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塔人的故事(1 / 3)

守塔人的故事

守塔人奧勒常常十分感慨地說:“今天世界變化莫測,就像大海中的海潮一樣時起時伏,興衰成敗,任何人免不了要品味一番。總而言之,在飽經風霜之後,我們都會站到一個新的高度來重新審視大地。”這番話就是我的老友對人生的獨特見解。他生性幽默,非常願意同人們交談,他的心像一扇敞開的大門,裏麵的一切你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是個正直的人,一切都認真對待,他出生在一個顯赫的人家,有不少人甚至認為他是一個大官的兒子。還有的認為,他讀了許多書,上了許多年學,擔任助理教師、牧師的工作。不過,費那麼大氣力討論那些無謂的事情,似乎沒什麼意義。當年,他同一位牧師住在一起,屋子裏的一切他都看成是自己的,毫不客氣地用著,而且專揀高級的用,不過他可舍不得自己買,牧師的生活很節儉,從不用昂貴的東西,尤其像高級的鞋油之類的物品,他總是湊和著使用低劣的鞋油。為此,奧勒逐漸與牧師之間有了矛盾,他們終於不歡而散。

他想讓牧師滿足他的物品,跟他向人們索要的一樣。他要最好的東西,令他失望的是他往往得到一些低劣的東西,世人為什麼這麼小氣,這麼的看不開,他一氣之下拋下了那裏的人們,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再也不想跟那些人來往。他在那裏也碰得到世人,他索性跑到了塔頂上,那兒可清靜得多,那兒沒人打擾他,也沒人幹涉他的生活。他可以自由自在,對這裏他非常滿意,在這裏他可以俯視城中的一切,又可以仰視天空的優美景色,細細地體味著生活。

然後按他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將一切表達出來,並愛談一談自己的獨特見解。

他非常喜歡書,尤其是對於傳記一類的小說。他顧不上睡,也要一口氣將它們讀完,他愛大自然,就像他愛那些書一樣。因此,我常去看他並且給他帶一些那方麵的書,他每次都歡喜得要死。十足的一個大書癡。不過,每次見到他,他的思想就會有一些改變,有時讓你非常驚訝,那大概都是從書本中得到的吧!

下麵我要說的故事,是我在訪問他住所時候發生的,我願盡最大努力,如實地按他自己說的話說給大家聽,有失實的地方,可別太在意,我可是盡了最大努力的。

我有一本關於鵝卵石曆史的書,裏麵詳細地介紹了它們的來曆和發展,內容非常豐富,語言也十分生動、有趣,他立即被吸引住了,他當時的喜悅是我所無法形容的,他當時太興奮了,我記得很清楚,他熱烈和我擁抱,以示對我的感謝,我幾乎有些喘不過氣來了。他大聲地對我說:“沒錯,這樣的鵝卵石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可以借它們來研究地球的曆史,這對我們太重要了,它們就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去重視它們,可我們卻對它們視而不見,這些鵝卵石散布在各個地方,我們隨處可以看到,你看我們腳下所踩的路,不正是由它們鋪成的嗎?它們都是曆史的遺跡,是當時時代的最好見證。我們走在用它們鋪成的路上,就像走在曆史的博物館中,一直走向那個遙遠的年代,那些路,那些石頭總讓我感動,它們促使我多了解一些有關它們的知識,並對它們有更深的理解。這本書使我獲得了新的思想,新的認識,傳統的東西無法再左右我了。”

“我認為有關地球曆史的長篇著作是各類作品中最優秀的。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知識有限,前幾部分內容我們實在是難以理解,我們從未見過那種語言,又不了解那些話語。因此我們不得不從研究各個時代的地球所留下的遺跡中逐漸地熟悉它。書到了第六節,我們的祖先亞當和夏娃才被上帝締造出來。讀者們對這樣的安排不太滿意,他們最好在書的開頭便出現,我們是萬物之靈嘛!但,它怎麼安排,與我都無關緊要,我才不注意那些呢!這本書優秀極了,它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一切,使我們現在讀來,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們在這個地球上世世代代地生存著,發展著。我們沒有改變生活的地域,地球卻每時每刻都在飛速的旋轉,從來不曾把海水濺在我們的身上,我們活動的、生活著的地殼,始終是個有機的整體,他始終愛撫著我們,舍不得將我們包到地殼中,因此,我們才得以生存這麼漫長的歲月,創造如此豐富的曆史。”

“我不知道該怎樣感謝你才好,你這本書太好了,這些奇形的石頭,給了我很多的啟示,我從中找到了失去的自己,我從中學到的東西不知有多少,它要比我過去所讀的書要好上百倍。一個站在世人之上的人,不小心跌了下來,你不覺得很有意思嗎?其實,我們沒有必要花費那麼多的精力去妝飾自己,使自己楚楚動人,也不必瘋狂地去追求名利、權勢、金錢、地位還有其他的一切世俗的東西,因為我們的生命是那樣的短暫,就像那劃過長空的流星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世人很快就會將我們忘記,還不如像那些存在了上萬年,仍就保持本來麵目的鵝卵石。你看它們生活得多充實,多愉快。在它們麵前,我們就顯得太幼稚,太無知了。為了讀這本書,我放棄自己的一切活動,就連我經常去參加的新年夜娛樂項目我也顧不上去了,我幾乎瘋狂了。

“你們都知道女巫師騎著掃帚遊覽的傳說吧,在星光燦爛的夏夜裏,女巫騎上她的寶馬便出發了,我們中國的不少人也組建了一支狂妄的隊伍,他們聲勢浩大地在除夕之夜向著他們的目的地衝去,去湊熱鬧的人多得很,那些最沒有出息的詩人的文章讓人讀了頭疼得出奇,以及表演得讓人惡心的演員等藝術名流都少不了去湊趣,他們一個個趾高氣昂,能耐不大,架子卻不小,搖頭晃腦地得意極了,他們認為那樣才有風度,不過他們雖然愛去那個地方,卻不願讓別人知道。因為那的確有點不光彩,有損於他們的顏麵和名聲,要是誰當他們的麵提出那些事情,他們非和那人拚命不可,他們認為那是他們的隱私權,別人無權過問。每年我都能在那見到他們,時間久了,次數多了,現在我能把他們的名字都背下來,聽到他們的聲音,就能猜出他們是誰,我沒有必要給自己找那麼多麻煩,那本來就與我毫不相幹嘛!他們去不去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