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
捉馬鹿
馬鹿是山林中行動敏捷的動物,它警惕性高,奔跑速度快,所以很難捉到。
每年都有很多的人為了捕捉到肥壯的馬鹿,不辭辛勞地進山狩獵,但是,多半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山腳下的村子裏住著兩兄弟,老大老成持重,老二性情暴躁,常常嫌哥哥做事慢條斯理的。
一天,大哥告訴二弟,他要進山,去捉馬鹿,讓二弟好好看家。
二弟心裏不痛快,說:
“為什麼不帶我一塊兒去呢?多一個人也多一個幫手呀。”
哥哥說:
“不行,你毛手毛腳的,捉不成馬鹿,倒添麻煩。”
弟弟心裏不服:
“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去捉一隻來讓你看看,省得你總以為我幹不了什麼事。”
哥哥進山了,弟弟隨後也進山了。哥哥進山後,先找了些山林裏邊生活的山民,向他們打聽馬鹿的生活規律、習性。
聽了山民們的介紹,哥哥心裏有了底,根據馬鹿的生活習慣,製定了捕捉馬鹿的具體計劃。並集結了一些小夥子,大家帶上捕鹿的工具,一塊兒進山去了。
他們守候在馬鹿經常出沒的地方,布下了天羅地網,隻等一聲號令,便可萬箭齊發。
功夫沒白費,哥哥和同伴們捕獲了好多馬鹿。
弟弟進山後,東一頭,西一頭地到處尋覓馬鹿的影子。可是,二十幾天過去了,根本沒發現馬鹿的蹤影。他的衣服讓山林裏的樹叢刮爛了。鞋子也被山路磨破了,弄得腳都磨出血泡來了。帶的幹糧也已經吃完了,無奈,他隻好一無所獲下山了。
當他滿懷著疲憊回到家中時,發現哥哥早就回來了,還捕到了好幾隻馬鹿。弟弟問哥哥:
“你們是怎麼捕捉到馬鹿的?”
哥哥詳細地講給他聽,這回他可真服了。畜獸類
怪物原形
有一天夜裏,一隻花斑虎悄悄溜到熊的宅院裏偷雞吃,不幸的是,花斑虎抓雞時,雞的驚叫聲驚醒了熊,他立即來到院子裏查看,仔細一瞅,發現是花斑虎,便喊道:“抓賊,抓賊羅!”這時狗、兔等其他動物聽到熊的喊聲,紛紛跑來幫助熊捉賊。花斑虎一看情況不妙,撒腿就跑,慌不擇路,錯跑進了一家木匠房裏,隻聽到咕咚一聲,掉進了石灰坑裏。他怕熊打他,於是便使勁掙紮著爬出坑來,這時花斑虎渾身都粘滿了白灰,活象一隻裹著白布的怪物,他已顧不了這些,趕忙往外逃,剛到門口,熊和同伴們就趕到了,看到前麵的怪物驚恐地問:“你是誰?你從哪裏來?”花斑虎一聽,知道熊沒有認出他,靈機一動,便說:“你們怎麼連我都不認識了,我是你們的大王,我聽到你們喊抓賊,我就跑來了。”熊聽信了花斑虎的謊言,便請他到家中,大擺宴席為他壓驚。在宴會上,花斑虎看到白兔,便問道:“你的孩子有多大了?”白兔回答說:“尊貴的大王,我的孩子三歲了,他們說起話來很好聽。”花斑虎聽到這裏,有了吃兔寶寶的念頭,便對白兔說:“明天把兔兒給我送來,聽明白了嗎?”白兔聽後嚇得渾身哆嗦,回到家便找同伴想辦法。他們搬來了木頭在河邊築起了圍牆,準備讓那位“大王”跳牆而過,隻要他一跳過來,必定落入河溝。
