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動物作夢嗎?

人類睡覺時常常做夢。有的小朋友就想知道動物睡覺時是否也做夢。科學家曾用儀器測過貓和狗睡眠的腦電波和醒時差不多。還發現它們睡覺時有搖尾巴、踢腿等動作。在沒人驚動它們時,會突然醒來,一副很害怕的樣子,這都表明動物也會做夢。

動物都怕火嗎?

山林中的許多野獸都害怕火光,如果人在樹林中露宿,隻要燃起一堆火就會平安度過一夜。野獸怕火是因為森林大火曾給它們帶來很大的災難。但有些動物並不怕火。例如被飼養的家禽,它們經常看到火,所以並不感到害怕。還有馬戲團裏的老虎、獅子,它們經過馴化後,還可以表演鑽火圈呢。

猴子為什麼捉虱子?

小朋友們到動物園遊玩的時候,常常看到猴子相互撥弄身上的毛,從中找出東西放進嘴裏。有人說它們吃的虱子。其實,它們放到嘴裏的是身體裏分泌的一種含鹽的物質。吃了這種東西可以補充體內的鹽分,有益身體健康。它們之間互相揀食,可以止癢,又能清潔皮膚。

猴子的屁股為什麼是紅色的?

了解猴子的小朋友都知道它有個紅屁股。可它的屁股為什麼是紅色的呢?有人說那是磨的。因為它的屁股沒有毛,而它又喜歡坐著,所以屁股就磨紅了。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猴子跟人類一樣,身體裏布滿血管。而它的屁股上血管特別多,血液的顏色顯露出來,所以猴子的屁股是紅色的。

為什麼兔子耳朵那麼長?

善良的兔子是食肉動物最愛欺負的對象,一不小心就會受到襲擊。可是,它又是野生中最弱小的,除了及時逃跑外,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所以它總是豎著耳朵來注意周圍的動靜。久而久之,兔子的耳朵就長得特別長,像我們今天看到的一樣。

為什麼兔子不能喝水?

無論動物還是植物都離不開水,兔子也一樣。但是為什麼兔子平時不能喝水呢?因為兔子的主食青菜裏麵含有大量水分,足夠身體的需要。而且它的消化器官脆弱,腸裏麵的水一多,就會患腸胃炎,不停地拉肚子,如果治療不當,還會死掉。但是兔子體內缺水時,也是可以喝的。

兔子為什麼啃東西?

小朋友們已經知道,老鼠總是找硬東西啃,是為了磨牙。因為它的牙齒沒有長根,會不斷生長。其實兔子也是一樣,以前把兔子和老鼠同歸為齧齒類動物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後來又把兔子劃分出來,列為兔科動物。兔子有一點和老鼠不同,老鼠不會吃掉啃下的硬東西,而兔子卻會吃掉。

小白兔的眼睛為什麼是紅色的?

白兔身體裏不含色素,它的眼睛應該是無色的,我們看到的紅色其實是白兔血液的顏色,因為白兔的眼球是無色透明的。

奶牛是如何產奶的?

一隻乳牛,經過一年零二至三個月便發育成熟,經過受孕280天左右分娩,從此便開始泌乳。如果飼養條件好,乳牛每年可生一胎,中間隻有2個月斷奶期,而產奶高峰期有5個月。

一隻好母牛每天要吃70—90公斤飼料,最多可產60—80公斤奶。母牛吃飼料,一部分用來維持生命,大部分通過血液輸送到乳房去合成牛奶。

乳牛的乳房分前後左右4個乳區,每區有單獨乳腺。乳腺細胞作用很大,能將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合成為脂肪、乳糖、酪蛋白,血液中的球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透過乳泡膜進入乳泡腔成為乳的組成部分。

牛奶的營養價值極高,尤其適於老人和小孩食用。

為什麼牛不停地嚼嘴?

我們發現牛在不吃草的時候也總是不停地咀嚼,這種現象叫反芻。牛有四個胃分別是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牛吃下的食物不經細嚼就從瘤胃到蜂巢胃,經過發酵又返回到嘴裏反複細嚼後再送到第三個胃,最後送到皺胃吸收,這就是牛為什麼不吃草時也嚼嘴巴。羊、鹿、駱駝也有這個本領。它們為什麼要反芻?這是眾遠古時期遺傳下來的,因為這樣會使這些動物在比較危險或食物多的地方多吃些,等安全了或食物缺乏的時候再慢慢咀嚼。

為什麼斑馬身上有斑紋?

斑馬生活在非洲的山地和草原上,身上生滿黑白相間的美麗斑紋,所以叫斑馬。斑馬為食草動物,喜歡群居,警惕性高,善於奔跑。

斑馬是有族類的,這可以從斑紋的寬窄看出來。斑馬身上斑紋的最重要用途是保護自己。在陽光和月光下,斑紋能反射出流動的光線,以分開身體的輪廓,盡量使自己與周圍環境溶為一體。目的是為了減少敵害的侵襲。

為什麼馬站著睡覺?

