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夥伴離開了富家店,繞過了白澤山傍三百裏鴻雁澤,又是行走勞頓多日。這一天至於一個村落,欲求宿求食。但突遇一班妖精有十幾號,押著一些牲口打其中出來。而最後頭是倆“豹子頭”,每個還懷抱著個娃娃。有一婦人披頭散發,跌跌撞撞,呼號追上。大概她即是倆娃兒的娘親,欲由妖精手上奪回自己的骨肉。但遭吃豹精拳腳,起跌跌起,如是不止一遭。令人看著心不忍,且又同情。其中一個豹精最終怒惱極至,劈爪撲到婦人麵上,登時血湧汪汪。婦人再一度翻跌,但這一次卻再也沒能起來,抽搐幾下便不動彈了,顯然死了。見妖精冷酷無情,六夥伴義憤填膺,向前問罪。還有人敢於在自己麵前逞強梁,妖精們既感可樂,有很生氣。齊撲而上,欲行捕之。六夥伴奮威對抗,經一番激烈打鬥,殺敗妖精。領隊一個白額豹精死於當場,顱開腦裂。宮天保道:“天氣涼了,正好拿他的皮做兩件坎肩。”與黑豕漢肥甲動手開剝。
村人聚來。當中有罹難婦人的家屬,自是悲傷不已,如何辦理後事不題。幸哉娃子被熱心俠義人搶了下來,否則將成為妖精的腹中餐。可有心小的村民卻戰兢兢道:“你們(指六夥伴)給俺村招來大禍事了。”宮天保十分不悅,“幫你們打跑了妖精,搶下了活生生的娃兒,還奪回牲口,讓你們往後仍舊有的拉犁拖車。不來感謝我幾個大法官,反還另加埋怨,這有道理嗎?”一位老者道:“幾位,別生氣,你們可有所不知呀。瞧那邊。”用手一指。宮天保看了看,發疑問:“那邊有怎麼了?”老者道:“那邊的大山叫天王山。山裏頭有一個聖蟲洞,洞主喚作唬蠻大王,本事大著呢。養著上百號小妖。為患是方已非止三年五載。四外裏劫掠牲畜,亦即打食,哪個敢拒?唬蠻大王更有吃小兒的嗜癖,之部每出必要捎奪三、二,以解其讒。他惡種種,亦數不勝數。可以說,為所欲為,無法無天。一旦不慎招惹了他,災禍馬上降下來,後果可想而知。就今天之事,你們雖然出於一番好心幫助我們奪回了牲畜,但是也殺死了妖將並幾名走卒,壞了唬蠻大王的好事。他必然被深深激怒,很快便會引眾來行報複。您們幾個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輕輕鬆鬆禍不惹身,可我們卻是將要遭大禍殃的。”小豬給村人助膽,道:“甭怕。既如此,我們不會馬上走開的。好漢為事好漢當,且這裏逗留。一旦妖精索仇而來,哼,連王帶卒一並收拾,永絕根跡。”宮天保也道:“對,滅掉他們。爾等可曉得嗎?我們可是降妖伏魔的大法官,本領高,神通廣,平夥妖精那是易如反掌。但有彼來,而無其還。爾等甭擔心。”村眾將信將疑。可是災禍已經造下來,挽不回來。後麵怎樣,聽天由命,也隻能指望不速之客來拯救自己了。他們可以較大優勢挫敗二豹及一幹爪牙,足見出真本事的,或真能夠平滅唬蠻大王,還一方平安。如果那樣,可真是阿彌陀佛,福到福到了。於是,請六夥伴入村一番款待。同時,安排下了人,探天王山那邊來路的情況。也須交代,有那膽小者,收拾了值錢物,撇家舍而遁,以避禍免災。
