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星係家族(3 / 3)

大麥哲倫星係

大麥哲倫星係距離我們16萬光年,是離我們較近的主要河外星係,約有100億顆恒星。它們轉一圈要10億多年。形態類似不規則星係,不過也有螺旋結構的痕跡。在星係裏存在著豐富的氣體和星際物質,並且經曆著恒星形成活動。

小麥哲倫星係

小麥哲倫星係是一個環繞著銀河係的矮星係,擁有數億顆的恒星,距離我們19萬光年。原本是棒旋星係,因受到銀河係的擾動成為不規則星係。星係是最靠近銀河係的鄰居之一,也是裸眼能看見的最遙遠天體之一。位於杜鵑座,在夜空中看有模糊的光斑,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低緯度地區能看見。

衛星星係

大犬座矮星係

大犬座矮星係位於大犬座的方向上,估計擁有10億顆恒星,紅巨星偏多,屬於不規則星係,被認為是最接近銀河係的矮星係,離銀河係的中心約42萬光年。它的外觀接近橢圓形,在2003年11月由法國、意大利、英國和澳大利亞天文學家共同發現。

人馬座矮橢圓星係

主要以橢圓形環圈環繞銀河係的一個衛星星係,其核心部分於1994年發現。直徑大約10000光年距離銀河核心50000光年。穿越銀河極區的軌道繞行銀河係。星係有多種星族的成員,最年輕星族中金屬豐度超過太陽豐度。

牧夫座矮星係

牧夫座矮星係是迄今所發現的最黯淡的星係,絕對星等隻有-58星等,位於牧夫座的方向上,距離197萬光年。該星係曾受到銀河係潮汐力破壞,有兩串星跡在軌道上交叉成十字狀。

小熊座矮星係

該星係是羅威爾天文台的AGWilson在1954年發現的一個矮橢圓星係,位於小熊座內。其成員都是老年的恒星,看起來在小熊座矮星係隻有極少甚至已經沒有在形成中的恒星。

玉夫座矮星係

玉夫座矮星係,也稱為玉夫座矮橢圓星係或玉夫座矮橢球星係。該星係於1938年被哈洛·夏普利發現,距離太陽係大約29萬光年。

天龍座矮星係

該星係是羅威爾天文台的艾伯特·威爾遜在1954年發現的。主要位於天龍座,屬於本星係群。研究顯示這個星係也許隱藏著暗物質。它也是最暗的矮星係之一,隻擁有一些年老的恒星族群和星際物質。

六分儀座矮星係

六分儀座矮星係屬於矮橢球星係,位在六分儀座,距離地球29萬至30000光年,於1990年發現,是第八個環繞銀河係的衛星星係。

大熊座矮星係

大熊座矮星係是銀河係的衛星星係,分類上屬於矮橢球星係。這是一個小的矮星係,測量得到的直徑隻有幾千光年。距離地球約330000光年,大約是銀河係最大與最亮的衛星星係大麥哲倫雲距離的兩倍。它的亮度隻比牧夫座矮星係亮,是已知星係中屬於第二暗。

船底座矮星係

船底座矮星係是一個位在船底座的星係,是本星係團的成員之一,距離地球33萬至30000光年。於1977年由英國施密特望遠鏡發現。天文學家估計,船底座矮星係的年齡有136億歲,這跟宇宙幾乎一樣老,因此它形成的方式應該和銀河係不一樣。

天爐座矮星係

天爐座矮星係是一個位於天爐座的星係,於1938年哈羅·沙普利利用反射望遠鏡在南非博伊登天文台發現。它有著球狀的氣雲,最大的NGC1049甚至比星係本身更早發現。

星雲

彌漫星雲

彌漫星雲沒有明顯的邊界,呈現為不規則的形狀,猶如天空中的雲彩,但是它們都能觀測到。直徑在幾十光年左右,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10個至100個原子,主要分布在銀道麵附近。

比較著名的有獵戶座大星雲、馬頭星雲等。彌漫星雲是星際介質集中在一顆或幾顆亮星周圍而造成的亮星雲,這些亮星都是形成不久的年輕恒星。

行星狀星雲

行星狀星雲呈圓形、扁圓形或環形,有些與大行星很相像,因而得名,但和行星沒有任何聯係。樣子有點像煙圈,中心是空的,有一顆很亮的恒星在行星狀星雲的中央,稱為行星狀星雲的中央星,是正在演化成白矮星的恒星。行星狀星雲的“生命”十分短暫,通常這些氣殼會在數萬年之內便會逐漸消失。

超新星遺跡

超新星遺跡也是一類與彌漫星雲性質完全不同的星雲,它們是超新星爆發後拋出的氣體形成的。與行星狀星雲一樣,這類星雲的體積也在膨脹之中,最後也趨於消散。最有名超新星遺跡是金星座中的蟹狀星雲。是由一顆在1054年爆發的銀河係內的超新星留下的遺跡。

其他星雲

有的星雲是恒星的出生地,星雲的塵埃在引力下漸漸收縮成為新的星,如獵戶座的M42星雲。也有的是老恒星爆炸後的殘骸,如天鵝座的網狀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