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斬國舅(1 / 2)

包公斬國舅

包公巡按到壽州暗訪查案,到了後才知這裏的縣官不在城裏,他便問隨從:“知縣去了哪裏?”

有人悄悄告訴他說:龐國舅為皇上采辦銀魚,船阻瓦埠湖。縣官帶著衙役去抓民夫,給國舅的貢船背纖。

老包心裏暗暗地納悶,不下來不知怪事多。本來他是來私訪的,因此就未動聲色,找個小客店,把家人包興與行李安排下;自個帶著張龍、趙虎、王朝、馬漢,馬不停蹄地直奔瓦埠湖。剛到瓦埠湖邊,他就被縣官逮住了。縣官問道:

“你們五個人是幹什麼的?”

“販鹽的。”

“叫什麼名字?”

“我叫包大,他們是張二、趙三、王四、馬五。”

“給龐國舅背纖吧!”

縣官不容分說,就把纖繩塞到他們手上。

老包來到湖邊一看,果然有十條大官船一字兒排開,桅杆上掛著“龐”字大燈籠。

原來,龐國舅是當朝的一個大奸臣,他仗著是皇上的親戚,無惡不作。吃飽了飯無事幹,盡在床上想主意殘害百姓。前一個月,他用花言巧語哄皇上說,瓦埠湖的銀魚好,做湯特鮮!哪個皇上不愛吃呢?聽他一奉承,就派他來“采辦”。是的,瓦埠湖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那裏民諺說:“崗上櫻桃衝裏米,瓦埠銀魚天下美。”還有壽州城裏的糕點,都是譽滿全國的食物。龐國舅討了這份職務,就帶著兒子下來了。

他哪裏是為皇上采辦?他是“借著中秋買月餅”,更要肆意地撈一把!搞得瓦埠湖兩岸的百姓,雞飛狗跳,家破人亡,紛紛出外逃荒。

這不是,船上裝的不僅是搜刮來的金銀財寶,銀魚狗肉,還有沿途搶來的一些貌美的民間婦女,每條船都是沉甸甸的。

農諺說:“三九四九,到處凍個大疙瘩。”冬日水淺逆風,可苦了背纖的人,一個個凍得臉麵生瘡,腳手開裂,有些人架不住,就倒在了瓦埠湖的兩岸。老包當然未玩過這“猴”,如今也隻得忍著。

一天,船在一個集鎮邊靠了,龐氏父子帶著爪牙上岸了。老包閑著沒事,就一條船一條船地看看。在第五條船上(正是龐氏父子坐的)坐著一個少婦,姿色出眾,穿戴非凡,可是滿眼淚水,在那裏抽抽泣泣的,異常傷心。老包問道:

“大姐,你是龐家何人?有什麼傷心的事?”

那婦女驚覺,四顧無人,放聲大哭,繼而說道:

“妾乃李秀才之妻。我丈夫新近中舉,回家祭祖,沒有躲避,叫龐子瞧見,把我搶到船上。我夫就寫了副對聯,雲‘曰忠,曰孝,口口聲聲敬皇上;又搶,又奪,樁樁件件害百姓’,告到知縣那裏。哪知知縣為虎作倀,不但不理,反把我夫交給他們,他們把他殺死,剁成肉泥,每天灑一點到湖裏去喂魚,慘啊!”

老包聽了也異常氣憤,隻是不動聲色地說:

“大姐,聽說開封府包大人鐵麵無私,你給我個憑記,我替你告狀去!”

那少婦一聽,忙站起來,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包了點船頭筐子裏的肉泥,又從身上拿了一條羅帕包著扔給老包,說:

“大哥,我謝謝你!這一生不能報,來生當牛作馬再報!我之所以苟且偷生,正是為了這一天。”

老包向少婦點點頭,收下那包東西,聽到人嘶馬叫,知道龐氏父子回來了,就趕忙跑回第一條船邊,把羅帕包交給馬漢,說:

“悄悄地快回壽州城,宣布巡按大人到!”

“是!”

馬漢接受了使命,悄悄地溜了。

龐氏父子一回到船上,那少婦“咚”的一聲,跳到了湖裏。爪牙們折騰了半天,也未撈到屍體。

船到壽縣,隻見旌旗蔽日,“肅靜”、“回避”兩麵大牌橫在路中,市塵喧囂,人聲鼎沸,要知縣趕快迎接巡按包大人!知縣嚇慌了,連滾帶爬地從船上下來,就跪在旗子下,連稱:“死罪,死罪,有失遠迎!”連頭都不敢抬。

龐國舅假惺惺地也從船上下來,說:

“包卿,辛苦了!包卿,辛苦了!”巡按大人“包”的旗子下,無人答話兒。龐國舅正在那兒張望找尋,冷不防,老包從他的身後過來,挽著他說:

“龐國舅,想不到我老包給你背了三日纖吧?哈哈!”

龐國舅回頭一看,包拯赤著腳,背上繞了纖繩,他開始“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繼而壞點子又上來了,對爪牙們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