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彭立馬反駁道:“龔主任你可真是一派胡言,虧你還是個讀書人,簡直是斯文掃地。”
“嗯沒錯,我是讀書人,可不是死讀書人。”
“這位小夥子就是漁民,他就痛恨工業園區的汙染,你說老百姓歡迎工業園區,根本是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的是您吧,你問問他,現在像他這樣還在漁村堅持出海捕魚的年輕人有多少?1%?0.1%?少之又少,年輕人全去城裏打工,去工廠做工了。別說海裏沒魚,就是有魚他們也不會出海,那活太累了,收入全靠運氣,相反的你瞧瞧咱們園區裏的人,不都是附近村子的年輕人嗎?他們在這生活工作,擺脫老一輩的苦日子,過上比漁村更好的生活。這難道不是我們的貢獻嗎?”
龔主任解開第一粒紐扣扣子繼續說:“你們這些城裏人,這些城裏記者,各個他嗎都是上帝代言人,汙染環境必定是錯的,鄉下人離開鄉下也是錯的,你們要教他們怎麼個活法,要教他們按你們的想法去活。綠色環保,一窮二白。”
“記者同誌啊,真正促進咱這國家前進發展的東西,大多是不美好的,裏麵有資本家的剝削,有權錢交易,還有大量汙染。可恕我直言,這話或許不好聽,沒有這些的話,國家也甭發展了。”
“……”
“我信奉一個理念,凡是存在的東西都是合理的,你們對某個東西深惡痛絕,可他依舊存在,並且存在的好好的,就說明他有合理之處。你們對高汙染企業深惡痛絕,可他還是存在,那他就是合理的。上至國家發展,下到百姓生活,他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不可替代作用。現在你說要關停所有高汙企業,我告訴你這園區一關,整個省的GDP立馬腰斬,老百姓生活立馬回到開放前。”
“好了那你們又說國家可以搞綠色產能,搞服務業,那我告訴你,中國還沒那個技術水平。曆史上一個大國想要在不靠別人援助,光靠自己努力的情況下發展起來,他的發展路徑必定都是農業、重工業、輕工業、服務業。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英國以前有沒有汙染,美國有沒有?沒有重工業的基礎你怎麼可能發展其他產業?這全是你們這些記者,這些外行人的天方夜譚。”
“你們記者啊,可以輕鬆的想象一個理想世界,啊沒汙染,啊低能耗,啊高產值。這可能嗎?可能!我告訴你可能!不過這是發達國家的高科技產業,以及高密度服務業,可中國還沒這個技術水平,你說一個國家根本沒有工業基礎,去發展高科技產業,不是笑話嗎?拿老百姓的話講,就是連爬還沒學會,就想參加奧運會。”
龔主任喝口茶,低學曆的曾海龍腦子嗡嗡作響。會議室中安靜一陣,直到他又說:
“所以你們這些記者壓根不了解,也不懂真實中國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哦你們去鄉下看見了幾個十幾個不好的現象,就以為這項政策是錯的,可你們沒看到幾萬甚至十幾萬受惠於這項政策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