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從哪兒來?

河下遊的河灘上總有一些美麗光滑的小石子,橢圓形,稱為鵝卵石。鵝卵石是怎麼生成的呢?它為什麼這麼光滑?為什麼是圓的?原來,河水向低處奔流時,將上遊的碎石塊衝帶下來,一路上長途跋涉,石塊與河床或其它的石塊之間不斷地碰撞磨蝕,久而久之,將原有的棱角都磨掉了,就變成了光滑而圓的鵝卵石,在下遊河灘上“安家”。南京雨花台上的雨花石就是鵝卵石。雨花台原來也是河流經過的低窪地,隻不過後來地殼變化才抬高成今天的平台。

石板為何“出汗”?

雨前我們常常會看到石板上冒出一粒粒小水珠,好像石板出汗了一樣。原來天快下雨時,空氣變得比較潮濕,水氣相對於晴天增加許多,石板接觸到的水氣也就多了。由於石板不易傳熱,也不能吸收水份,相對於氣溫來講溫度也較低,因而碰到石板的水氣十分容易凝結成小水珠,石板就“出汗”了。

石頭為什麼各種各樣?

地球上有很多石頭,且這些石頭多種多樣,這是由於地殼中的岩石形成過程不一樣。地球裏灼熱岩漿噴出地麵變冷後形成一種火成岩;水中的雜物和泥沙在水底沉積並積壓,數萬年後形成一種水成岩,又分別叫做岩漿岩和沉積岩;二者在地熱的壓力下能形成變質岩。再加上每種岩石形成的場地與成分有不同,所以石頭就這麼多樣了。

石頭能不能漂在水麵上?

誰都知道石頭丟進江河會沉入水中,不會漂在水麵。但卻有一種石頭,能夠在水上漂浮,這種石頭叫浮石,浮石是火山爆發後形成的,表麵布滿了蜂窩眼兒,體重和比重較輕,所以可漂浮在水麵。浮石有許多用途,例如製做盆景,充當工業原料等等。

噴泉是怎麼噴水的?

人工噴泉是通過電由人來控製的,沒有什麼奇怪的。自然界中的噴泉,沒有人來管,怎麼會噴射呢?噴泉都有一條通道直通地下深處,地底下溫度很高,超過一百攝氏度時就能夠使部分水變為水蒸氣,蒸氣的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便將蒸氣上麵的水經過通道頂出去,噴射到空中,成為噴泉。這個道理跟蒸汽機火車差不多,蒸汽機不是往上用力,而是往前或者往一用力,就可以推動火車前進或後退了。

草坪和環境關係如何?

草坪在馬路邊、公園、足球場等地隨處可見,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草坪的作用很大,它能淨化空氣、消滅病菌,1公頃草坪,每天可釋放氧氣600公斤左右。密集的草葉,像吸塵器一樣,吸附灰塵。還可以淨化流過草坪的汙水。草坪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非常明顯,甚至可以合理地調解氣候,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但是,有少部分人不愛惜草坪,任意踐踏,亂扔垃圾,是很不應該的。

什麼是食物鏈?

什麼是食物鏈,簡單說,一種生物被第二種生物吃掉,第二種生物被第三種生物吃掉,這種關係就叫食物鏈。我們以水中的食物鏈舉例說明,就更明確了:水中生存大量浮遊生物,浮遊生物是小蝦的食物,小蝦是小魚的食物,小魚是大魚的食物……這就是水裏存在的食物鏈。在食物鏈當中,缺了哪一環也不行。首先,水不能汙染,不然,什麼生物也活不成,那樣就危險了。

臭氧層為什麼不能破壞?

臭氧是一種無色有臭味的氣體,在距地麵30公裏左右有一個臭氧層,包圍著地球。吸收太陽放射出的紫外線,成為保護地球生物的屏障。如果這個屏障遭到破壞,不能吸收紫外線,人和動物就要受到嚴重的傷害了。但是,由於工業、汽車等在量排放出有害氣體,已經使臭氧層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這是很危險的。我們應該想辦法保護臭氣層,保護生態平衡。

為什麼要綠化城市?

或許小朋友們回答:城市栽樹種花搞綠化是為了好看,美化環境。這樣回答不能算錯,但僅僅說對了一個小的原因。城市人煙密集,工廠林立,交通發達,致使空氣、衛生、噪聲等方麵汙染,搞好綠化,樹木花草有淨化空氣的功能、吸附灰塵的功能等等,這樣一來,可以減輕城市的環境汙染,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這才是綠化的重要原因。

怎麼形成礦物的?

