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心網上放棄偷菜一直關注這件事的李豔豔說:“一直以為這些乞討兒童都是親戚帶來的,沒想到還有父母把孩子租給老板的,虎毒不食子,這些父母連畜生都不如。”
網民徐江海說:“我不止一次看到乞討兒童在垃圾箱裏找吃的,渴了就拿別人扔了的飲料喝上那麼幾口。那些在孩子背後監視的大人從不給他們吃的,為的是讓他們更努力的去要錢。”
網民葛小芹說:“每次跟男朋友在街上散步都能碰到來賣話的小姑娘,你不買她就抱著你的腿不讓你走,真的很煩。可看了這篇報道後才曉得原來她們那麼可憐,可惡的是那些老板和那些父母。”
網民陳四川說:“我報過警,警察也來處理了,人也帶回派出所了。可沒有幾天這些人又原班人馬的出現在老地方,他們根本不怕警察,國家也沒有法律治他們。”
網民常水益說,“報道裏的照片拍的真諷刺,一群人在‘別跪了,站起來’八個字下麵喜笑顏開的過節,乞討讓他們致富,對於貧窮的人來說,尊嚴和自尊看起來就是那麼可笑,況且乞討是那麼的有吸引力,它輕鬆,不勞而獲,且收入頗豐。”
網民羅媛媛說:“這篇報道《我曾想過一了百了》看得人很痛心,我們每天都在接觸乞討兒童,可對他們的態度大多是厭惡和唯恐避之不及,而這篇報道告訴了我們,他們的無奈和絕望,照片裏那些孩子的麻木和冷漠,不給錢就死死抱著你大腿,甚至對你吐口水。他們像帶瘟疫的老鼠一樣人見人怕,可又有多少人想過,他們其實才是最需要同情和幫助的呢?我們對他們的厭惡和鄙夷,隻會加重他們的麻木和冷漠啊。難道他們就想這樣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各大社交平台對於這篇報道的廣泛討論和關注讓人猝不及防,仿佛在一夜之間全國都在討論這個話題。
百度熱點搜索榜的第一名也很快被《我曾想過一了百了》這八個字牢牢占據。各大門戶網站也紛紛轉載該報道,各地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也加入到調查討論之中。
國內到底有多少乞討兒童,這些兒童有多少是親戚帶來的,又有多少是租來的或拐來的?
另外,留守兒童是否真的存在“惡的加倍傳承”問題?
乞討的重災區廣州,廣州電視台在隔天晚上的黃金時段就策劃了一場特別報道:
改革開放後第一代外出打工者留下了第一代留守兒童,第一代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而早戀早婚,但他們又極為缺乏父母關愛,很少得到父母的愛,自己都還是孩子卻成為孩子的父母,於是他們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孩子租出去,並且利用這些親生骨肉乞討賺回來的錢,過著安逸舒坦的生活。
作者“亂耳”的報道讓人瞠目結舌,在這個社會上任何看起來習以為常的現象背後都有著深層的,一般人不願去挖掘的真相。
因為這些真相往往都讓人痛心疾首,寧願假裝看不見也別去觸碰是大多數人最好的選擇。
留守兒童與乞討兒童之間相互關聯的問題如何解決,人心和人性能否回歸正道,請看我們今天的《聚焦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