第二天,花斑虎到約定的地點去吃小兔。白兔一見到花斑虎便說:“請大王跳過圍牆用餐,兔兒們在那兒恭候多時了。”花斑虎一聽高興極了,急忙跳過圍牆,正好掉進了河溝裏,他在水裏竭力掙紮,費了好大勁才遊到岸邊,可是他身上的白灰被水衝得一幹二淨,現出了原形,熊和同伴看到“大王”原來是偷雞的花斑虎,憤怒地一擁而上,圍著他又撕又咬,不一會就把他咬死了。
兔子上當
一天,在山腳下兔子碰到了烏龜,兔子熱情地向烏龜問候道:“早上好,烏龜大哥!”烏龜回答道:“你也好!兔子兄弟。”二人互相問候之後,兔子突然說:“龜大哥,你想過安逸的生活嗎?”烏龜有點驚奇,馬上回答說:“當然想,你有什麼好主意?說來聽聽。”兔子說:“烈日當空,曬得頭發昏,傾盆大雨,淋得渾身發抖,這怎麼能說過的安逸呢?要想晴天、雨天都能過得舒心痛快,我們最好找個小土坡,分頭從兩邊挖,挖成一個洞,我們生活在裏麵,不就過上安穩日子了嗎?”烏龜聽後高興的連連拍手稱讚:“好主意,好主意!”於是,他們找了一個山坡,分頭挖起來。
忠厚、勤勞的烏龜挖得非常賣力氣,他不停地挖呀,挖呀,挖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可是有點小聰明的兔子卻是三心二意的,他吃不了這個苦,挖了一層表皮土以後就悄悄地溜走了。烏龜夜以繼日地,一刻不停地整整挖了一個月,終於挖了一個洞。可是,他確實太累了,幾乎走路時都挪不動步子了,他心裏很納悶,挖了這麼長的時間,洞為什麼還不通呢?是不是兔子……想到這裏,便從洞裏爬出來,看看兔子到底挖的怎麼樣了。可是在山坡的四周找了半天,也沒有發現兔子的蹤影,心想:“這個小兄弟,真是讓我難以捉摸,明明是說好了分頭挖山洞,可是這回他跑到哪裏去了呢?”後來,他轉念一想,會意地點了點頭說:“我上了他的當了。這是他自作自受,將來也讓他嚐嚐我的厲害。現在該是我休息的時候了,我要到河裏喝點水,洗洗澡,美美地睡上一覺。”
烏龜來到河邊,正看到兔子坐在那裏得意洋洋地吃著鮮嫩的青草,樣子十分悠閑。他裝作沒有看見,繼續向前走。這時,兔子回過頭來,發現烏龜已走到了他的跟前,他覺得很不好意思,便假裝地對烏龜說:“龜大哥,請原諒我,我還沒有挖完呢。”烏龜心裏早已有數,因此並沒有流露出生氣的樣子,於是他就和藹地答道:“沒有什麼,兔子兄弟,幹您的吧,現在我口渴了,想到河裏喝點水,不知你能不能幫幫我,拉著我的後背,免得我掉進河裏去。”兔子自知理虧,毫不猶豫地答應道:“行,烏龜大哥,你就放心去喝吧。”
烏龜慢慢地走到河邊,漂在水麵上,兔子使勁地拽著烏龜的後殼。烏龜裝成喝水的樣子心想:“你欺騙我,這回我也該懲罰一下你了,你在這兒給我拽著吧。”想完便輕輕地脫掉外殼,往水裏一鑽溜走了,但是,他的外殼仍然浮在水麵上,兔子卻不知道他已經溜走,以為他還在那裏喝水呢。
一天過去了,二天過去了……一個星期過去了,可是水裏連一點動靜也沒有,兔子十分納悶,正在這時,蜥蜴從這裏經過,問兔子:“怎麼回事,你拉著什麼?”“我拉著烏龜,他正在喝水呢。”兔子回答說。“烏龜?喝水?”蜥蜴大笑著說:“傻瓜,你拉的隻是烏龜的外殼,他早就溜走了。”兔子一聽恍然大悟,生氣地丟下龜殼垂頭喪氣地離開了河邊。已經一星期沒吃沒喝的兔子瘦得皮包骨頭,拖著沉重的步子艱難地向前走著。蜥蜴看到這種情形,十分同情地對兔子說:“做事要老老實實,不要騙人,欺騙別人到頭來隻能欺騙自己。”
說謊的狐狸
