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風俗
維生素是怎麼編號的?
在50年代以前,由於發現維生素種類較少,我國采用甲、乙、丙、丁來編號。隨著科學的發展,維生素的種類日益增多,於是改為用英文字母編號,稱為維生素A、B、C……。
維生素的編號順序,一是按發現的時間編號;二是為了紀念研究者,如維生素B2,也叫維生素G,是為紀念哥德柏格的。三是根據藥理作用命名,如維生素K、P、V,取它的主要藥理作用的第一個字母編號。
另外,過去被認為是單一的維生素,以後又發現了藥理作用相似,但結構稍有差異的類似物質,於是在它的後麵加上阿拉伯數字,如維生素B1、B2、B6等。
維生素是維持我們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促進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
哪些調味品具有保健作用?
食品有營養,這一點我們都知道,而調味品具有保健的作用有些人就不一定知道了。下麵介紹幾種常用調味品所具有的保健作用。
食醋含有十幾種機酸和較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提高體內對熱能的利用率,還能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抑製體內過氧化脂類物質的產生。
蔥含有蛋白質、脂肪和揮發油。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是蔥辣素,對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殺滅作用。蔥還可用於抗動脈硬化和降血脂。
生薑中含有薑醇、樹脂、澱粉、揮發油等十幾種成分,具有祛風散寒、溫胃止嘔、化痰止咳的作用,可防治感冒、咳嗽等病症,還能促進食消化和吸收。
大蒜中含維生素B1,具有降血脂、增加記憶力的作用,還具有抗菌消炎和增進食欲的作用。
為什麼油炸食品不益多吃?
有些致癌物質是在高溫烹調加工中形成的。有關研究人員發現,魚、肉、蛋、奶、動物內髒等在高溫烹調時都會發生致突變物。實際上,這些致突變物就是致癌物質。當有些食品經過高溫油炸或燒烤後,更易產生這種致癌物。
經專家進一步研究表明,這些強致突變物是由蛋白質、氨基酸熱解產生的。常見的氯基酸中氨酸熱解產生的物質致突變性最強。大豆蛋白熱解和火焰燒烤的牛羊肉塊或雞塊也有類似物質存在。用這些熱解產物作動物實驗,發現確實有誘癌作用。
食物在正常烹調中不一定會產生這類致癌物,而在燒焦或高溫油炸中才容易形成。所以,我們應盡量少吃高溫油炸和燒烤的食物。
吃得過鹹有損健康嗎?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它對維持體內正常滲透和酸鹹平衡起著主要作用。人體如果沒有足夠的鈉,我們的身體就會失重、虛弱和肌肉痙攣,但如果吃得過鹹,就有可能患高血壓。
有專家做過調查,在日本東北部地區的居民每天吃鹽26克,高血壓發病率高達40%;在北極生活的愛斯基摩人每天吃鹽4克,高血壓的發病率為零。限製食物中食鹽的攝取量,可使血壓下降。
有研究資料表明,過多吃鹽醃過的食物,如鹹肉、鹹菜、鹹魚、鹹蛋等,由於可以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容易患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腫瘤疾病。
為了預防癌症的發生,從青少年起就應少吃醃製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
哪些魚肉不能吃?
人們從許多種類的魚、肉中獲得營養,補充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等所需物質,增進人體健康。但也有一些魚、肉是不能食用的,這一點還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死鱉和死鱔不能吃。這兩種食物含豐富的蛋白質,其中含有的組氨酸因其體內細菌繁殖而轉化為組胺,變為有毒物質。人吃了以後會組胺中毒,出現胸悶,心跳加速、四肢發麻等症狀。
牲畜的甲狀腺不能吃。甲狀腺是一種內分泌腺體,含大量甲狀腺素,人食用後進入血液,破壞體內生理平衡,引起人體內甲狀腺素劇烈增加,使人出現惡心、狂躁,甚至抽搐等症狀。
病死的畜肉不能吃。病死的牲畜體內迅速繁殖病菌,如炭疽、布魯菌、沙門菌等。人吃了這種肉,會感染上傳染病。
另外,像雞尖、臭蛋、病牛的奶、發黴變質的食物等都不能食用。
以上這些魚和肉,在購買時應提醒家長注意。
發芽土豆能吃嗎?
