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溫室效應?

近些年,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經常提到“溫室效應”這個詞彙。什麼是溫室效應呢?舉個例子來說,玻璃房內熱量積累起來,就是溫室,得到多餘熱量的效應,為溫室效應。地球上二氧化碳過多,就可能將冰川融解為水,海平麵則升高,發展下去,所有沿海城市農村都會沉入大海,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防止溫室效應最好的辦法,就是保護好森林,多植樹造林,沒有別的路可走。

為什麼海水鹹?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因而十分鹹,不能飲用,但可以製成人體需要的食鹽。海水中的鹽來自兩方麵:一是當海洋形成時海底岩石的鹽被溶入海水中,一是億萬年來陸地上岩石土壤中的鹽分經江河彙聚注入大海,日積月累,水份蒸發而濃度愈大。你知道海水中的鹽有多少嗎?科學家計算出,如果將世界上所有大海中的鹽分都提取出來,可以覆蓋地表50米厚。這是多麼巨大的一筆財富啊。

海水為什麼藍藍的?

我們知道太陽光是由七色光組成,在這赤、橙、黃、綠、青、藍、紫諸色光中除藍色光外,幾乎全部被海水吸收;而藍色光大部分被海水散射,反射到我們眼中,因此我們看到海水是藍色的。但海水的顏色並非隻有一種,還因海水透明度或深淺不同而有不同的顏色:如淺藍、深藍等,我國的黃海呈黃色是因為受以黃河水的影響。

大海中為什麼有波浪?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可是即使沒有一絲風,大海也會有層浪奔湧。這是由於在遠方的海麵上有風,引起的波浪隨波逐流,一直傳播到這裏,即使這裏無風,海水中也會起浪。可見無風不起浪是對的,海洋上無風也起浪隻是假象。

海為什麼有漲潮?

潮起潮落是大海的自然現象,天天兩漲兩落。這是月球對海水的吸引力所致,一般稱引潮力。地球的自轉使它上麵每個地方每天麵對月球一次,背向月球一次。白天海的漲落叫“汐”,白天的漲落叫“潮”。有進會出現大潮,例如每月的陰曆初一和十五,或十六、十七,潮的氣勢較平常大許多,這是由於太陽的引潮力和月亮的引潮力“聯盟”的緣故。由於太陽距地球太遙遠,它的引潮力平時作用不明顯。

我國冬季為什麼刮北風?

我國沿海地處我國的南方,與太平洋相連。夏季由於我國陸地的溫度比海洋的溫度高,形成了低氣壓,而涼爽的海洋上由於溫度低形成高氣壓。所以夏季我國的風向是由南方的海洋上吹向北方的陸地,這個道理就像水從高處向低處一樣。

到了冬季,我國陸地變得很冷,形成了高氣壓,而海洋仍然很溫暖,形成了低氣壓,所以風向由北方的陸地刮向南方的海洋,成為寒冷的北風。

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初生時,大量原始火山噴發,從地球內部噴出大量的氣體,水蒸氣遇冷凝結為水滴,以降雨的形式落回地表。水往低處流,雨水都在地表低凹的地方彙聚,年長歲久,海洋誕生。

海水為什麼不向外溢?

我們往一個盆裏加水,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加水就會溢出來,因為盆的容量有限。而江河的水都在流進海洋裏去,海卻從未溢出來過。難道海是無底洞,可以容下無限的水不成?當然不是。海水之所以不溢,是因為海水總是在不停地循環。江河的水流進海裏,海裏的水也在不斷地蒸發出去。蒸發出去的水蒸氣大部分在海洋上空凝結成雨返回海中;一小部分降落在陸地,又從江河流入海洋。如此保持著平衡,所以海水既不幹枯也不會溢出來。再者,江河湖泊的水相對於海水來講太微不足道了,好像是幾滴水同一盆水的區別,你把幾滴水滴進一個水盆裏,自然不會溢出。

海底是什麼形狀的?

我們看到海洋表麵平平坦坦,會想是不是海底也是平的?海底其實一點也不平坦。人們利用回聲探測去測得海洋平均深3795米,裏麵有平原有山穀,高低起伏,尤其是洋底的大海溝,“深不可測”,如深達11034米的馬裏亞納海溝,即使將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填放去,也會被淹得無影無蹤。

“死海”為什麼淹不死人?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個叫“死海”的海,人跳入其中不會沉底,更不會被淹死。為什麼這麼神奇?原來死海中鹽份特別多,因而海水密度十分大,人跳入海中也不會下沉。難怪淹不死人的死海成了真正的“死海”,水中除細菌外既無植物也無動物。

為什麼深海底也有生物?

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太陽。但是,在2500米深的海底,卻發現了成群的蝦、蟹、巨貝等生物,似乎不可理解。原來海底有熱噴泉,使附近水溫上升,適合一些細菌繁殖,成為其它海底生物的食物,例如小蝦吃細菌、蠕蟲,巨貝吃蟹……海底生物就是這樣生存下來。

“百慕大三角”為什麼神秘?