有一隻狐狸,為了尋找獵物,用黃蒿護身蹲在一個雜草叢生的山坡上東張西望,它忽然看見一群小羊羔在河邊吃草,剛想站起來去捉一隻吃,這時迎麵來了一條狗。
這條狗的名字叫“阿日斯蘭”,按照老牧民的話說,是照看小羊羔的意思,狐狸怕狗,馬上伸開四肢仰麵躺在地上,閉上眼裝死,阿日斯蘭信以為真,放心地回到老牧民那裏,老牧民問它:“你怎麼丟下羊羔回來了?”“你放心吧,沒有什麼野獸去害羊羔,雖然有一隻狐狸,但我看見它已經死了。”
老牧民馬上說:“你上了狐狸的當,咱們快去救羊羔。”說著,他把村裏的人集合起來,騎上馬拿著木棍,領上阿日斯蘭直奔河邊,包圍了這塊草叢。這時狐狸已經吃掉了一隻羊羔,想再去捉一隻時,發現已被人包圍了。
“壞了!”狐狸嚇了一跳,但靈機一動,馬上想出了一個花招,笑著對牧民們說:“我正準備去找你們,告訴你們那條狗吃了一隻羊羔,如果你們不信,請看地上的血跡和殘骸。”
老牧民聽了後,說聲:“太狡猾了。”照著狐狸的頭上就是一棍子。阿日斯蘭這時也衝上去把狐狸咬死了。
狐狸的一百種花招
有一天,狐狸看見鶴便問道:“可憐的鶴,你怎麼才長了兩條腿?你看我有四條腿。”
狐狸又問鶴:“可憐的鶴,你竟連牙齒也沒有,你看,我嘴裏有三十六顆牙齒,還有兩隻耳朵,一條尾巴,我能變出一百種花招。”鶴又羞又氣,仰起長長的脖子向遠處一看,見一個獵人正向這邊走來,便慌忙地喊道:“獵人來了,獵人來了!”狐狸一搖尾巴鑽進一個洞裏,鶴也跟著鑽進去。
獵人走到洞口,開始挖起洞來,鶴嚇壞了,哭著向狐狸哀求道:“狐狸兄,快想個辦法吧,要不,獵人要捉住我們了。你不是能變出一百種花招嗎?”狐狸說:“我現在隻剩下五十種花招了,你自己想辦法逃命吧。”
獵人繼續往裏挖,眼看快挖到頭了,“我的好狐狸兄,您現在還有五十種花招,趕快想辦法逃命吧。”“還是你自己想辦法吧,我現在什麼花招都沒有了。”
獵人挖著挖著,看見了鶴的兩條長腿,先把鶴拉出來,鶴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在那裏裝死,獵人以為這隻鶴在洞裏悶死了,就隨手把它扔到一邊繼續挖洞。挖著挖著,露出了狐狸的尾巴,獵人抓住狐狸的尾巴,把狐狸拉出洞外打死了,把皮剝下來裝進口袋裏,高高興興地往家走,他邊走邊想用狐狸肚皮底下的皮子做帽子,用背上的皮子做大衣領子,那隻漂亮的尾巴,可以當裝飾品,那隻死鶴嘛,早已被狗吃掉了吧,不管它了,但這時,頭頂上傳來一陣“嚕嚕”聲,獵人抬頭一看,那隻鶴正在空中飛著。獵人馬上拉開弓搭上箭,想把鶴射下來,可鶴卻已飛遠了。
狐狸雖有一百種花招,卻終究沒能逃出獵人的手;鶴卻依靠自己的聰明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倒黴的刺蝟
狐狸、烏鴉和刺蝟結拜為兄弟,在一起共同生活,並且每天分頭外出去尋找食物。
有一天,狐狸在後山上被獵人設下的套子套住了。到了晚上,等呀等呀,刺蝟和烏鴉就是不見狐狸回來。於是,刺蝟出去找它。在一個草叢旁邊發現了狐狸落在獵人設下的套子裏。狐狸看到刺蝟弟弟走來了。高興地喊道:“我的好兄弟,快來救我。”