果然,不出兩個時辰,有人神色慌張,氣喘籲籲奔來,向正陪著六夥伴聊天的族長並一班老人稟報:“妖精……妖精來了。”六夥伴一聽,無不立馬跳起,各作收拾。並問族長:“你們也準備好了嗎?”族長答:“一切就緒,早就停當,隻待你們令下。”小豬道:“那便應戰。”引眾來拒群妖。兩陣隊圓,相峙村外。小豬往對麵來觀,參差百來號妖精,頭、臉毛毫黃的、白的、黑的、棕的……八色九彩,手執刀、槍、劍、戟……不盡相同的各式兵械。在隊前,一家魔王。你見他:
首巨賽臼滿斑條,唇緣鋼須似插矢;
環睛畢露凶惡光,團身殺氣合竅煙。
擐鐵甲,綽鋼叉,一副天地不懼又欲食人的架把。他便是唬蠻大王,乃獅虎獸成精,虎父獅母,修有六百年根底。觀罷,小豬大喝:“呔,一班妖邪,敢犯來此,可打算好了回也不回?備下的棺櫬夠還是不夠?又抬來否?這裏卻早已為爾等挖好了大大的一個坑子,足以填得。是自己跳下躺將進去,還是要我們扔你等一一?”有那前番脫得性命的黑黧豹精(小隊領隊之一)湊前,道唬蠻大王:“大王,這‘豬頭’是幾個賊中最凶最厲害者,當心些個。”但唬蠻大王平素驕橫慣了,自恃有些本領,並不以為然,淡淡說個:“料也無妨。”抖架子,晃頭腦,不緊不慢上前幾步,走近小豬。以槍點指,叫道:“是賊為誰?何原由與本大王為仇作對?思想早一些赴森羅殿報到去嗎?”小豬並未馬上作答,反來問:“爾便是唬蠻大王了?”唬蠻大王言:“然也。”小豬道:“妖精,爾霸據一方,生災致禍,擾周邊不寧。罪惡多端,豈任你仍舊逍遙?今本法官並同道數人,即是為了平伏你眾而來。勸識時務一些,從速乖乖就範,可落個囫圇屍首。否則,哼哼,化作齏粉,像一攤攤的糞便。”唬蠻大王聞而怒氣衝天,怪叫聲聲,“小輩,敢於魔家當麵跋扈充強,小覷輕鄙,以為自己是個誰?自尋死路,莫誤行期,本大王便予成全,發送你早登速行。”咆哮已畢,搶步刺叉,直取小豬小腹。小豬不敢大意,將耙鬥戰。兩個騰騰躍躍,移移轉轉,展縮進撤施以攻防。叉耙叮當相碰撞,產生星花四下飛濺,猶同爆噴的焰火。招變勢換,一轉眼便是百合。小豬終是技勝一籌,逐步得勢,占據主動,連施狂術,殺得唬蠻大王筋疲力酥,僅存招架力。魔王汗顏,心虛氣餒。一個不慎,吃小豬一耙而著傷,大敗而走。群妖驚懼,意滅誌衰,之勢全去。隨小豬一聲呼令,諸夥伴並村眾呐喊衝前出擊。妖眾抱首鼠竄。為了徹底掃蕩魔障,清除之害,正方人馬一鼓作氣追入天王山中,直殺至聖蟲洞。妖眾負穴頑抗。雙方一場鏖戰。結果,唬蠻大王銷了膽氣,跳向空中,失了蹤影。黑黧豹精則斃命肥甲棒下。一班小妖被殺死大半,其餘或降或逃。村眾乘興,縱火燒了魔巢,以泄積忿。雖然平滅了洞妖,但村民不無後顧之憂,因為凶魁唬蠻大王跑掉了。根子未絕,遺患無窮。小豬道:“我與諸伴可多留些日子。如果那廝不見回來,證明已被嚇破了膽,另投他方落腳去了。也算是他的便宜。那麼我等再離開不遲。假設魔頭又折頭報恨,或於此再起爐灶,則不會複令他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