地殼下麵有一種叫岩漿的液態物質,裏麵含有各種元素。在岩漿高溫融化的條件下,元素發生各種化學變化,有的生成化合物,有的生成單質。當岩漿在火山、地震等特殊條件下上升到地表冷卻,或在地表深處直接冷卻,在原來的溫度、壓力條件下發生變化,生成各種各樣的礦物。已生成的礦物在高溫高壓、微生物其它作用下再發生一係列變化會生成新的礦物。煤和石油就是這樣生成的。

地球內都有什麼?

地球是一個球體,這是我們大家知道的,可是它裏麵都有些什麼呢?讓我們從裏向外看:最中心的地核,基本以液體狀態存在,密度很大,溫度高達二千至五千攝氏度,由岩石、半熔融狀岩石組成;最外麵是地殼,由土壤和岩石組成,平均約33公裏厚。

人類麵臨十大環境問題是什麼?

人類的生存,與環境關係密切。環境汙染,已經威脅著人類,人類將麵臨十大環境問題:1人口劇增與人體健康狀況變化;2人類居住條件差;3土地鹽堿化和土壤流失;4森林大麵積減少;5沙漠化日益擴大;6物種消失;7水汙染加劇;8海洋汙染日益嚴重;9大氣汙染嚴重;10有害廢物汙染。河流是怎樣形成的?

河流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是陌生的,我們國家的長江、黃河就蘊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哺育了中華兒女。可是你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嗎?

有些河流發展於高山泉水,有些是山區所降雨雪長年積累形成。這些泉水或雨水、雪水順著山勢向低窪處流去形成一條條小溪,這些小溪又歡快不停地彙合到同一水道形成了河流。在河水不停流瀉途中,許多溪流加入到水流中,使水量越來越大,河麵越來越寬,一條大江大河就產生了。它不停地奔流去同海洋接吻。

河水奔流時可以改變地勢,衝走土壤,挖出深穀。喜馬拉雅山的喀利根德格河是世界上最深河穀之一,深達5.5公裏。

瀑布是怎麼形成的?

水總是從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而且地勢越陡,水流就越急。如果地勢突然變低形成一個很大落差,水從這裏經過,就會形成瀑布。因此瀑布的形成一定要有水;還必須有地勢的突然變化。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如火山口積水湖,一旦湖水外溢,就在火山口外形成瀑布。地殼發生錯動,形成一側高一側低的地帶,水流經過這裏時也能形成瀑布。另外從陡峭的山崖上流出的泉水有時也會形成瀑布。

地下河是怎樣形成的?

我們知道雨水降到地表後,一些會被蒸發掉,另一些會通過土壤、斷層或石縫慢慢滲入到地下。滲入到地下的水都能形成地下河嗎?不是的,形成地下河需要一定的條件。

原來,地下除了有能吸收貯藏水的泥土層,通常有一些岩石層,它能阻止水的流失和進一步下滲,這種岩石層以石灰岩居多。伴隨著水的不斷下滲,含有酸性物質的水對石灰岩進行開鑿,形成了石筍、鍾乳石、石柱和石毯,與此同時隨著水量的不斷彙集形成了地下河。

目前探明地球上約有850萬立方千米的地下水資源。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河在美國,總長達500多公裏。最深的地下河在法車深達1600多米。

化石是怎麼產生的?

在自然界中動植物的屍體受氣候的影響腐爛分解,有時有些屍體未來得及腐爛分解,就被泥沙埋起來,隨著時間的變遷,堆積的泥沙越來越厚,屍體也被埋得越深,逐漸地被壓在地球的深處,在那裏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泥沙逐漸演變為岩石,那些動植物的屍體也隨著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形成了化石。隨著地殼不斷變化,一些已經形成化石的動植物又在地球表麵出現,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化石。人們可以通過對化石的分析研究來了解化石形成前那個時代的一些情況,有助於我們探索大自然的變遷。

為什麼說柴達木盆地是“聚寶盆”?

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高原西北部,是我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過去人們把柴達木盆地稱為“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翰海八百裏,人去活不了”的荒涼之地。後來科學家們經過實地考察發現它並不是那樣,其實它是一個天然“聚寶盆”。柴達木盆地底部海拔2700—3000米。地勢由邊緣到中心依次分布著戈壁、丘陵、平原。最低處因流水積存,形成許多鹽湖和沼澤。那裏鹽湖儲量約有幾百億噸,夠中國人吃上幾千年的,那裏還有豐富的礦藏,如煤、石油、鋅、鉛等。是當之無愧的“聚寶盆”。

地中海氣候是怎樣形成的?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海。南歐地區地中海沿岸一帶夏季炎熱、少雨、幹燥,冬季濕潤、溫和、多雨,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

形成這一氣候的原因是由於這一位於北緯30度至40度之間,正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是隨季節交替而變化的地區。夏季來臨時,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進入地中海地區,西風從大西洋帶來了溫和濕潤的空氣,形成較多的降雨。

大氣層是由哪些成分構成的?