刺蝟看到這種情景,心想:我放走它,對我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如等它死了,吃它的肉。於是它在套子上輕輕咬了三口說道:“我的牙齒咬不動,我去找二哥來。”說完滾到草叢後邊等狐狸死掉。
烏鴉等了好久,不見它們回來,也出去找。找來找去,找到了被套住的狐狸,但是它沒有牙齒咬不斷套子,在那裏急得團團轉,正在這時,烏鴉看見獵人向這邊走來,於是急中生智對狐狸說:“獵人來了,你快裝死,等他把套子打開,背你往回走的時候,我就有辦法救你了。”
獵人來到這裏一看,套住了一隻狐狸,非常高興。他鬆開套子,背起狐狸就走。這時烏鴉從空中飛下來,用翅膀撲打獵人的頭,獵人很生氣,他放下狐狸,拉開弓,搭上箭,向烏鴉射去,狐狸趁這個機會逃跑了。
獵人射出去的箭,沒有射中烏鴉,落下來時,卻把藏在草叢後邊的刺蝟射死了。
人們常說的“射烏鴉的箭射中了刺蝟”,這句話就是從這裏來的。
狐狸和狼
有一天,狼和狐狸在路上碰到了一塊肥肉。狼說:“咱們倆把這一塊肥肉在這兒吃了吧。”狐狸說:“不行,不能在這兒吃,你沒看見這條路上經常有人來回走嗎?他們會打死我們的。”狼問:“那該怎麼辦呢?把這塊肉扔在路上實在太可惜了!”狐狸說:“咱們倆把這塊肉帶到山頂上去吧。那裏人少,咱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吃個痛快。”
於是,狼和狐狸就把肥肉帶到山頂上,他們又都想獨吞這塊肥肉。狼試探說:“現在咱們倆在這兒把這塊肥肉分著吃了吧。”“這麼點肉還分它幹什麼,有一個吃了就算了。”狐狸說。狼巴不得狐狸說這句話,趕忙答道:“也有道理,那就讓我吃這塊肉吧。”狼說完,就想搶肉吃,狐狸說道:“別急!咱們倆誰的年齡大,誰就吃這塊肉,你今年多大了?”
“好妹妹,我現在老了,根本記不清我有多大歲數了,隻知道我媽媽生下我的時候,那座須彌像土山堆那麼大,白海像個小泥沼。”狼本以為狐狸這下可上了它的當。可是狐狸卻哭了起來。狼吃驚地問:“好妹妹,你怎麼哭了,誰欺負你了嗎?”
“誰也沒欺負我,我隻是聽了你剛才的話,想起了我那死去的孩子,它和你是同一年生的呀!”狐狸說完,趕快撲向那塊肥肉,把它吃掉了。
狼受了狐狸的欺騙,又氣又餓,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走回了自己的洞裏。
大象和小猴合作
大象,身強力壯,長鼻子一卷,能把大樹連根拔起。在森林王國裏,一向有“大力士”的美稱,所以它總是盛氣淩人的,覺得誰也比不上它。
小猴呢,大家都叫它“小機靈”,它身體雖然瘦小,可是敏捷靈活,它也為自己的本事感到驕傲。
因此,大象和小猴每次碰到一塊,總是爭論不休。
大象說:“小家夥,你長得多可憐啊,一陣大風就能把你吹跑。看咱大力士,又粗又壯,可以力拔千斤,能把一棵大樹推倒,你行嗎?”小猴一聽,馬上不服氣地回答:“得了吧,蠢笨的大塊頭!你看我長得多麼靈巧,你會爬樹嗎,你會用尾巴把自己吊在樹上嗎?”
它們倆爭來爭去,毫無結果,最後決定去找公正的黃雀評評理。黃雀站在枝頭上,遠遠地就看見了它們倆,大聲和它們打招呼:“喂,大力士,小機靈,你們倆要到哪兒去呀?”
大象和小猴快步跑過來,搶著說:“我們正要找你給評一評呢,到底是長得粗壯好,還是長得靈巧好?”