土豆不僅含有較高的澱粉,還含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物質,有的營養家甚至認為它是十全十美的食物。這麼高的營養價值當然倍受人們的青睞,尤其在西方國家,土豆被視為很重要的日常食品。
那麼,發了芽的土豆能吃嗎?不能吃,吃了以後會引起食物中毒。其反應是在吃了以後約10分鍾或數小時內就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及頭痛、出虛汗、視力模糊等症狀。嚴重中毒還會導致因呼吸、循環衰竭而喪命。發芽土豆中有一種龍毒素,一般情況下,每100克土豆含龍毒素20毫克左右,不會引起中毒。但在發了芽的土豆中,發芽部位的龍毒素含量高達420—750毫克,這樣的高含量足以使人中毒。
了解了中毒的原因和危害,我們一定要記住,土豆雖然是營養豐富的食品,但發了芽的土豆千萬不能吃。
怎樣識別味精的質量?
味精是每天做菜都離不開的調味品,市場上的品牌也很多。怎樣識別出味精的質量呢?
注意觀察我們會發現味精包裝上都有“99%”、“90%”、“80%”、“70%”等標記,這是指味精中穀氨酸鈉的含量,也是決定味精質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例如,“80%”就是表明味精中含有80%的穀氨酸鈉,其餘20%是精製的再製鹽。
另外,味精中加入再製鹽,一方麵是填充材料,另一方麵食鹽對味精還有助鮮的作用。味精中穀氨酸鈉含量高,鮮味足,使用量可以少一些。相反,在做菜時量就要多一些。
味精吸潮後會結塊,結塊的味精對食用沒有影響。
味精使用的量雖然不大,但每天都離不開,購買時當然要選優質品牌。
如何保護社區環境?
我們共同居住、生活的地方叫社區。社區環境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切身生活、工作和學習,以及身心健康。當我們在外勞累一天,回到環境優美的社區,生活在溫馨家庭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會十分放鬆,一天的疲勞就會減輕許多。因此,我們要共同營造和保護好社區環境。
如何保護好社區環境呢?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到:愛護公共設施,不踐踏綠地,不亂倒垃圾渣土,不亂貼亂畫,不亂搭亂建,鄰裏間要禮尚往來、和睦相處。使社區的社會秩序穩定、環境整潔優美,居民精神風貌好。
煙草霧是幾級致癌物?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煙草霧是一種導致肺癌的物質,它致使全美國每年約幾千名不吸煙者導致肺癌而死亡,並使許多少年兒童患上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及肺炎的危險成倍增加。
科學家們指出,每年嬰幼兒中(18個月以內)有15萬—30萬的病例是由於環境中的煙草霧引起的;接觸到環境中的煙草霧還導致中耳積液、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狀增加及肺功能降低;對誘發少年兒童中的哮喘病是一個危險的因素。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致癌物的分類係統,煙草霧定為A級致癌物,和石棉、鐳等歸入同一級內。
空腹跑步有損健康嗎?
清晨,人們都習慣於空腹跑步,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好,還認為這是鍛煉的最佳方式。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對人體健康沒有好處。
長跑的特點是消耗熱量多。由於晚上一直睡眠,清晨空腹,血液中的葡萄糖處於較低水平,較大的活動量需要消耗大量血糖,這時就要動用儲存在肝內的糖元,由肝糖元轉化為葡萄糖,供長跑時的需要。如果肝糖元儲量不多,還要消耗其他器官的糖元和脂肪。肝糖元長期被調用,儲量減少,會損害肝髒器官。有些人由於糖元供應不足,還會出現頭昏、出冷汗、麵色蒼白等反應,還會由於血糖過低,影響大腦功能。另外,體內脂肪的動用會使人越跑越瘦。
科學的方法是在長跑前稍微吃點食物或喝些糖水,以利於熱量的補充。
記憶力差等於智力差嗎?
記憶力和智力是兩個不同的含義。記憶是一種心理過程,它是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思維在大腦裏形成的條件反射。它能牢固地、長期地被保存下來,在以後重新再現;智力又稱智能,是一種運用自己過去掌握的知識和經驗,解決新問題,從而獲得新知識和新的經驗能力。
記憶力和智力隨年齡增長呈現提高——穩定——衰退的過程。記憶力有兩種,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易忘,但反複出現,可向長期記憶轉化。僅僅記憶力差,不能說智力差,隻有當智力活動的能力發生缺陷或障礙,對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發生困難時,才被認為智力差。記憶力差,經過適當鍛煉會有所提高,而智力低下不是鍛煉所能改變的,有的人智力低下是遺傳或先天就有的。
為什麼睡覺時會出現“鬼壓身”?
