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員外被救回,合府高興是肯定的,但之餘也不無擔憂。這大鬧白蟲山三義寨,殺死了二寨主及許多嘍囉,那班殺人不眨眼的賊人如何肯善罷幹休,怕一莊遭殃。果然,那大寨主趙賓、二寨主王亢到外麵某大戶家光顧,待“借”糧回山,卻見到山寨狼藉,大吃一驚。一問才知,是高老莊的人來鬧了山寨並行凶殺命,兩家寨主氣衝鬥牛,於是點了二百嘍囉殺將而來,意欲踏平高老莊。高府內有高樓,遠眺三、二十裏無遺,見那邊塵土大作,似乎許多人來,意識到了什麼,大驚:“必是大隊山賊,如何是好?”小豬道:“無妨,來再多我也可打發他們回去。”高三小姐不放心,到:“我兒,這可不是兒戲話。”小豬寬慰道:“娘呀,不必擔驚。恩師道孩兒的武藝比當年俺爹的本事隻超過卻不差,待好消息便是。”於是,扛大耙到在莊外,於賊人來路候等。高員外不放心,教高才引一班壯丁去助。
賊寇殺到,騎少步卒多,見有人阻,止住隊伍。於賊眾最前並排兩匹馬,馬上兩條惡漢。左邊者:
麵似瓦鋪霜,眉像褐毛蟲;鼻如鷹鉤嘴,口若一拚盤;
衣紫顏色新,青鬃馬兒健;手拈虎頭槍,镔鐵千錘煉。
右邊者:
臉龐如病夫,黃黃黍米餅;眉蹙眼外分,絡腮須勝刷;
烏玄短打服,鐵青高頭馬;掌中一根鞭,熟銅十八節。
這倆即是賊首趙賓(紫衣者)與王亢(黑衣者)。有小嘍羅指小豬對兩家寨主道:“犯山者即對麵豬頭臉之人。”趙賓怒目圓睜,催馬向前,用槍點指小豬喝問:“可是你大鬧我白蟲山三義寨,戕生造禍?”小豬道:“好漢為事好漢當,正是你太爺朱一郎。”“好哇,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不要躲,吃槍受死,”趙賓說著,將大槍向小豬分心便刺。小豬叫聲:“來得好。”同時,耙起一兜。“當”地一聲響亮,趙賓的鐵槍被震落,兩手麻,虎口裂。是賊大駭,撥馬欲逃。小豬叫道:“惡山賊,還想活麼?”一耙築下,趙賓連人帶馬做一對兒死鬼。王亢驚心不已,自知己力不濟事,上前隻是白白送死,於是招呼一班嘍囉齊上。小豬掄耙欲縱殺戮,但在這時卻聽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不可濫開殺戒。”似乎老師的聲音。小豬趕忙收耙,心說:“也是,咋忘了老師教誨了?”不知方才是烏巢禪師千裏傳音。小豬衝眾寇大喝:“不要來。”將身一長,猶如摩雲崖,又似擎天柱。觀者無不唬得瞠目結舌,刀槍失落。半晌,賊眾紛紛跪倒告饒。小豬訓責他們道:“改過自新,不得再行為惡,否則取命,絕不姑息。”眾寇維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