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袖清風(2 / 3)

周圍的人聽了他們的議論,便大笑起來,對攤主說:“如果人們都囫圇吞棗,那麼你的水果一定賣得快啊!”

作繭自縛

【釋義】蠶吐絲做繭子,把自己包在裏麵。比喻做事原希望對自己有利,結果反倒損害了自己。

【出處】唐·白居易《汪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古時候有一副拆字對聯,上聯是“鴻為江邊鳥”,下聯是“蠶為天下蟲”。“江”字與“鳥”字湊在一起,不正是“鴻”字嗎?“天”字與“蟲”字湊在一起,不正是“蠶”嗎?而且“蟲”在“天”的下麵。

蠶是一種小小的青蟲,胖胖的身體,嫩綠的腰肢,整天埋頭吃著桑葉,發出沙沙的響聲,然而過了一個月,蠶都銷聲匿跡了。蠶肚裏的絲在吐完之前,它們化成了一個個蛹,並且吐出絲,一層一層地把自己包繞起來,築成了一個圓形房屋——繭,蛹則藏匿其中。於是古人說它們“作繭自縛”,並且用這句成語比喻那些做事情原想對自己有益,結果卻事與願違,反使自己受害的人。

何足掛齒

【釋義】哪裏值得放在嘴上,形容事情很小,不值一提。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秦朝末年,秦二世把朝政大權都交給趙高,每天隻知道荒淫享樂。秦期的統治極其殘暴,老百姓被逼得走投無路,終於在陳勝、吳廣的率領下揭竿而起,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

起義軍得到四方響應,官兵被打得狼狽不堪,起義軍占領了許多地方。消息接二連三地傳到朝廷,都被趙高他們瞞住了,秦二世還是照常玩樂。曾經有使者向秦二世報告過各郡縣農民起義的情況,可趙高說是使者造謠,秦二世就把那個使者關進了大牢。後麵的使者見到這種情況,就都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有一次,秦二世把博士和儒生們召來,問他們:“天下是不是有人在造反?”有個叫叔孫通的人知道說了真話要吃虧,就說:“我們有聖明的皇上統治,又製定了嚴厲的法令,天下人人都奉職守法,四麵八方也都歸附朝廷,哪裏有敢造反的人呢?他們說的隻不過是幾個偷雞摸狗的小毛賊而已,哪裏值得放在嘴上?”

秦二世聽了非常高興,連連說好,還給了叔孫通豐厚的賞賜。從此,秦二世更加放心了,自然不會想到要派大軍去打那些“偷雞摸狗”的小毛賊。結果,沒過多久,秦朝就被推翻了。

身輕言微

【釋義】形容地位低下的人,說話不被重視。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孟嚐列傳》。

東漢時,浙江會稽上虞縣有一個寡婦,她非常孝順,特別是對她的婆母更是照顧得非常周到,可是她的婆母不久就去世了。

這位寡婦有一個小姑,心腸歹毒,為人刁鑽,對自己母親不但不敬、不孝,反而說她受嫂嫂虐待。老人死後,她竟然到縣衙告狀,說嫂嫂毒死了老婆婆。縣令是一個昏官,不加調查就判了寡婦死罪。當時在縣衙內擔任戶曹小官的孟嚐,知道這是一起冤案,急忙報告太守,可太守根本不當回事兒,孟嚐又氣又恨,辭職不幹了,寡婦終於冤枉而死。

兩年後,換了新太守,孟嚐向他告發寡婦蒙冤受難之事。新太守懲辦了誣告賢婦的那個女人,百姓無不拍手稱快。不久,孟嚐到合浦當太守。孟嚐有個同鄉名叫楊喬,在朝廷做尚書,他很了解孟嚐,曾七次向皇帝推薦孟嚐,但漢桓帝都沒有理睬。楊喬第八次給桓帝上書,說:“臣下前後七次向陛下舉薦合浦太守孟嚐,但因為我身輕言微,臣的建議始終得不到采納。孟嚐確實是一個品行高尚的人,為百姓做了許多善事。他是難得的清廉之士呀,如果被選到陛下左右,一定能幫助陛下成就大業!”

漢桓帝仍然置若罔聞,對楊喬的建議他之所以沒有采納,有很多原因就是楊喬位低言輕。孟嚐一氣之下,辭官而去,不再為其效力。

身先士卒

【釋義】作戰時,將帥衝在士兵前麵,奮勇殺敵。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吳書·孫輔傳》。

孫策是東漢時的勇士,他勇猛過人,力大無比。他在短時期內削平了江東的割據。孫策善於用人,也能虛心聽取不同意見,所以他的將士願為其效命,謀士肯為其盡力。孫策在創立東吳政權的過程中,特別倚重士族中的傑出人物,如周瑜、魯肅等人。孫策據有江東五郡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廬江郡。

那時,廬江太守劉勳屯兵皖城,收留了前來投靠的袁術的部下數千人馬,可是又沒有糧食來養活他們,隻好率兵偷襲海昏縣,企圖奪取糧食。這個消息被孫策知道了,孫策就派孫賁、孫輔兄弟率8000人馬在劉勳歸途必經之地彭澤等候,自己與周瑜帶2萬步兵襲擊劉勳的老窩皖城,俘虜了3萬餘人,包括劉勳、袁術的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