這是由遠古時期從它們祖先那裏繼承下來的一種生活習性。野馬這種食草動物既是凶猛的食肉動物的攻擊目標,又是獵人們的獵取對象,為了迅速逃離危險,養成了站著睡覺的習慣。家馬經過馴化雖不再遭遇那種危險了,仍保留著這種習性。

為什麼豬愛用嘴拱地?

豬喜歡用嘴巴拱土是它從野生時代遺留下來的習性。它在野生時代沒有人喂養,得靠自己尋食謀生。野豬用長長的鼻子和嘴巴把泥土拱開,吃埋在土裏的食物,同時還補充自身需要的磷、鈣、鐵等礦物質。後來,野豬經過馴養,進化成現在的家豬,這一習性卻保留下來。

為什麼大熊貓珍貴?

大熊貓形象可愛、性情溫順,加上物以稀為貴,所以很珍貴。

目前,大熊貓生活在我國四川省的岷山、邛來山和大小涼山,甘肅省的南緣山區,陝西秦嶺南麓部分地區。

大約100萬年前,大熊貓曾經普遍地存在著。可是隨著地理環境和氣候的變化,大熊貓隻能在這些地方生活了。

大熊貓是一種很古老的動物,能把種族延續這麼長時間真是不容易。

目前,這種古老的稀有動物數量正在減少,瀕臨滅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古老而稀少,是它珍貴的原因。

小熊貓的媽媽是大熊貓嗎?

小熊貓的媽媽不是大熊貓。大熊貓不可能生出小熊貓來。因為小熊貓和大熊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大熊貓是哺乳綱貓熊科動物,小熊貓是哺乳綱浣熊科動物。物種完全不同,長相也差得很遠。大熊貓的樣子我們不用介紹,大家都能記得那好玩的笨樣子。小熊貓長得像貓,靈活快捷,跟大熊貓完全是兩回事。

黑熊是不是不會下樹?

許多大人說,黑熊會爬樹但不會下樹,要下樹時就從樹上往下跳,摔得嗷嗷叫。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黑熊是雜食動物,什麼都吃,有的胃腸堵得難受,就爬上樹往下摔,目的是為了疏通腸胃,並不是不會下樹。老百姓稱黑熊這種做法為“跌膘”,說是為了長肥肉,也是不正確的。

為什麼黑熊愛吃螞蟻?

黑熊特別喜歡吃螞蟻,它發現螞蟻窩時,便把手掌伸進去,等螞蟻爬滿手掌後,用舌頭一舔,就將螞蟻活吞到肚裏。黑能為什麼願意吃螞蟻呢?這同它從樹上往下跳的目的一樣,也是疏通腸胃。螞蟻在熊的胃腸裏亂爬,就起到疏通的作用。據專家觀察,有一部分螞蟻隨糞便排出體外時還活哩。

貓為什麼喜歡玩球?

貓是一種非常可愛頑皮的小動物,它很貪玩。如果有一隻小球在它麵前滾動,它會立即撲上去,一會伸出爪子拍打,一會放在嘴裏咬。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原因是它生性好動,另一個原因是在練習捕捉獵物的本領。因為老鼠跑得很快,貓如果不努力練功,將來怎麼捉老鼠呢?還有一些貓科動物,如老虎、金錢豹也喜歡玩,都是一個道理。

駱駝為什麼不怕饑渴?

駱駝是沙漠之舟,有極強的耐饑渴的能力,在一次飲水喝足之後能長時間不喝水。它們為什麼不怕渴?這是因為駱駝的胃分三個室,一個胃附生20~30個水脬,作貯水用,駱駝善於調節水分消耗,如呼吸次數減少,小便量也很少等。另外駱駝的駝峰是貯存脂肪的地方,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況下,它就靠這些脂肪的代謝來調節。

恐龍真的滅絕了嗎?

恐龍是當今一個熱門話題,許多小朋友的玩具都是恐龍。可是一般學者都認為恐龍已全部滅絕了,是不是這樣呢?有些科學家提出疑問和異議。1981年,美國一支名叫雷吉斯特的探險隊從剛果原始森林沼澤區帶回了一些恐龍脊椎骨架、頭骨和完整的下腿骨。據測定其形成年代距今僅10萬年,這時6500萬年前恐龍已滅絕的觀點提出了挑戰。此後,科學家們又先後發現過類似恐龍的活動物。因此他們認為,恐龍全部滅絕的觀點是錯誤的,肯定會有一部分或個別種類存活下來;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很多動物就是由它們演化而來的。

為什麼狼總在夜裏叫?

