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而無邊的宇宙
愛因斯坦1916年發表廣義相對論,1917年就提出一個建立在廣義相對論基礎上的宇宙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宇宙的三維空間是有限無邊的,而且不隨時間變化。
膨脹或脈動的宇宙
前蘇聯數學家弗利德曼,應用不加宇宙項的場方程,得到一個膨脹的、或脈動的宇宙模型。弗利德曼的宇宙在三維空間上也是均勻的、各向同性的,但是不是靜態的。這個宇宙模型隨時間變化,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三維空間的曲率是負的;第二種情況,三維空間的曲率為零,也就是說,三維空間是平直的;第三種情況,三維空間的曲率是正的。前兩種情況,宇宙不停地膨脹;第三種情況,宇宙先膨脹,達到一個極大值後開始收縮,然後再膨脹,再收縮……因此第三種宇宙是脈動的。
宇宙的變星
食變星
食變星是一種雙星係統,兩顆恒星互相繞行的軌道幾乎在視線方向,這兩顆恒星會交互通過對方,造成雙星係統的光度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兩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圍繞公共質量中心運動,其軌道麵同我們的視線方向平行時,就能看到一星被另一星所遮掩,就像日食、月食那樣,發生星光變暗現象,這種星稱為食雙星或食變星。
造父變星
造父變星是一類高光度周期性脈動變星,也就是其亮度隨時間呈周期性變化。光變周期越長,亮度變化越大。光變周期大多在1至50天範圍內,也有長達100至200百天。在可見光波段,光變幅度01星等至星2等。
新星
爆發變星的一種,又稱新見星、暫星、客星。新星不是新產生的星,隻是這種星在爆發前比較暗,而在爆發後一段時間內才能看到,故名新星。我國古代有極豐富的新星觀測記錄,經考證約有90個。據估計,銀河係每年出現30顆至50顆新星。
超新星
爆發變星的一種,又稱災變變星。爆發時,其亮度增加比新星強得多,光變幅度超過17個星等,即增亮千萬倍至上億倍。超新星爆發是恒星“死亡”的一種形式。超新星爆發後形成強射電源、γ射線源和宇宙射線源。有曆史記載以來,在銀河係中觀測到的超新星有5顆,並且都是用肉眼發現的。
再發新星
爆發變星的一種。大體上每隔10年至100年爆發一次,已觀測到10餘顆。再發新星和經典新星的光變曲線很相似,隻有當出現第二次或更多次爆發時才能確定為再發新星。可見光波段的亮度變幅為7星等至9星等,每次爆發釋放1036焦耳至1037焦耳能量,約拋射出10-6太陽質量的物質,都比經典新星小。
矮新星
一類激變變星,每隔幾天至幾千天經曆一次爆發,爆發時亮度在一兩天內上升2至8目視星等,然後較慢地下降到爆發前的狀態。主要有兩類矮新星:一類稱雙子座U型星或天鵝座SS型星;另一類稱為鹿豹座Z型星。
類新星
類似新星的爆發變星。爆發的次數比較頻繁,數年爆發一次。光變幅僅為2星等至6個星等,比新星和再發新星小,發亮周期也短得多。最突出的特點是具有共生光譜。
耀星
爆發變星的一種,亮度在平常時基本不變,但突然會在幾分鍾甚至幾秒鍾內增強,光變幅度從零點幾星等至幾個星等,個別的可達10個星等以上,經過幾十分鍾後又慢慢複原,這種現象稱為耀星或耀變。目前,在太陽附近已發現100顆耀星。
T型變星
金牛座T型變星是一種不規則變星,光譜型為G~M型,典型星是金牛座T,這類變星都具有非周期的不規則光變,或快速的光變迭加在長期的緩慢光變上。最大變幅為5個星等,一般為1星等至2個星等。金牛座T型星的鋰豐度比太陽大氣高出約2個數量級,並且有紅外色餘。
流星雨
象限儀座流星雨
活動期為1月1日至5日,1月3日左右達到極大,每小時約為120顆,經常在60顆至200顆之間變化。流星的速度屬於中等,每秒41千米,亮度較高。該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北極星附近。
半人馬座流星雨
南半球夏季流星達到高峰,每年1月底至2月中旬出現,2月8日達到極大。據記載,有非常明亮能夠成為火球的流星,它們留有尾跡。在1974年至1980年間,流星數量在20顆至30顆之間。輻射點靠近半人馬座的α星。
矩尺座流星雨
活躍期是2月25日至3月22日,最大值出現的時段並不明確。輻射點在赤經239度,赤緯-50度,流星的速度為每秒56千米。
天琴座流星雨
是著名的流星雨之一,每年4月15日至4月28日出現,最大期在4月22日,因此也稱4月天琴座流星雨,而因輻射點在天琴座α(織女星)附近,也稱為天琴座α流星雨,這個流星雨已經被觀察了2600年之久,母體是C/1861G1佘契爾彗星。
船尾座流星雨
船尾座流星雨,是1972年才被圈定下來的一個流星雨,在2003年曾經有過爆發,以暗流星為主。爆發時間在4月15日至28日,也就是母26P彗星經過近日點的一個月後。約每小時40顆流星。
寶瓶座流星雨
是以寶瓶座附近為輻射點出現的流星雨,一年之中會有3次:第一次稱為寶瓶座η流星雨,在每年的4月19日至5月28日出現,5月5日達到高潮,其母體是哈雷彗星;第二次稱為寶瓶座δ南支流星雨,在每年的7月12日至8月19日前後出現,7月28日達到高潮;第三次稱為寶瓶座δ北支流星雨,在每年的7月15日至8月25日前後出現,8月8日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