滅。惟有賣酒張四家兩三間之木焚然,其餘了無焚毀。凡列者肢體多不全,不論男女,盡皆箔裸體,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