大氣層是包圍著地球的一層氣體。大氣層是由幹潔空氣、水蒸氣和懸浮在大氣中的固體雜質三部分組成。其中幹潔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氮和氧二種氣體約占幹潔空氣的99%,氧是維持生命的必要物質氮是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部分;二氧化碳、臭氧也是生命中所不可缺少的。水氣和固體塵埃雖然含量很少,卻是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塵埃作凝結核,使周圍的水氣在它上麵凝結,對雲雨形成至關重要。

大氣層還分成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和外在氣層。

什麼叫生態係統?

生物在自然界中並不能孤立生存,它們總是由一定生物種類結合在一起,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隻要生物和它們所在的無機環境之間發生了能量和物質交換,這就構成了生態係統。每個生態係統都是由四個基本部分組成,即它要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每個池塘、草地、森林都是一個生態係統。而包括這些池塘、草地、森林的地區就構成了一個大的生態係統。整個地球是我們知道的最大生態係統。

什麼是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得,並用於生產生活的物資與能量。它主要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根據自然資源的性質不同又可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更新資源。不可再生資源主要指礦產資源,它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和一定條件下才能形成,對我們人類來說不可再生的,因此人類要采取慎重的態度開采使用它。生物資源是可更新資源,它可以不斷地更新繁殖。水資源、氣候資源隻要合理利用,適當保護也是可以循環再現的。

泥石流是怎麼回事?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突然爆發的暴雨、雪水或冰川、融水結成的含有大量泥沙、石頭的洪流。爆發時,山鳴地動,傾刻間夾雜著大量泥石的洪水,洶湧澎湃,席卷一切,一直向山下衝去。它是一種具有極大破壞性的自然災害。泥石流科學是一門邊緣學科,它涉及到地貌學、地質學、水力學和土力學等多門學科。我國是世界上泥石流分布廣泛、類型齊全、爆發頻繁的國家。在我國的橫斷山地區、青藏高原東南部、黃土高原及華北、東北山區都有泥石流活動。我國通過泥石流的治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洋流是怎麼引起的?

我們把海洋中海水受外界影響,有規律的按一定方向流動稱為洋流,也叫海流。形成洋流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氣運動。受大氣運動的影響,表層海水隨風漂動,表層海水又帶動下層海水流動,帶著暖水流隨大陸沿岸流走,使氣候發生變化。有時洋流在海水深處,流動的方向與海水表麵的洋流方向相反。如,海洋表麵的洋流把暖和的海水從赤道帶走,而深海的洋流卻把冷的海水帶到赤道。大多數的海洋都有強大的洋流,但也有個別的地方沒有洋流,如北大西洋的馬尾藻海相對是靜止的,因為大量的海藻把海水“凝固”了。

洋流一般受兩種類型的風控製,一種叫西風,它迫使赤道附近的溫暖海水向北極水域流動;一種叫信風,迫使海水從赤道附近向南極水域流動。

世界最大冰庫在南極嗎?

南極洲是個冰天雪地的世界,它的大陸表麵幾乎完全被冰雪所覆蓋,那裏的冰層厚度平均2000米以上,最厚的地方達4200米。巨大的冰層使南極洲成為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冰都集中在南極洲,那裏的冰總儲量大約有2400萬立方千米。科學家估計假如南極洲的冰全部融化,將會使全球的海平麵上升60米。因此人們稱它為“世界最大冰庫”。南極洲每年有大量的冰川落入海洋中,成為南極地區特有的冰山。現在各國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如何開發利用這一天然資源的方法和途徑。

世界上最幹淨的城市在哪裏?

地處高緯度地區的冰島並非所有的地方都是冰天雪地,雷克雅未克就是一個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的地方,這裏並不僅僅是因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更主要是由於那裏的地熱活動,溫泉密布,升騰熱氣嫋繞空中。所以當地人稱為“雷在雅未克”,意思是冒煙的港灣。生活在那裏的人們充分利用大自然賜予的能源,從沐浴,取暖到暖房種植都在使用地熱。冰島首都雷克未克地區以地熱替代燃煤,被譽為“無煙城市”,因而也成為了全世界最幹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