黃雀一聽,說道:“好吧,就讓我來給你們評評。不過,我有個條件,你們得先到河對岸摘幾個果子來。”
大象和小猴答應了,一起向河對岸走去。到了河邊一看,哇!水流滾滾,風大浪高,小猴嚇得連連退了幾步,而大象卻紋絲不動,神氣十足地說:“不行了吧。看我這壯身子,多深的河我也敢過,多大的浪我也不怕。你快過來坐在我的背上吧,我馱你過河。”
過了河,它們來到了果樹下。綠油油的葉子間是一枚枚成熟的果子,散發出陣陣香氣,真誘人啊!大象搶先一步,龐大的身軀猛地向大樹撞去,想撞倒它後再摘果子,可是果樹太粗了,沒撞倒;它想把果子搖下來,又搖不動;於是,它使出最後的絕招,把鼻子伸得長長的,想摘下幾個果子。可是那紅豔豔的果子好象故意和它作對似的,全長在高高的樹尖上,大象的鼻子再長也夠不到它們。這次,“大力士”可傻眼了,急得在樹下團團轉。
小猴現在可高興了,得意洋洋地對大象說:“你等著,看我來摘果子。”
說完,噌噌幾下,就爬到了樹頂上。它專挑又大又紅的果子向下扔,大象在樹下揀,一會兒就把大嘴塞得滿滿的,然後又馱著猴子過了河,回到了剛才找黃雀評理的地方。
黃雀笑著對它倆說:“到底是長得粗壯好,還是長得靈巧好?現在你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依我看,你們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誰都需要取長補短。如果剛才你們不合作,隻憑自己的那點本事,能摘來果子嗎?”
猴子種麥子
有一隻老猴子看到農民每年都在地裏種上大片的麥子,秋天可以收好多的糧食,心想:
“我為什麼不也種點麥子呢,像他們那樣,我冬天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裏不必再出去尋找食物也有飯吃了。”
老猴子到農民的田邊,看他們怎樣翻耕土地,然後撒種,耙平他一一看在眼裏,心想:
“這也太簡單了,我這就到山裏開一塊地。”
老猴子在家附近選了一塊地方,用木棍把地掘了一遍,再把大塊的土塊打碎,還真像那麼回事,然後,學著農民的樣子在地裏撒上麥種。
過了些日子,地裏果真長出一片綠油油的麥苗來,老猴子高興極了,見了別的猴子就沾沾自喜地說:
“你們看,怎麼樣?我種的麥子一點兒都不比那些農民種的差。”
其他的猴子見了,都由衷地誇獎道:
“你真行!太了不起了!居然能種出這麼好的麥苗來。”
老猴子更得意了,它不再去看農民們是怎樣整理麥田,隻等著麥子成熟了好收麥子。
這一天,老猴子閑著沒事,就到一個大苗圃去散步,遠遠地,看見苗圃的農藝師正在給一片冬青樹剪枝,一會兒的功夫,一片冬青樹就被修剪得很平整。
老猴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它回到家裏,決定把麥苗也修剪一遍,讓麥苗也像修剪過的冬青樹一樣平整。
老猴子說幹就幹,它一鼓作氣將麥苗全部修剪了一遍,自己站在地頭,一邊看一邊點頭:
“整齊多了,果然不錯!”
老猴子又向其他的猴子炫耀自己的本事,眾猴子又把它誇獎了一番。
麥子越長越高,已經抽出穗來了,老猴子到地裏一看,怎麼又長得參差不齊了呢?那就再剪一次吧。
老猴子又不辭辛勞地拿起大剪刀,把即將成熟的麥子修剪了一遍,好多麥穗全被剪掉了,老猴子卻根本沒想到因此而造成的損失。
收獲的季節到了,農民把沉甸甸的麥穗運回家,猴子卻隻抱回一捆捆的麥稈。
不同的評價
一隻饑餓的老虎發現了一隻正在山坡上玩得很開心的小鹿,它不顧一切地撲向了小鹿。
幸虧小鹿動作敏捷,騰起四蹄飛快地逃開了。老虎不想罷休,在後邊死命地追趕。小鹿急得快要哭了,隻有拚命地跑啊跑啊。
小鹿被追到了一個山崖旁,才發現到了沒有退路的地方,前邊是懸崖,掉下去就會粉身碎骨;往後退就是老虎的血盆大口,它會把小鹿一點點撕碎,然後幹幹淨淨地吃掉。
小鹿恨死了老虎,本來自己有個很幸福的家庭,有很愛它的媽媽,這會兒,媽媽一定在等著它回家呢。小鹿的眼淚流了下來。
眼看老虎就要衝到懸崖邊來了,小鹿又氣又恨,心想:
“我絕不會讓你這個可惡的東西得逞的,寧肯死也不會便宜你的!”