狼是較大型食肉猛獸,生性凶殘,以捕獵兔、雞、鼠和家畜為食,有時也傷害人類。北方凍土帶的狼,饑餓成群,往往玫擊人類。

狼是夜行獸,天黑便成群出獵,邊走邊嚎。狼嚎是同類間的通訊聯係,彼此招呼快來集結。母狼呼叫小狼,公狼呼叫母狼,最後集結成群,一同外出覓食。如到繁殖期,狼也發出嚎叫來尋找配偶。

狼若發現獵物,便群起而攻之,行動又輕又快,包圍而上。所以很少有獵物逃脫狼口。

狼是害獸,應該消滅。若單人遇到狼一定注意其危險性。

狐真的能迷人嗎?

狐的形象非常不討人喜愛,身體像狼,尖嘴巴,三角耳,大尾巴,兩隻眼睛賊溜溜的,一副妖精的樣子。中國民間有狐狸精、狐仙迷人的說法。

狐生性機警、狡猾、謹慎、感覺敏銳、行動快捷,聽覺和視覺都很靈敏,一有風吹草動,就逃之夭夭。情況緊急,就從肛門釋放臭氣用來自衛。若被人捕住,常常裝死,趁人不留意,迅即逃跑。

狐是夜行動物,吃田鼠、家鼠、野兔、小鳥和昆蟲,應該是益獸。皮毛珍貴,是上好的皮膚衣料。

小朋友,不要為假象所迷惑,把益獸當了壞獸。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是王?

人們多稱老虎為山大王,因為它額頭上長有一個王字形的花紋,又稱獅子為百獸之王,那麼,它們兩個究竟哪個厲害呢?

可惜的是,老虎和獅子還沒有真正較量過,勝負也就無法知曉了。老虎生活在亞洲,獅子生活在非洲和亞洲西部,兩者相距甚遠,缺少較量的機會。

科學家認為:若講一對一打鬥,老虎可能比獅子略勝一籌。老虎生於山林,敏捷凶猛,獅子生於草原,心情較開朗,雄獅又懶散,所以難以敵過老虎。

獅子是以群體活動,出獵也是一群,而老虎形單影隻,獨來獨往。用一隻對一群,老虎恐怕要吃虧。

獅子體形比老虎大,但老虎靈活,真的打起來也可能是半斤對八兩。

為什麼大象的鼻子那麼長?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就出現了象這種動物。那時候大象的身體比現在小多了,鼻子也沒有這麼長。大約在2000萬年前,地球上四季常青,溫暖如春,各種生物生長旺盛。由於食物豐富,營養良好,大象的身體也一代比一代長得大,頭離地麵的距離也越來越高,行動也不那麼靈活自如了。為了生活下去,大象的上唇慢慢地變長了,鼻子也跟著長,久而久之,鼻子和上唇合二為一,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為什麼大象能用鼻子吸水?

你知道大象是怎麼喝水的嗎?它是用鼻子吸水然後送到嘴裏的。不僅如此,大象還用鼻子吸水來洗澡,可是我們人遊泳時卻很怕水嗆進鼻子,大象為什麼不怕?因為大象的氣管和食道上有一塊軟骨。當水進入鼻腔,由於大腦中樞神經的支配,喉管部位肌肉就發生收縮,促使食道上方的這塊軟骨暫時將氣管口蓋上,水就由鼻腔進入食道,而不會進入氣管裏,所以不會嗆水。當水重新吐出時,軟骨又會自動張開,保持呼吸正常進行。人的構造不同,所以怕嗆。

大象可以活到100歲嗎?

也許你認為,動物的體型愈大,會活得愈久,這是不對的。目前年齡最大的大象,大概隻有70多歲。

在大自然中,求生存是件很難的事。各種生物必須麵臨疾病的困擾、敵人的威脅以及食物不足等問題。也許動物園和馬戲團的大象可以活久一點,但要活到100歲,也是很困難的。

相反,身體不大的烏龜,倒是大部分可以活到100歲以上!這是因為烏龜的新陳代謝緩慢,同時有龜甲護身,不易受到敵人傷害。

大象雖不算長壽,但它的實用時間是夠長的,因為它每天的睡覺時間隻需三四小時,況且睡時往往是將長鼻子向欄杆或樹枝上一擱,打打瞌睡而已,很少躺下沉睡。

穿山甲怎樣捕食?

穿山甲最喜歡吃破壞山林的白蟻,平均每天捕食一公斤,是名副其實的“森林衛士”。穿山甲捕食白蟻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挖蟻巢。它一邊用前爪扒土,一邊鑽入土中,將土裝進鱗片後退出來,將土倒掉,再繼續挖,直到扒碎蟻巢,用長舌舔食螞蟻。還有一種方法是穿山甲躺在蟻穴旁,張開全身鱗片,散發出令白蟻喜歡的腥味。當白蟻爬滿它全身時,便收緊鱗片,將白蟻關在鱗片裏,然後找一個水塘跳進去,張開鱗片,當白蟻全部浮上水麵時,穿山甲就可以盡情享用了。

黃鼠狼隻會偷雞嗎?

