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九首魔王(1 / 3)

六夥伴繼續行程,忽有人尋來,正是前幾天由白衣道人手上救下的銀蟾妖。他回到了自己的家巢——烏犬山白龍洞,見到了長兄金蟾大王。他兄弟掌統白龍洞前梅花潭與相接大蟒溪之中的蛙、蟾之族。金蟾大王聞二弟講述了遇厄之事,亦不免驚心,又不無埋怨,認為當將恩公請來白龍洞一坐或是小住,好好地謝上一謝。於是,銀蟾大王再次走出家門,但並不是旅遊,而是尋找恩人。路途不算長,索來也不難,邀請得六夥伴來在烏犬山。可是,家巢變了模樣,眼前景象觸目驚心,銀蟾大王呆住了,“這是怎麼了?”潭、溪之水血紅,漂浮著具具蟾、蛙屍體。岸上也多的是。有的尚未斷氣,還在抽搐。銀蟾大王另看到一具金色蟾蜍之的屍體,懸於枝頭。撲將過去,捧住大哭,並叫道:“大哥,大哥,是誰對你們下如此毒手?又為何痛下滅族惡為?您活過來呀。”神情大變。六夥伴也看出來了,這裏方經過大劫。不知誰人殘忍至極,荼毒生靈如是?一向被人視為弱者,並不會侵害到誰的蛙兒又是招惹了何方強梁?無不歎惜憐憫,上前寬慰銀蟾大王。忽然,由石縫之中鑽出了一隻癩蛤蟆,瞬間變作了人形,拜見銀蟾大王,並放聲慟哭。他叫小養兒,金蟾大王的侍仆之一。銀蟾大王扯住他,來問:“到底怎麼一回事?快些告訴我。”迫不及待欲知究竟。小養兒道:“二大王,突降災禍,突降災禍呀。”悲切切,邊哭邊訴。

原來,烏犬山直北上百裏處有青鳳嶺。嶺襯茂林,特別是之東有一片,生養有數以萬計的林蛙。其中有一些成了精怪的,推舉出一位首領,號“盆口大王”。盆口大王與烏犬山白龍洞的金蟾、銀蟾兩位當家大王多有來往,關係密切。本來,林蛙一族安居無事。誰能想到,天有不測風雲。於不多日之前,先小夥後大部來了一枝禍害,一色蛇怪。為首者號“九首魔王”,乃九首虺成妖。至於之群來自什麼地方,又基於什麼原因舉眾而遷,全不清楚。相中了青鳳嶺,進而占據,再不去。並由所捉得的小蛙精口中獲悉,近鄰還生活著一枝林蛙種群哩。真好福氣,吃食不必發愁,伸手可及。大大歡喜。九首魔王即遣使至於林蛙族地,索數千隻蛙兒為近些日子的“口糧”。獅子大張嘴,全不臉慚,好厚的表皮。盆口大王最近聽說了蛇之妖伍一事,並連得稟報,本族屢屢受到侵害,被殺命事件頻發,為之憂心忡忡。而今日蛇使更是明目張膽到來,飛揚跋扈一副姿態,咄咄逼人,並提出無禮要求,盆口大王於內心自然不肯接受。但知新客不善,得罪不起。於是先口頭應承下來,請使者小坐,並吩咐美酒待之,灌他一個酩酊大醉,渾然不知事情。臣民們問盆口大王是否真的要將一些族種送入蛇口為食。盆口大王搖頭,道:“今日他們來索幾千,明天便可能勒以上萬之數。現在滿足了他們,往後更將得寸進尺,變本加厲增大胃口來向咋討取。眼下不答應他們,災害緊接就會降下來。但遂之所願,我又怎忍得舍拋孫輩生命來換取短暫的平安。況且說,將來一次次地滿足其所需,我一族遲早亦同樣滅絕斷根。禍於早,禍於晚,結果不二。為了避免劫難,依我看,合族隻有舉遷他界。”有臣民問道:“我們又該投向哪裏呢?”盆口大王回答:“我已盤算好了,可往烏犬山。念在咱們與白龍洞兩家的關係,金蟾、銀蟾兩位大王必會容我族寄身的。”也隻有這樣了,於是大聚族民,連精怪帶小蛙兒不下百萬,開始遷移。難免有一些,漏掉未至的,目下之急亦顧不得它們。隻可惜,林蛙族的行速太過緩慢,並未能擺脫厄運。那蛇使酒醒,不但不見了盆口大王,而且半隻蛙兒也未在眼界,頓時悟出了什麼,大呼:“上當。”馬上回報九首魔王。林蛙族膽敢抗命,激九首魔王衝衝大怒,親自統隊追擊林蛙族群。五百妖兵旋風般趕上弱者,展開無情殺戮。太過悲慘了,那麼多的蛙種未經太長時間便亡斃殆盡。也是由於過於集中,周旋餘地又不大的原因,造成此嚴重後果。如果分散成幾隊行走,或可減少損失。誠然,五百蛇妖平滅上百萬隻林蛙,單憑兵械是殺不過來的。卻兼凶魁九首魔王有惡技,射噴毒液化作雨滴,凡沾者必遭毒氣熏侵而致斃命。林蛙一族劫後餘生者寥寥可數,那盆口大王僅伴兩名護衛逃到了烏犬山白龍洞。之時距銀蟾大王離開家門尋找六夥伴僅遲二刻。金蟾大王聞林蛙族血劫,吃驚非小。但念及舊情,還是甘冒風險收留了失魂落魄的友人。不想,這件事為九首魔王獲悉,遣使來索盆口大王。金蟾大王不肯背信棄義,縱使麵對災禍也不能以出賣朋友來換取己存。蛇使施恫嚇也無效,懷憤而返,將事報上。九首魔王怒氣衝天,“敢於對抗本大王,自不量力,別怪無情。”率兵殺來烏犬山。盡管金蟾大王做了一番應戰準備,但卻根本不是天敵們的對手,結局合族遭殃,傷亡慘重。金蟾大王亦被戮。林蛙族的首領盆口大王這次也未能再次幸免,身首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