有的人正睡著覺,突然感到好像有人卡住了脖子,胸上像壓了重東西,憋得喘不過氣來,喊不出來,動彈不得。有人管這種現象叫“鬼壓身”。
實際上,這種現象叫睡壓,也叫夢魘,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引起睡壓的原因很多,如睡覺時口鼻被東西捂住;仰臥睡覺時兩手放在胸部,壓迫了心髒和肺髒;趴著睡覺時,胸部受到擠壓等。睡覺時大腦皮質的大部分神經處於休息狀態,受外界刺激,大腦皮質產生不良反應,做起惡夢,就出現了開頭說的情況。由於這時大腦皮質神經仍在休息,不能指揮活礬,手腳暫時不能動彈,也喊不出來。等大腦皮質神經興奮起來,人也就被驚醒了。
笑能使人健康嗎?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可見笑對身體健康的作用。笑是健康的表現,快樂使人長壽。
英國著名化學家法拉弟,由於長期緊張工作,經常頭疼失眠。一次,他去看病,醫生給他開出的藥方是一句諺語:“一個醜角進城,勝過一個醫生。”法拉弟悟出了這句話的奧妙,就經常去看喜劇、馬戲和滑稽戲的表演。不久,他的健康狀況就明顯好轉。
笑能使人健康是毫無疑問的。這是因為笑能使人肺部擴張,呼吸量加大,血液循環加快,促進了內分泌活動。快樂的情緒提高了食欲,使消化液增多。還能使肌肉放鬆,消除身體疲勞。
讓我們笑口常開吧。
一氧化碳中毒有什麼危險?
一氧化碳中毒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煤氣中毒”。平常燒火冒出的煙主要是二氧化碳氣體,雖然對人有刺激,但不像一氧化碳那樣危害大。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它可以奪走人的生命。
一氧化碳的危害是引起嚴重缺氧。本來,血液中的紅血球血紅蛋白能攜帶氧輸送到全身,可是一氧化進碳到血液後,能夠和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這個物質能導致氧氣組織缺氧,使人窒息而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最初症狀是明顯頭痛,而後出現眩暈、心跳加速、惡心、嘔吐,甚至昏迷。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注意事項是:保持室內空氣通暢;注意煤火爐的安裝要符合安全標準。遇有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刻開窗門通風,實施搶救。
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的情緒,進而影響到我們的學習。
我們應當學會怎樣生活,就要了解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味著自己好好照顧身體,想盡辦法調整你的精神。
我們的學習任務很重,但一定要保證精神放鬆和充足的睡眠;通過經常鍛煉和運動保持肌體健康;經常與家庭成員和朋友交流,避免孤獨;體重不要過胖,更不可吸煙或喝酒;多吃豐富多樣,有利於健康的食物,特別是新鮮水果和蔬菜;聽取醫生的建議。
怎樣正確使用護膚品?
護膚品應根據膚質和體質情況選用。一般來說,春、秋季節氣候幹燥,皮膚容易幹燥皺裂,應選用油包水型的香脂類。這類護膚品含有營養素和滋潤皮膚的油脂,預防皮膚粗糙、脫屑很有效。夏季氣溫高,肌膚易出汗,應選用低油脂或水質護膚品。
女孩子皮膚薄嫩,抗寒能力差,可選用中性或微酸性的霜或乳液;男孩子的皮膚相對粗厚,皮膚腺發達,可選用男士專用護膚品。
皮膚幹燥的人應選用含脂多的護膚劑;油性皮膚的人可選用霜型護膚劑。一般的護膚品中都有香料,過敏體質的人易發生過敏反應,使用前應先做試驗。過量使用粉脂,容易阻塞毛孔和皮脂腺,引發炎症,損傷皮膚。麵部有粉刺的人,可選用適合自己的加藥護膚品,切不可濫用或隨意使用。
為什麼音響過度會危害人體健康?