小鹿閉上眼睛,衝著懸崖跳了下去,這時老虎已經到了跟前,它看到小鹿跳了下去,哪裏肯放棄這眼看到手的美味,毫不遲疑地跟著也跳了下去。
小鹿和老虎都被摔死了。山崖邊上圍了好些動物,大家都很震驚,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這個說:
“這隻小鹿,怪可惜的!年紀輕輕怎麼就非得要跳崖呢!”
那個說:
“話不能那麼說,跳崖又不是小鹿情願的事,還不是被老虎逼的。你們大家想想看,前邊就是懸崖峭壁,後邊又有老虎拚命追趕,它麵前擺著兩條路,兩條路都是死路。相比而言,也許跳下懸崖,還有一線生機,當然它應該選擇這條路。”
“小鹿跳崖是為了不向老虎屈服而讓它吃掉,這看來非常正確;而老虎跳崖是為了吃別人、害別人,它並沒有麵臨不可選擇的情況,所以它的行為才是最可恥的。”
三個夥伴
牛、驢和狐狸,它們三個既是鄰居,又是好朋友。
有一天,狐狸來和牛、驢商量,想出一次遠門:
“聽說要尋找幸福,就必須到深山裏去,咱們三個一起去好不好?”
牛和驢表示讚同,於是它們就結伴同行,往深山裏去了。
通往深山的路上幾天前曾經有個獵人在此經過,獵人打死了一隻老虎,把虎皮搭在馬背上走路,恰巧又遇到了一隻狼,獵人又將狼打死,把狼皮也搭在馬背上。
夜裏獵人行進在懸崖邊上,馬不慎失蹄將兩張獸皮甩掉後,連主人一塊兒跌進深穀摔死了。
狐狸、牛、驢路過這裏,看到了虎皮和狼皮,狐狸很有心計,建議帶上這兩張皮。
驢很懶,說什麼也不肯馱這兩張皮,狐狸就去和牛商量:
“牛老兄,隻好麻煩你馱上這兩張皮了。”
牛不解地問:
“這兩張皮有什麼用?為什麼一定要帶上呢?”
狐狸很自信地說:
“我相信總會有用上的時候。”
牛很憨厚,沒再說什麼,就馱上了這兩張皮上路了。
三個夥伴又行了一段路,忽然發現後邊有響動,原來是小虎和小狼出來尋找父親,發現了狐狸、驢和牛的腳印,就追蹤而至。
牛和驢遠遠看見了虎和狼的影子,嚇破了膽。狐狸卻很鎮靜,囑咐牛和驢按它的主意行事。
等小虎和小狼追到了跟前,牛故意對著狐狸喊:
“這一隻虎怎麼夠我吃的,快去把它兒子找來!”
驢也對著狐狸大聲吼:
“這一隻狼我怎麼能吃得飽,去把它的兒子找來!”
小虎和小狼一聽這話,嚇得掉頭就跑。狐狸又安排牛和驢藏到路邊的兩棵樹上。跑了一陣又醒過味來的小虎和小狼又追回來了!但不見了牛和驢的蹤影,氣得在樹下團團轉。牛和驢跳下樹來,把小虎的肋骨和小狼的大腿骨都壓斷了,它們嚇得落荒而逃。
狐狸鋸樹
從前,森林裏一隻烏鴉想要幾個孩子,於是她在一棵樹上築了一個巢並且還下了三個蛋,她孵了二十一天孵出了三隻小烏鴉。此後她便整天忙碌地喂他們、保護他們,因為附近的不少強盜總是虎視眈眈地看著那幾隻小烏鴉。
一隻很壞的狐狸住在離榆樹不遠的地方。每當聽到小鳥的叫聲他就自言自語地說:“那個鳥窩裏有我吃的東西。”他便朝樹上爬,但鳥窩太高了,無論他爬還是往上跳,總是離鳥窩太遠,狐狸便冥思苦想,最後他還真的想出了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