一提起黃鼠狼,小朋友們就會聯想起“偷雞賊”,把它歸為“壞東西”一類。有許多童話也把它描寫成在壞蛋。其實黃鼠狼的功勞比罪過大得多,它能捕食大量老鼠,而且捕鼠本領比貓還高。它最喜歡吃的老鼠是黑線姬鼠,這種鼠能傳播螺體病和出血熱。黃鼠狼捉老鼠不但有利於農作物,還避免了部分傳染病的傳播,因此說黃鼠狼的功勞是很大的。

為什麼雞、鴨、鵝不會飛?

長白山區生長著許多野雞、野鴨,偶爾也會看到一些天鵝,它們都飛得很遠、很高。可是我們家裏養的雞鴨鵝為什麼不會飛呢?其實這些雞鴨鵝的祖先都會飛,後來人類給它們造房子、送食物。它們既不用擔心被敵人捉住,又不用飛出去找吃的,時間久了,它們越來越胖,翅膀的功能也退化了。一代代傳下來,基本就不會飛了。隻有在突然受到驚嚇時,才能飛幾米遠。

雞、鴨的耳朵在哪兒?

把雞、鴨眼睛後邊一點的羽毛扒開,可以看到一個小孔,這就是雞和鴨的耳朵。它們沒有耳廓,隻有兩個耳孔,耳孔上還蓋著羽毛,所以我們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它們根本就沒有耳朵呢!

鴨子為什麼可以浮在水中遊泳?

我們經常看見在清清的小河中,有幾隻鴨子像小船一樣自由自在地遊著。它們為什麼會遊水呢?因為鴨子的尾巴可以分泌很多油,它通過嘴巴將油塗抹在厚密輕巧的羽毛上,使羽毛不會被水弄濕,裏麵始終留有空氣,這樣就可以浮在水麵上。還有重要的一點,鴨子的腳趾之間連著一層叫作蹼的皮,它像船槳一樣在水中不停地劃,鴨子就可以在水中遊來遊去了。

為什麼雞愛吃石粒?

雞喜歡吃小石子沙粒,但不是吃得很多,更不是當食吃。

雞是吃食時附帶吃一些,用來幫助消化食物。雞吃食後,食物經過胃液初步加工,一部分被消化,大部分進入雞嗉。雞嗉有比較厚的肌肉壁,上麵生一層角質皮。這些角質皮可以利用石子和沙粒像磨子一樣把硬殼食物磨碎。

另外,雞有化石膽,可以吸取礦物質的微量元素,補充身體。

為什麼公雞能報曉?

人們常說“雄雞報曉”,可是公雞打鳴真得是為人類報曉的嗎?當然不是,這裏有一個原因。當夜幕降臨時,雞便什麼也看不見了,因為它們是“夜盲症患者”,因此它們十分擔心遭到襲擊。當太陽出來時危險感也隨著黎明的到來消失了,難怪它們那麼喜悅地高歌呢。人類摸出這個規律,公雞一叫便知道是天亮了。

狗為什麼愛吐舌頭?

夏天,狗總是愛張著嘴,吐著又紅又長的舌頭,不停地喘著氣,顯得很痛苦。這是因為狗沒有汗腺。大家知道汗腺是皮膚分泌汗的腺體,人體內新陳代謝的廢物通過汗腺排出體外,汗腺還有散熱的功能,使人體能保持正常的體溫,這對於溫血動物有著重要的生理作用。狗沒有汗腺,隻好吐舌,靠喘氣來散發熱量,調節體溫。

為什麼狗喜歡搖尾巴?

把一根骨頭扔給狗,你會發現狗邊吃邊搖尾巴。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狗能用尾巴來表達情緒,搖尾巴是表示它很高興,不僅如此,當它集中注意力時,會把尾巴豎起來,感到憤怒時,就向後伸直尾巴;驚慌害怕了,就把尾巴夾起來表示服輸。難怪形容落荒而逃的狼狽樣時要說“夾著尾巴逃跑”了。

為什麼狗鼻子特別靈敏?

警犬為什麼受警察喜愛?就是因為它們的嗅覺特別靈敏。據有關專家分析,狗能分辨出1000多種不同氣味,極微弱的氣味也不會放過。這是由於狗的大鼻子裏有計多皺褶,其表麵的粘膜上有數不清的嗅覺細胞,一直長到鼻子尖上;狗的鼻子上有一塊不長毛粘膜,粘膜裏常分泌出粘沾液,使鼻尖保持濕潤,從而提高嗅覺的靈敏度。

為什麼狗總對人叫?

狗見到陌生人總愛不停地叫,它們是要咬人嗎?其實這隻是它們抵觸人和其它動物的一種習性。在被人類豢養以前,狗和其它動物一樣,也是成群地生活在一起。動物都有自己的活動領地,如果人或別的動物進入這個領地,它們會大聲叫喚,發出警告,如果外來者不善,會受到它們的攻擊。狗後來被人豢養,但這一習性未變。但是隻要陌生人不侵犯它們,它們一般是不攻擊人的。

為什麼貓喜歡在夜晚捉老鼠?