80年代在國外有一場流行音樂會,由於使用大功率音響設備演奏打擊樂,演出還未結束,數百名聽眾當場失去知覺,昏迷不醒。後經醫生診斷認為,是強節奏高頻率音響引起強烈刺激造成的。
人們在聽震耳欲聾的音樂時,感官受到強烈的刺激,使人產生衝動,精神處於高度緊張、亢奮狀態,導致人疲憊不堪,產生失眠等神經衰弱症狀。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受到強烈音響刺激,可誘發血壓增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音響噪聲抑製胃腸道消化功能,造成人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據統計,有85%的女性鼓手都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生理疾病。長時間在強音環境中,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聽覺損傷。
由此可見,過度的音響對人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千萬不可圖一時痛快。
如何安全使用大哥大?
現代化通訊大哥大越來越普及,在給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大哥大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微波,人長期受到微波的輻射會引起疲乏、頭痛等症狀,嚴重的可導致白內障或其他疾病。為了防止大哥大微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以采取一些防範措施。
應選用天線位置離使用者遠一些的大哥大。常用大哥大的人,左右耳應輪換聽話,盡量減少通話時間,使用時臉部有熱燙等感覺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用熱毛巾輕擦,加速受損部位的血液循環。在太陽穴與臉頰部適當塗些護膚品,可以減少微波的輻射。使用大哥大防護套是最理想又有效的措施。孕婦、月經期婦女以及18歲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大哥大,這些人更易受微波輻射的傷害。
家庭養花還需要防毒嗎?
家庭裏養一些花卉,可以使居室內充滿生機與活力,五顏六色的花朵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可是我們也許不知道,有些花卉中含有毒物質,會影響身體健康。
如:夾竹桃的葉、枝、皮中含有夾竹桃甙,如果誤食幾克就會引起中毒;水仙花雅潔美麗,但在花中含拉可丁,誤食會引起腸炎或腹瀉,葉和花的汁液會使皮膚紅腫,奇癢難受;鮮紅亮麗的一品紅全株都有毒,白色的乳汁能使皮膚紅腫,如果誤食莖、葉,還會有生命危險。
根據我國預防科學院病毒所專家研究發現,一些很有觀賞價值的花卉還有促癌物質。這些植物多屬大戟科和瑞香料。其中、鐵海棠、烏桕、紅背桂花、變葉木、火殃樂、金果欖等花卉均含有致癌物質。
哪些花能使室內空氣新鮮?
一些人認為,室內養花就可以淨化空氣,養什麼花無關緊要。實際上不是這樣,有些花含有毒物質,有些花能使室內空氣新鮮,有利於身體健康。
那麼,哪些花卉能使室內空氣新鮮呢?下麵介紹幾種。吊蘭,是淨化空氣的能手,一盆吊蘭置於室中,24小時能將室內的一氧化碳、過氧化氯和其他揮發性氣體吸收,這些有害氣體被送到根部,經土裏的微生物分解,可變成吊蘭的營養物質。影響室內空氣質量,最重要的還有氧氣和二氧化碳。那麼是否有夜間釋放氧氣的花卉呢?現已查明的至少有一百餘類,三百餘種。常見的有仙人掌、虎皮蘭、虎尾蘭、鳳梨、龍舌蘭、肥厚景天、紫花景天等。
夏天給小孩剃光頭好嗎?
夏季,有的家長喜歡給孩子剃光頭,認為這樣可以減輕孩子身體的熱度和方便清洗,其實,這種方法不可取。
人的頭發除了使人漂亮以外,最重要的是具有保護頭顱的作用,也擔負著散熱的任務,剃頭不但有損孩子頭部健康,而且會削弱人體的散熱機能。
孩子的頭皮還十分稚嫩,鋒利的剃刀很容易損傷毛囊組織,加上暴露出的頭皮直接受到陽光照射,可導致細菌感染而易生瘡癤。
正確的作法是,男孩子可剪成小平頭,整齊而利索,女孩子可剪成齊耳的娃娃頭,並將額前的劉海剪短一些,簡練而活潑。此外,除每天都要洗澡外,還應勤洗頭,經常保持皮膚和頭發清潔幹爽,以利散熱降溫和頭腦健康。
腦袋越大越聰明嗎?
我們知道,人的腦袋有大一些的也有小一些的。有人說腦袋大的人聰明,腦袋小的人愚笨。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