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於噲伍(1 / 3)

羞於噲伍

【釋義】以跟樊噲這種人在一起交往為羞。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樊噲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秦末漢初(江蘇省)沛縣人。他出身貧窮,以宰狗為業。劉邦起兵反秦,他就參加了劉邦的部隊。他剛強耿直,非常勇敢,對劉邦真可以說是赤膽忠心。

在曆次戰鬥中,樊噲建立了不少的功績。劉邦攻入秦都鹹陽時,見秦宮豪華富麗,很有貪慕之意,他就直言相勸。劉邦聽了他的勸告,就把部隊撤到城外霸上駐紮,因而獲得了群眾的擁護。最終徹底打敗項羽,建立漢朝。

劉邦和項羽在鴻門宴上相會時,範增屢次以目示意項羽在宴會上把劉邦殺掉。樊噲得知後立刻衝進宴會廳去保護劉邦,劉邦因此才脫了險。甚至連項羽也不得不稱讚樊噲,說他是個“壯士”。

劉邦做了皇帝之後,大封功臣,就封樊噲為“舞陽侯”。

這時,大將軍韓信,卻被劉邦削去兵權,改封為“楚王”,接著又降為“淮陰侯”。這樣,他就和樊噲的級別一樣,同樣是侯爵了。

有一次,韓信從樊噲門前走過,樊噲知道了,馬上趕出去迎接,並且仍像以前在部隊裏對待大將軍一樣地對待他,向他跪拜,說:

“大王光臨臣家,真是榮幸極了!”

韓信本來是不願進樊噲家門的,但這時卻不便推辭,隻得下車答禮,進門小坐,略談幾句,便匆匆告辭。而樊噲還是恭恭敬敬地送出大門,直望著韓信去遠了,才轉身回家。

韓信出了門,不由發了一陣牢騷,說:

“我竟然和樊噲這樣的人平起平坐,真是羞愧極了!”

狂妄自負,目中無人,已成了韓信的性格習慣,由此也引來了一些朝中大臣的不滿,致使劉邦對他有所猜忌而設計將其殺死。

酒囊飯袋

【釋義】囊:袋,比喻隻會吃喝,不會做事的人。

【出處】漢·王充《論衡·別通》。

馬殷是五代時的一名武將,他原是唐代武安節度使劉建鋒部下的一名軍官。由於劉建鋒性格暴躁,殘酷無情而被部將所殺,此後,人們便擁戴馬殷做統帥。雖然他做了一方領袖,但也無所作為,直至朱溫篡取了唐的天下,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才把馬殷封成楚王,占據了相當於今日的湖南省和廣西省東北部的廣大土地。馬殷隻知道享受,昏庸無能,當時的人都瞧不起他,替他起了個綽號叫“酒囊飯袋”,意思是說,他隻配盛放酒和飯,其他的都不知。

酒池肉林

【釋義】傳說古代殷紂王以酒為池,以肉為林。形容生活窮奢極欲。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

商紂王是商朝末年最後一個君主。他生性殘暴,凶狠毒辣,荒淫無度。人們對他恨之入骨,從不叫他的名字,隻稱“商紂”。

紂王生活窮奢極欲,他建造了許多離宮、苑囿,規模都非常宏大。譬如,京城中的鹿台,有“三裏長,千尺高”,裏麵有他從各地搜刮來的珍寶、名犬、良馬、奇禽、異獸,紂王自己就整日沉溺在宴飲淫樂之中。為了供宴樂的人飲用,他在一個叫“沙丘”的宮苑中開挖了酒池,池大得可以劃船,裏麵灌滿美酒,釀酒剩下的酒糟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綿延七裏,又命人懸掛了許多肉條,遠遠望去,像樹林一樣,人稱“肉林”。幾千個青年男女,通宵達旦地侍奉紂王淫樂嬉戲。

為了滿足這種糜爛奢侈的生活,商紂王無休止地增加賦稅,還用殘酷的刑法鎮壓對他不滿的人,“炮烙”就是其中慘無人道的一種。“炮烙”就是用炭火燒熱了塗有膏油的銅柱,讓人赤腳在銅柱上行走,人忍受不了滾燙的銅柱,結果墜入炭火中活活燒死,商紂則以此取樂。

商紂的殘酷統治引起了人們的普遍憎恨,人們都希望他早點跨台,當武王伐紂時,他手下的人自願倒戈,紂王無奈自焚而死,商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