在大西洋百慕大群島附近,有一個像魔鬼一樣的三角海域。1945年12月5日,美國的5架轟炸機在這裏神秘地失蹤了。美國派出一批批飛機到那裏尋找,結果在海上連一滴油滴也沒找到。

曆史上發生過多次無人駕駛的大船在海上隨風漂流的怪事。這些船完好無損,裏麵的貨物、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沒有任何搏鬥的痕跡,有的船上甚至還擺著無人用過的豐盛早餐……

從此這一海域經常傳出飛機或船突然永遠地消失的可怕消息。人們把這一海域稱“魔鬼三角”。

一時間,百慕大海域成了群魔亂舞、神秘莫測的恐怖的世界。到了70年代,科學家利用先進技術,在這裏進行了大規模科學調查,發現這裏有許多半徑在200—400公裏的巨大旋渦。在這些旋渦像魔鬼一樣時隱時現,旋轉著向前推進。

科學家經過計算,發現這些巨大的旋渦有的在順時針旋轉時,中心會突然高出水麵幾百米,把正在這裏行駛的船隻無情地吞沒;當有的旋渦逆時針旋轉時,中心又會低於海麵,形成一個直徑在1000公裏左右的巨大凹麵鏡,陽光照在它上麵,在高空形成的焦點溫度高達幾萬度,飛機一旦碰到焦點上,立刻化為灰燼。

為什麼說條條大河未必歸大海?

小朋友們可能也聽到“條條江河歸大海”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所有的江河流到最後都入了大海。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隻能說大多數江河流入大海,還有一部分河流不能進入大海。流入大海的江河叫外流河,如:長江、黃河、珠江、鬆花江、亞馬遜河等;還有一些流入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的河流稱為內流河,也叫內陸河,如塔裏木河、伏爾加河等。內流河是不能流入大海的。

湖是怎樣形成的?

我們看到的湖通常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孤零零地嵌於陸地上,它們的水源在哪裏呢?原來,湖泊的形成由來有多種。有的湖泊原是海的一部分,後被泥沙同大海隔離而成;有的原是一塊窪地,後由於水聚積而成;有的原是河流的上遊,後由火山岩漿碎石堵塞河道,與河流隔斷而成;也有的是地殼運動形成。杭州西湖,無錫太湖,黑龍江鏡泊湖,青海湖的成因便各不相同。

為什麼黃河水那麼黃?

大家一定都知道黃河。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化。它並不是天生就這麼黃,黃河源頭的水也很清澈。隻是它的中遊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土質又鬆又厚又黃,雨水衝刷後夾著大量泥沙流入黃河。到了下遊,地勢平坦,水流緩慢,大量泥沙在河床上沉積。它的含沙量高達每立方米37公斤,難怪成了黃色的河。那麼黃河水就不能變清了嗎?也不是,如果我們在黃河中上遊多種樹植草,保護環境,就能把黃河變成“清河”。

珊瑚礁的形狀是怎樣形成的?

關於珊瑚島形狀的成因有幾種解釋,其中一種比較有說服力的解釋認為:最初珊瑚島是在火山島的岸上向海裏生長,由於地下板塊的移動,造成火山島沉降,海水把火山島與珊瑚島隔開,珊瑚島成了堡形狀,當火山島沉入海裏,這時的珊瑚島就變成環礁的形狀了。

一年為什麼分四季?

我們都知道一年有四季,為什麼要劃分四季呢?由於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位置不同,溫度、氣候就不同,3月、4月、5月天氣暖和,被稱為春季;6月、7月、8月天氣炎熱,為夏季;9月、10月、11月天氣轉涼,為秋季;12月、1月、2月天氣寒冷,為冬季。地球的溫帶地區,一年四季變化明顯,但在熱帶和寒帶地區的四季,就不明顯了。

山是怎樣形成的?

地球表麵高低起伏,群山巍峨。尤其是我國的珠穆朗瑪峰,高達8848米。如此巨大的山是從何而來的?我們知道,整個地球的地殼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不斷地運動著,隻不過一般情況下運動速度極慢,我們很難察覺。地殼運動的時候,其構成物岩石析塊之間因互相擠壓,邊緣部分就彎彎曲曲地隆起,形成山脈。還有的山是火山噴發造成的如日本富士山。

火山為什麼噴發?