這不僅因為老鼠喜歡在夜間出來活動,也和它的眼睛有關。貓視力發達,能夠伸縮,瞳孔可以隨周圍光線的強弱縮小或放大。當白天光線強烈時,貓的瞳孔會變小,這可以使光線不耀眼,能看清東西;而到了晚上,光線弱了,它的瞳孔又會放大,最大限度地吸收光線,這樣即使在漆黑的夜裏也能看清東西。

為什麼鹿的脖子特別長?

動物界如果選美,長頸鹿肯定奪冠,因為“自古美人長脖子”。

長頸鹿脖子長,肯定是為了適應環境而形成的。長頸鹿的祖先,生活在沒有草的環境裏。它們為了生存,隻好努力伸長脖子吃樹葉,這樣輩輩相傳,脖子慢慢就變長了。

還有一種說法,長頸鹿的祖先之間,存在微小差異,有的脖了長,有的脖子短,越來越長,長脖子的可以吃樹葉,短脖子的餓死了。這樣長脖子得到遺傳,便成了長頸鹿。

小朋友,明白這個道理了嗎?

梅花鹿角有什麼作用?

梅花鹿在長白山區也有分布。雄鹿的頭上長著美麗的角。角剛長出來時,很鬆軟,裏麵充滿血管,外麵包著天鵝絨一樣的茸皮,這時的角叫鹿茸角,也是世界聞名的關東三寶之一,能治療多種疾病。梅花鹿漸漸長大,它們的角分許多叉,變得越來載堅硬。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不受食肉動物的侵犯。雄鹿之間打架時,也是用角互相摩擦、衝撞的。長角的動物還有很多,它們大多數是食草動物。

冬眠真的就是睡覺嗎?

冬天裏,許多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動物需要冬眠。冬眠當然是睡覺,不過冬眠的動物不隻是晚上要睡覺,它們白天也要睡,而且是睡一整個冬天呢!

許多鬆鼠和熊都需要冬眠。通常它們就在自己的洞裏,把身子蜷起來,鼻子放在兩隻前腳中間。也許整個冬天,它們就保持著這種姿勢。

有時,它們也會醒過來一會兒,舒展一下四肢,然後,繼續睡。在加拿大,有些蛇在冬眠時往往好幾千條聚集在同一洞裏,動也不動地睡著。

響尾蛇的尾巴為什麼能發聲?

響尾蛇的尾巴上有個像哨子一樣的硬殼叫角質輪。角質輪裏有兩個空泡,響尾蛇一搖動尾巴,空泡被空氣振動了,就發出“嘎啦嘎啦”的響聲。這種響聲很像流水聲,沒有經驗的人和口渴的小動物會以為周圍有小溪,結果上了響尾蛇的當。

蛇為什麼無腳能行?

蛇沒有腳卻行走如飛,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蛇的身體裏有一條長長的脊梁骨,由許多脊梁椎骨連接在一起。在每塊脊椎骨的兩邊,各有一根肋骨,每根肋骨下邊與腹部的鱗片對著,每一對肋骨都可以自由地向前或向後運動。肌肉收縮時,肋骨就牽動鱗片活動起來,微翹起的鱗片像拖拉機的履帶一樣扒著地麵,蛇就能爬行前進了。

狐和狸是一種動物嗎?

中國人時常把狐狸連成一個詞,讓人誤以為狐狸是一種動物,其實不然,二者完全不同。狐體形修長,嘴尖細,耳大為三角形,上聳,尾巴像掃帚一樣拖在身後。嗅覺聽覺靈敏,生性狡猾,很難對付。狸另名叫貂,外形像狐,體形比狐短而肥胖,耳與嘴較小,尾小於狐,能爬樹。狐和狸都愛吃老鼠,皮毛都很珍貴,是裘皮的重要來源。

海裏真有美人魚嗎?

看了安徒生的童話《人魚公主》,我們都想知道美人魚是不是真的存在。事實上美人魚並不存在,但的確有一種長相像人的哺乳動物——海中。隻是它們並不美。比如我們南海的一種海牛儒艮,長得像海豚。不過雌海中的乳房與人的位置相似,喂奶時,雌海中抱著幼仔露在水麵,遠看就像一個抱著孩子的女人。

企鵝不怕冷嗎?

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最低氣溫接近零下一百攝氏度,令人類望而生畏。可是,這裏卻生活著一種白肚皮黑外套的小企鵝。難道企鵝不怕冷嗎?是的。這是因為企鵝身上長滿了又密又細的羽毛,連水都不透,在羽毛的下麵還長有密密的絨毛,就像穿著羊絨襖和羽絨大衣一樣,既不怕水也不怕冷。不僅如此,企鵝還很胖,厚厚的脂肪也能起到特別好的保溫作用,使它們看起來象些不畏嚴寒的英雄。

為什麼企鵝能喝海水?

