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啞謎(1 / 1)

秋日漸寒,董煉鐵白天屠狗備肉,晚上駐店收賬,稍閑下來瞧見小蘇聯紅就會抄起手邊能抓的任何東西砸過去,嘴上還罵“趙紅旗你這雜種還有臉來?”

這天周末董煉鐵一大早就開始屠狗,一口氣宰了三條肉狗,看來晚上有大買賣要做,而那條被它虐待的狗一路小跑溜到什刹海去找“春春”。

自從上回春春被嚇跑以後已過去一個月它是否還記得小蘇聯紅呢?當它來到西直勒胡同時就發現這擔心是多餘的,春春正由三兒牽出胡同,瞧見小蘇聯紅立馬要掙脫繩子跑過來。

三兒注意到了這點,他一撒手春春跑到它身邊嗅著身上的氣味,舔著被折磨的才剛愈合的傷口。

三兒過來瞧著這狗身上的傷,雖皺了下眉但也沒多關心,隻是覺得這樣子更“奇”了。

“你們倆還挺恩愛啊,行唄今天跟著我三爺去吃香的喝辣的。”

三兒模仿大人口吻如此說著,領著兩條狗一路往熱鬧的商業街擠,在西單,在王府井,在北京百貨商場,在東安市場到處晃著,讓人驚訝的是,三兒跟很多社會人士都很熟,這些社會人士都跟他爹年紀相仿,他們都叫三兒是“小倒爺”。

倒爺,就是搞倒賣活動的黃牛,在王府井的國營百貨跟電器商店裏,不少高級商品如彩電名煙往往有價無貨,你有錢有票也買不到,可在“倒爺”那兒隻要你肯出高價,別說一台彩電,十台八台都能弄到,更別提那些“煙倒”了。“大重九”,“紅塔山”,“阿詩瑪”要多少給你來多少。

可三兒隻是個高中生,他能倒什麼呢?

一陣寒暄後,一些“老倒爺”將一疊疊鈔票交到三兒手中,三兒又快速將這些鈔票放進他的軍綠小挎包裏。

這中間他們沒什麼交流,一切熟門熟路,想必合作多時。

三兒一吹唇哨叫來在那兒曬太陽的春春,他帶著那麼多錢要去哪兒?

他去了雅寶路。

雅寶路是條服裝貿易街,老清老早就有許多擺地攤的在那兒搶位子,他們在攤子前拉起條繩子,繩子上掛著要賣的衣服褲子,內褲奶罩子,很是嘈雜。

不過三兒並沒有在雅寶路停留,他一路朝東走來到日壇公園,在日壇公園附近可有著美國蘇聯等國家的大使館,外交部離這兒也不遠。

三兒在街口站著,遠處雅寶路的雜音依稀可聞。

忽然來了個“老毛子”,三兒瞧見他從挎包裏掏出人民幣,哦不是,是掏出高中英語課本,他像要請教“老毛子”英語似的攔住別人去路,用嘴說著用手比劃著。

這幅場景看上去很滑稽,兩人像在相互猜著啞謎。

但很快的“啞謎”有了答案,隻見老毛子從口袋裏摸出幾張票子換走了三兒夾在英文書裏的人民幣。

三兒笑笑,將換來的票子塞進口袋,而後站回原位繼續等待。

很快又來了個洋鬼子,看西裝上別的國旗徽章,是美國佬。

這猶太裔美國佬跟三兒認識,他們用英語交流著,據猜測大意是說“好孩子愛學習,努力為祖國四化建設添磚加瓦,傳播五講四美好風尚。”

猶太裔美國佬也將票子放到三兒的英文課本中換取好幾張人民幣。

三兒就在那兒站著不斷向各路洋鬼子“請教問題”,由於他英語熟練,交流起來毫無問題,加上有學生身份與英文課本掩護,即使公安在附近也能很好掩護遮擋。

或許您已經猜到了,他是在“倒外彙券”,因為北京不能使用外幣,洋人要買東西隻能將外幣兌換成外彙券,而外彙券是北京的高級貨幣,有些高級商品如威士忌、萬寶路、進口彩電冰箱隻能在友誼商店用外彙券購買,所以一些想買此商品的北京人就會找人兌換外彙券,而對於洋人來說外彙券太高級,北京的一般餐館小店根本不收,所以他們也需要人民幣。

於是外彙券倒爺就此誕生,一麵用人民幣買洋人手上的外彙券,一麵將外彙券賣給需要的北京人,三兒就是這麼一位小倒爺。

他在倒外彙券的過程中不光賺到了錢還練了一口流利英語。

在街口如此站了兩三小時挎包裏的人民幣都換成了外彙券,他瀟灑的一揮手招呼在日壇公園打滾的小蘇聯紅和春春,他們又回到王府井將換來的外彙券都交給一個“板寸兒倒爺”,板寸兒數了五十多塊屬於三兒的利潤給他。

三兒道聲謝抱起春春扛在肩上。

一天賺五十多塊什麼概念?北京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才三十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