火山噴發時山崩地裂,岩漿和火山灰給人類造成極大危害,還會引起地震。火山噴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地球內部有大量的岩漿流動,溫度達1000攝氏度以上。這些含氣體的岩漿總想噴出地球,但被地殼緊緊包住,直到它的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才會找個地殼薄弱處噴發出來。這就是火山噴發。通常在岩海地帶容易發生火山噴發。

為什麼發生地震?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大部分地震是地殼構造變化,地殼內部不斷運動,地球不停自轉且時快時慢,岩石受到一種巨大的力量推動,發生岩層彎曲,有時發生斷裂;當這種巨大力量超過岩石所承受的限度時,岩石就突然斷裂錯位,產生強大的震動波,傳到地麵引起震動,即地震。有的地震是大氣或水在太陽和月亮的引力下對地麵的壓力發生變化,觸發地下岩石產生的;還有的是因為地下沿穴洞頂陷落或礦石坑塌陷或火山噴發時地下岩漿對地殼產生的巨大衝擊。

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有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六種,它能給人溫暖,給人幸福,你知道它從哪兒來的嗎?煤是樹木變的。億萬年前,地球上氣候溫暖,土地濕潤肥沃,生長著大量的樹木水草等植物,它們一批批繁殖又一批批死亡,死亡的樹木被泥沙埋沒。由於後來地殼運動,下陷於地底深處,在有壓力的地熱的作用下變成泥炭,再變成煤。

越到高處空氣為什麼越稀薄?

空氣是一種物質,是由許多氣體分子組成的,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但也要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所以空氣是有重量的。由於空氣可以壓縮,越是下層的空氣,壓在它上麵的上層空氣就越厚、越重,使下層空氣的密度變得很大,空氣就越濃;而離地麵高的地方的空氣,受到更上層空氣的壓力就更小,密度也就小了,這樣越向高處密度就越小,空氣就越稀薄。

“峨眉寶光”為什麼會出現?

我國四川省境內的峨眉山有一引人入勝的世界空中奇景——峨眉寶光。人們站在金頂峰的舍身崖上向遠處眺望,有時會看到遠處的雲層中出現一個巨大的粉色光環,如果遊客幸運,還能看到光環中有巨大的人影,一時間人們仿佛進入了仙境。這種空中奇景,德國的布勞甘山附近也出現過,過去那裏的人對這種現象十分害怕,認為光環裏的人影是魔鬼顯靈,所以把這種現象叫“布勞甘幽靈”。

這種世界奇景是由峨眉山、布勞甘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形成的,遊客登上金頂峰,隻有太陽在遊客的背後,並且在遊客的正麵一定的距離內有雲層或霧,才能看到“寶光”,所以即使登上金頂峰,也不是誰都能幸運地看到“寶光”。

為什麼在沙漠中還有綠洲?

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叫綠洲,而要形成綠洲必需有水源,水從哪裏來呢?綠洲大多背靠高山,麵臨沙漠。這些山大多高而積雪。夏季融化的雪水彙成條條河流,在沙漠中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為綠洲的形成提供豐富的水源。

新疆的瓜果為什麼特別甜?

新疆瓜果格外甜,主要是因為氣候對瓜果有利。這裏白天氣溫高,且晴天日數多,加強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夜間氣溫低,減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養分損耗少。再加上澆灌瓜果的水是冰雪水,天然而利於瓜果生長,且含糖分高,故而新疆瓜果格外甜。

為什麼沙子發亮?

沙子在陽光下會閃閃發亮,是不是因為裏麵含金呢?不是的,閃閃發亮的是另一種叫雲母的礦物。雲母呈片狀,表麵十分光滑,像一麵麵小鏡子一樣反射出太陽的光線,所以閃閃發亮。

為什麼沙漠麵積越來越大?

陸地麵積隻占地球的十分之三,這十分之三還包括高山和沙漠,真正肥沃的平地是很少的。現在,全世界大約四分之一的地方已經荒漠化,中國將近三分之一的地方被沙漠侵占,十分嚴重。沙漠麵積為什麼越來越大?主要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也就是說,大片的森林被砍伐,不能阻擋風沙,水土流失速度太快,使原來的好地變成荒漠。6月16日是世界防止荒漠化日,隻要全世界的人民共同努力,保護環境,同荒漠化做鬥爭,終究會取得成功的。

天上為什麼會下土?

天上下雨、下冰雹,都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近年來,我國卻下過好幾次土,也叫“雨土”,從天空落下的是幹燥的黃土,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大風把北方沙漠的沙子和黃土高原的黃土刮上幾千米的高空,當風力減弱時,這些沙和土便從天而降,落在房屋頂、馬路上,落在人的頭和臉上,甚至落進室內的飯鍋裏!如果不擴大森林麵積,好好保護環境,這種“下土”的現象,還會發生。

黃土高原為什麼那麼多黃土?

黃土高原裏的黃土通常厚10米左右,有的地方厚達100米以上。這麼多黃土竟是吹來的,你信嗎?然而這是真的,科學家掌握了確鑿證據。其一是黃土中所含礦物組成與西北荒漠地區沙礫的礦物組成基本一致,而與黃土高原上岩石的礦物組成截然不同。種種證據說明黃土高原的黃土來自我國西北和中亞及蒙古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