生活在南極的企鵝,有個與其他鳥類不同的鼻子。企鵝的鼻子裏有許多可以隨時排出鼻子的“鼻涕”。這樣,它身體裏多餘的鹽就會隨著鼻涕被排出體外,這是生活在大陸上的鳥做不到的。

為什麼企鵝與鴨子走路時要搖擺?

鴨子是陸上動物,平常吃喝卻在水中,所以鴨子的身體特征越來越適應水性。鴨爪間有肉連在一起,叫蹼,劃水很有用。鴨子長年劃水,蹼腳也長得靠後了。由於蹼腳偏後,重心不平衡,鴨子上岸後就得高挺胸脯,盡量把重心後移,以保持身體平衡。再加上鴨的雙腿又短又粗,走路邁步不靈活,所以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非常好笑。

生活在南極的企鵝走路和鴨子的姿勢一樣,其中的原理也一樣。

為什麼烏龜能長壽?

烏龜以長壽聞名於世,傳說中龜還能長生不老呢?烏龜為什麼會活這麼久?據有關專家研究發現,在人和動物細胞裏,有一個日夜運轉的鍾表——生物鍾,它規定了其壽命的長短。人的全身細胞總數有100萬億個,從胚胎開始分裂,平均每2.4年分裂一次,50次以後便自行衰亡。據此可推算出人的壽命是120歲。而烏龜的細胞分裂可高達110次,所以烏龜壽命可達300歲。

綠毛龜是怎麼回事?

綠毛龜生長在我國南方,身上長滿3—7厘米的綠毛。它身上為什麼會長出綠毛呢?其實那不是它的毛,而是寄生在它身上具有細胞結構的絲狀綠藻。這些綠藻生活在淡水河流、湖泊中,喜歡寄生在鈣質的物質上,隻要條件適宜就會終年生長。綠毛龜是長時間生活在水中爬行動物,它的體溫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背甲含有鈣質,且它的壽命很長。這些條件都適合藻類的生長。有些龜經常離開水到陸地上曬太陽,有些龜則生活在嚴寒或高溫地區,常要進入洞穴休眠,這些習性不利於藻類生長,所以身上不會長出綠毛。

為什麼見不到海龜的屍體?

無論在海邊還是海底,都很少有人發現海龜的屍體,難道因為它們長生不老嗎?不是。據說海龜像陸地的大象一樣,能夠提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去,於是就尋找自己的墓地。它們找到洞穴,從洞口爬進,經過長長的通道,到達寬敞的洞穴內,便靜靜地趴著不動,直到死去。一個日本攝影家和三個潛水員在馬來西亞巴丹島25米深的海底洞穴內發現了一個海龜墓地,裏麵散亂著大約30具海龜龜甲。

為什麼叫“縮頭烏龜”?

烏龜走路非常非常慢,它既沒有兔子那樣靈敏的長耳朵,又沒有它那樣靈巧的腿,那麼在遇到危險時怎麼辦呢?別急,烏龜自有辦法。原來烏龜有一個很堅硬的殼,就像一座牢固的小房子,當敵人來侵犯它的時候,它就憑借脖子肌肉的收縮,把頭迅速縮進小房子裏。不管敵人有多厲害,都沒有辦法把它的甲殼弄破。等來犯者灰溜溜地走掉,烏龜就安全了。

海龜為什麼會流淚?

海龜生活在又苦又鹹的海水裏,喝進的水含有很多鹽分,海龜不斷地喝水,鹽分越積越多。那麼多沒用的鹽怎麼辦呢?幸好海龜的眼窩後長著一種叫鹽腺的器官,可以用來排出多餘的鹽分。當它排出鹽分時,就像哭一樣,不斷地流淚。

魚為什麼長鱗?

魚鱗看起來很象古代兵士身上披的鎧甲,其實它的作用也和鎧甲相似:可以保護身體,避免微生物感染和抵抗疾病;同時,魚鱗十分光滑,可以減少與水的摩擦,而且即使碰到石塊上,也不會造成太大傷害。更有趣是它還能告訴我們魚的年齡,因為魚磷像樹木一樣長有年輪,一年長一圈。

魚睡覺嗎?

魚是睡覺的,隻是我們分辨不清楚罷了。

在魚類中,隻有真鯊等軟骨魚類有眼瞼,能閃動著把眼睛遮蓋住。而其餘的硬骨魚類都沒有眼瞼,眼睛當然不能閉嚴。所以魚是睜著眼睡覺的。

魚睡覺時,一般都要靜止不動,但鰓蓋依然緩慢地扇動,因為魚跟人一樣,睡著了也要呼吸,其餘的鰭都展開不動,偶爾劃一下,是為了在水波中保持平衡。

不過,魚睡覺時間很短,不像人一睡一夜。

魚為什麼長魚鰾?

