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勾兌(1 / 1)

房間在三樓,老宋去洗了澡,曹清波趁這機會拿出相機在窗前觀察良久。距齊發油廠一牆之隔的是一家規模比齊發大得多的“金帝油脂廠”,此時金帝油脂廠內和齊發油廠一樣,悄無聲息。

廠內甚至不見半個工人走動,整間廠隻有大門口的門衛是活物。

曹清波拍攝著照片,感到隱隱不安。如果齊發油廠是因為生產地溝油而不敢在白天生產的話,那規模這麼大的“金帝”又是為什麼不敢白天生產呢?

金帝也是生產地溝油的嗎?顯然不是,生產地溝油的工序簡單,不需要那麼多車間好設備。

金帝在生產“其他東西”,而且在這園區內還有比金帝規模更大的油廠,而且他們也都同樣在白天停工。

細想之下,讓人不寒而栗。

三人在房間裏休息等天黑,老宋跟曹清波講“黑礦往事”講到不堪回首的地方老宋一個勁的咳嗽,仿佛吸附在他肺泡上的煤粉在呼應著似的。

天一黑,園區內的燈陸續點亮,原本沉寂的窗外陡然熱鬧起來。朱廣田換了身鄉村企業家的西裝,再帶兩人進廠參觀。

“來,曹老板進來瞧瞧,這是咱‘脫色’的地方,怎麼樣夠壯觀吧。”

一桶一桶由各地手機來的泔水油,地溝油被倒進一個巨大槽罐,工人爬上梯子居高臨下的朝槽罐裏撒白土。經過一陣化學反應後槽罐裏原本褐紅色的油逐漸變得清澈。

隨後工人再將這“脫色”的由用抽油機抽進一旁的空池子,那池子足有遊泳池大小,灌滿經脫色後的地溝油。七八個工人手持兩米長的攪棍繞著“泳池”從不同角度對“油”進行攪拌。

這第二步俗稱“水洗”。

經過“脫色”與“水洗”後的“油”已基本成型,再經第三步“除臭抽真空”後便可裝入桶子運往後麵倉庫。

朱廣田領著兩人來到倉庫,門一開隻瞧見各大品牌食用油的紙箱油瓶整齊的堆疊在一側,工人使用他們自製的勾兌機,以3:1的方式將地溝油勾兌入合格的食用油中。

“我們這工人都是經過訓練的”朱廣田介紹說,“你不熟練的話勾兌出的油成色會露馬腳,可看看咱這油,別說肉眼瞧不出來,火眼金睛也難。”

曹清波拿起瓶勾兌好的油與XX牌色拉油進行對比,確實,從成色上你無法判斷哪瓶是色拉油,哪瓶是勾兌地溝油。

曹清波問:“口感呢?用這兩種油炸出來的東西口感會有什麼不一樣?”

“曹老板這問題問的專業。”朱廣田手插褲袋回應,“用勾兌油炸出來的東西味道會有一點偏酸,正常油是沒有的,不過這點差別也不大,一般人誰吃的出來。再說了燒東西炸東西不還要加佐料嘛,這油鹽醬醋辣椒往裏一加,你根本吃不出來。”

“那來買這些勾兌油的都是老客戶嗎?”

“老客戶有,新客戶也有,路邊攤、小餐館、還有些地方的糧油市場我們都打得進去,我們這油比正牌油便宜啊,有些老百姓貪便宜就騙她們說這油是偷來的她們也信,買回去燒了菜味道也沒差,也沒個發燒拉稀的,於是就成了回頭客。”

“辦法還不少。”老宋感歎道。

“曹老板啊我們幹這行十年咧,就算沒啥技術創新,技術經驗還是有的,我聽馬老板說了,這回可要麻煩您把咱們的商品打進南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