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和金子(1 / 2)

石子和金子

從前,大明湖西岸有一個百來戶的村莊,叫王大莊。莊上有一家姓王的倆兄弟,兄弟兩人都很奸詐、吝嗇,為此莊上的人給他倆各起了一個綽號,老大叫針尖,老二叫麥芒。

針尖和麥芒的母親去世的第二天,兄弟二人吵著要分家。他們邊分邊吵,邊分邊打,像仇人似的。糧食要稱得一錢不差,筷子要你一根我一根地數,大家具不能分開,寧願拆開你一半我一半,也不願便宜了哪一個。整整分了一個月,雙方總算認為大差不差。最後剩下八十老父,這次,他們都很“大方”起來,針尖說:“小弟,你們人手少,父親給你們忙忙吧。”麥芒急忙說:“大哥,我做弟弟的應禮讓三分,父親給你們忙吧。”推讓不下,大家都講了真話:“八十歲的老東西能吃不能動,誰吃這個虧!”最後請了堂叔母舅,定下規矩,老父一家一個月輪流過。針尖搶先說:“下個月父親在我家吧!”麥芒沒有意見,就這樣定下了。事後,針尖暗暗高興:下月是臘月,今年臘月隻有二十九天,老二沒想到,麥芒還不如我針尖“尖”呢!

針尖把父親接到家中,每頓隻給老父兩個半碗飯,兩筷頭小鹹萊。除夕那天下午,針尖給老父早早吃了點剩湯飯,背著老父,冒著風雪向麥芒家走去。麥芒早已恨自己太傻,沒想到這年臘月隻有二十九天。他料定今天針尖要把老父送來,很早就把大門關上,一家大小都到後屋吃年飯去了。針尖把老父背到麥芒門前,死勁叫門,總是不見開門。針尖想,麥芒家後門肯定開著,從後門進去。針尖從家扛個梯子,搭在麥芒家後園牆上,把老父背到牆頭上坐著,叫老父喊麥芒來背,麥芒一聽,立即“咣當”一聲,把門緊緊關上。針尖見勢不妙,扛著梯子往家跑。可憐八十歲老父叫了半天,也不見麥芒應聲,都快要凍僵了,呻吟著喊救命。

莊上有一個銅匠,家裏很窮,光棍一人,以補鍋打銅器為生。這時銅匠正從外麵做生意趕回來過年,聽叫聲很耳熟,走近一看,原來是王家老父。銅匠問明情由,把王家老父背回家中。銅匠從外麵買來不少年貨,做了豐盛的一餐年飯,讓王家老父飽飽吃了一頓。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銅匠給王家老父幾十個銅板,一個銅元寶,對王家老父說:“你按照我的辦法做,保管兒子們都孝敬你。”王家老父問:“什麼辦法?”銅匠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交待了一番。王家老父依計到了針尖和麥芒家,送給每個孫子五個銅板押腰。針尖和麥芒都感到奇怪:這老東西哪來的錢?於是都叫小孩還去要。老父拿出銅元寶,對孩子們說:“不要吵,不要鬧,等爺爺換了這金元寶,大錢小錢隨你們挑。”針尖和麥芒聽說老父有金元寶,斷定父親有一大筆錢。要想把這筆錢搞到手,首先要把父親搞到手。於是,針尖和麥芒都改變了原來的態度,對父親那熱情勁就別提了。針尖對父親說:“媽媽去世了,我是長子,應該由我給父親養老送終。”麥芒爭辯說:“哥哥人口多,負擔重,爸爸還是到我們這邊好。”雙方爭執不下,隻得一家過幾天。老父頭一天晚上到了針尖家,麥芒第二天早晨就來叫了;老父早晨剛到麥芒家,針尖晚上就來喊了。老父到了哪家,哪家不買三斤肉,也要殺一隻雞。王家老父未想到臨老還享這麼大的福。

一天老父病重,針尖和麥芒站在旁邊,異口同聲地問:“爸爸,你的那些金元寶放在哪裏了?”老父說:“放在我床下那隻木箱子裏。不過,隻有等你們把我安葬好了,才允許你們打開箱子。箱子裏有一張紙條,寫得清清楚楚,誰最孝順得元寶最多。”老父說完斷了氣。

針尖和麥芒各自拿了一大筆錢,給老父做了一套錦緞壽衣,買了一口價錢最高的棺材,把親朋鄰居都請來了,正正規規地安葬了老父。墳墓上的土剛剛堆好,針哭和麥芒就匆匆地回到家中,搬出父親床下的箱子,果然箱子十分沉重。打開一看,是一箱石子,石子上有一張紙,上麵寫道:

老子生下二子,

不如一個鄰居。

箱子裏元寶變石子,

對付兩個不孝子。

幸福的核桃

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兄弟,因為家裏非常窮,他們決定一同動身到外鄉去賺錢。他們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都站住了。大哥說:

“我們就在這裏分手吧。我順著右邊的一條路出發,二弟,你順著左邊的一條路走,三弟,就順著中間的一條路走吧。過三年以後,在聖誕節那一天,我們三個人再一起集合到這個十字路口來,看看誰賺的錢多。你們讚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