魚的鰾長在消化管後麵,是個葫蘆一樣的氣囊。魚在水裏下沉和上浮就是靠它來調節的。魚鰾裏麵裝有空氣,可以自由伸縮。當魚鰾收縮時,裏麵空氣減少,魚的比重加大,魚就向下沉;魚鰾膨脹,裏麵空氣增多,魚的比重變小,魚就能上浮了。

魚為什麼有腥味?

魚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食物。但是身上的腥味很討厭。它為什麼會有腥味呢?原來腥味來自魚肉蛋白質的代謝和腐敗產生的一種叫三甲胺的物質,三甲胺是液體,易溶於水。魚腥味的濃淡與三甲胺含量多少有關。平時做魚,放適量的酒,醋和生薑,腥味可以除去。

魚為什麼有的刺多有的刺少?

簡單地說,魚是有高等和低等之分的。當然,這是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的。

生物進化,總是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完善而進行的,同高級的標誌,是骨骼數量的減少。如白鰱魚頭骨有159塊,而人的頭骨卻隻有23塊。

人們通常說的魚刺,主要是指肌間骨,它分布在魚體兩側的肌肉節之間。具有肌間骨的是低等魚類。肌間骨在進化中消失的,是高等魚類。如黃魚、钁魚、帶魚屬鱸形目,是高等魚,而鰳魚、鱭魚和鰱魚是鯉形目,在鱸形目之前,刺多,是低等魚。

魚也會上樹嗎?

魚都生活在水裏,一但離開了水就無法活下去。但是在菲律賓到印度的熱帶地區生活著一種淡水魚,人們竟然意外地在樹上發現了它。這種魚叫上樹魚,學名攀鱸。它為什麼離開水也能存活呢?上樹魚一般生活在沼澤或死水塘中,水質很差,氧氣非常少,隨著氣溫的升高水也越來越少。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它的生命力變得很頑強。有水時它用腮呼吸,沒有水時,它就用迷宮一樣的副呼吸器攝取空氣中的氧。因為這一功能,它可以在陸地活動數小時。

魚都會遊泳嗎?

一提到魚,小朋友們自然會想到它們在水中遊來遊去,一副很逍遙自在的樣子。但是你知道嗎?世上還有一種不會遊泳的魚,它叫洞鰻。洞鰻生活在印度洋的馬爾代夫群島,它的家在沙窩裏,一條洞鰻安居一個深約40厘米的洞穴。雖然它是真正的魚,卻不能隨意遊動,隻能等風平浪靜時探出一多半身體,張著嘴隨水漂動,當浮遊生物或小動物漂到它嘴裏時,便吞下它們。

鯨為什麼“集體自殺”?

我們偶爾會從電視或報紙上得到鯨集體自殺的消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科學家分析了幾點原因。鯨生活在深海,要靠聲納定位係統來辨別方向、尋找食物。當它遊到淺海時聲納定位係統就會失靈,衝上海灘。其它鯨為了救它也紛紛上岸,結果引起集體死亡。還有一種分析認為它們集體自殺與太陽異常活動有關。現在普遍承認的原因認為鯨的耳朵裏有一種寄生蟲,使它們神經錯亂,遊上海灘,究竟是什麼原因,還需小朋友們多學文化知識,等長大後作進一步研究。

蝦、蟹為什麼熟後變紅?

蝦、蟹都是甲殼類動物,多生活在海洋中,也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或者潮濕的陸地上。

蝦和蟹的甲下麵真皮中散布著異常豐富的色彩細胞。這些色素細胞在不同強弱的陽光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色澤:陽光強則色澤豔麗,陽光弱則色澤暗淡。

蝸牛是怎樣過冬的?

冬天,蝸牛躲在牆角、石縫或樹洞裏冬眠。蝸牛把身體縮在殼裏,用分泌物形成的膜封住殼口。蝸牛就是這樣使自己柔軟的身體不受嚴寒的侵襲,安全地度過漫長的冬天。

螃蟹為什麼橫著走?

我們平常看到的動物幾乎全部是“前進”行走的,最多也隻是倒行幾步而已,螃蟹卻獨樹一幟,“橫行霸道”。這和它那四對步足的結構有關係。由於它的每條腿兒的關節隻能向下彎曲,而不能向前後彎曲,爬行時,必須先用一邊步足的指尖抓地,再用另一邊的步足直伸起來,把身體推過去,所以,它隻會橫著爬。另外由於每對足的長短不一樣,結果它們爬行的方向總是有點斜。

死魚肚子為什麼朝上?

可以看到湖中的死魚一個個都肚子朝上,難道是它們選擇的方式嗎?魚死後當然不會選擇姿式,這隻是一個物理現象。魚的背側是厚厚的肌肉和脊椎骨,腹部則是內髒器官和鰾,腹腔還有空間,比重比背部小得多,而魚死後無法再用鰭來保持身體一衡,自然就翻過身來了。

貝類的體內有血液嗎?

我們人類和一些動物的身體表麵如果被劃破,就會流鮮紅的血。而貝類卻沒有反應。那麼它到底有沒有血液呢?貝類都是軟體動物,有人曾解剖過貝類,發現它們都有心髒。心髒的功能是輸送血液的。這證明貝類的身體裏也有血液,隻不過它的血液是透明的,我們無法看到。

海豚為什麼聰明?

人類和海豚是好朋友,許多孩子都喜歡海豚,並稱讚它的聰明。海豚真的很聰明嗎?是的,它的大腦與身體的重量的百分比遠遠超過黑猩猩,是和人類最接近的頭腦發達的動物。現代科學甚至認為海豚可能是人類直接祖先。它願意同人類交往,能很快經過訓練學會人類的簡單音節,懂得人類的語言,並與人交談。海豚還有充當水下偵察員,傳送軍事情報以及排除水雷的本領呢。

鳥為什麼長羽毛?

羽毛能使鳥類保持體溫,也能使它們的翅膀和體型的線條更流暢,飛起來更輕鬆。鳥的羽毛顏色和花紋都不一樣,一般雄鳥的羽毛比雌鳥更鮮豔。

為什麼鸚鵡與八哥能學人說話?

人飼養鸚鵡和八哥的曆史很長了。《紅樓夢》裏黛玉養的八哥話說得可好呢。

鸚鵡和八哥不會自己說話,隻能說簡單幾句人教給它的話。

這兩種鳥,生來就會發音,所以人們就教它們幾個簡單的音節,讓它們反複練習,形成條件反射。日後若出現同樣刺激,它就會說出那幾個簡單音節來。

鴿子為什麼不迷路?

鴿子是一種非凡的鳥,不僅象征和平,而且還有特異功能,無論飛到天涯海角,都能準確地返回自己的始發地,因此被人類用來作信鴿。這不但是因為鴿子的胸肌發達,飛翔能力很強,而且有驚人的自我導航能力。這種能力除了因為視力超群外,還源自體內的“生物鍾”:晴天時能根據太陽的方位來校正和選擇方向;陰雨天時能依靠地球的磁場“導航”。

為什麼稱鴿子為“和平鴿”?

人們常說“和平鴿”,把鴿子當作和平的象征,這源於《聖經》裏的故事。相傳上帝造出亞當和夏娃之後,地球上人丁興旺,但多惡行。上帝決定降洪水毀滅人類。諾亞是亞當的後代,沒有過失,上帝免其一死,令其乘方舟避難。洪水退後,諾亞三次放出鴿子。第一次鴿子很快返回,這表明洪水未退;第二次鴿子帶回一枚橄欖葉,這表明洪水正退,樹上長出了嫩枝;第三次鴿子再沒回來,諾亞知道四周平安了,災難已經過去。於是,後人就用鴿子和橄欖枝象征和平。

大雁飛行時為什麼排成隊?

每當春初和秋末,經常可以看到大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它們為什麼要這樣?主要是因為它們要飛行很遠的路程,隻靠自己的體力很難完成旅程。當它們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時,前麵的頭雁拍打翅膀就會在旁邊產生一股氣流在空中滑翔,節省很多氣力。這樣一隻跟著一隻就排成了人字形或一字形。一般都是壯年的大雁領隊並且不斷更換,幼雁在中間。還有其它原因,一種是整齊不易掉隊;另一種是當遇到敵人時可迅速散開,不致於互相碰撞。瞧,大雁多麼團結,又多麼聰明啊!

燕子在下雨之前為什麼飛得低?

人們看到燕子低飛就知道要下雨了,這是為什麼?因為快下雨時天氣比較悶熱潮濕,空中的小飛蟲翅膀沉重都飛得很低,燕子趁機捕食它們,所以飛得很低。我們還發現燕子總是上上下下,忽高忽低,這是因為此時空氣中的氣流動蕩不定,影響了燕子的緣故。

孔雀為什麼開屏?

公園裏,女孩子常用漂亮的衣裙向孔雀挑戰,因為人們認為孔雀生性虛榮,愛比美。其實孔雀開屏有它的作用。一是求偶時,雄孔雀用來展示魅力,吸引異性的注意。二是警戒。當孔雀受驚或遇到敵害躲閃不及時會突然開屏,尾屏上有許多象眼睛一樣的斑紋,敵人被這種“多眼怪物”驚嚇之間,孔雀趁機逃之夭夭。

真有龍和鳳嗎?

一種吉祥、高貴、權勢的象征,那麼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龍、鳳這兩種動物呢?古代有一種動物叫恐龍。傳說中騰雲駕霧的金龍是後人憑想象虛構出來的形象。真正的鳳凰也是不存在的,人們塑造鳳凰形象的素材取自雄雉。雄雉身體較大,頰部紅色,羽毛綠色,多雜彩,有金屬光澤,尾羽很長,有美麗的橫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