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這裏可以看出,航天飛機兼有飛機和宇宙飛船的雙重優點,因此人們給它取了個很合適的名字,使它和飛機以及航行天外的飛船喜結良緣。
航天飛機最拿手的本領還是用來發射、維修和回收衛星,甚至還能用來截獲和破壞敵方衛星。通常,人們把人造衛星稱作“人造月亮”,所以可將俘獲敵方衛星叫做“九天攬月”。將敵方的衛星攬回來後,或者沒收,或者加以改裝,使它為自己一方服務和工作。
在未來的空間戰場上,隨著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的出現和發展,航天飛機不僅能用來擊毀對方的飛船和衛星,而且還能攔截敵方正在飛行途中的導彈,甚至還能裝載導彈去襲擊敵方的重要目標,因此,航天飛機將成為未來戰場上的主將。
[我還想知道]
外部燃料箱為了使氫氧保持液態,必須將溫度控製在-200℃的低溫下,因此被稱作“世界最大的保溫瓶”。
航天飛機比普通飛機要複雜得多,它通常由三大部件組成:一個是軌道飛行器,一個是外部燃料箱,一個是火箭助推器。
未來的直升機將主要由
“電腦”操縱飛行嗎?
現代的直升機飛得很快,速度已達每小時350多千米。不僅如此,它還飛得又高又遠。現在它的最大飛行高度為1萬多米,而最大航程是3000多千米。另外,它還是一個大力士,運載量最大可達40多噸。
直升機具有這麼多的優點,是與它的獨特形狀和結構分不開的。它頭項上像幾把大刀似的螺旋槳,轉起來好似一把傘,通常叫做旋翼。直升機就憑著這些大刀片在空中旋轉來直升直降,懸停或作任意方向飛行。
它的尾巴也挺怪的,尾巴很長,還向上翹著,上麵還掛個螺旋槳,它的作用和船上的舵一樣,能使直升機向左或向右轉彎。
直升機的肚子挺大,這是為了在它的肚子裏裝載坦克、大炮等大型武器。它的肚子下麵還裝有起落用的橡膠輪子。
現在一些新式武裝直升機,其外形愈來愈和普通飛機相近了,機身呈流線型,而且在機身兩側裝有小翅膀。這樣,既可使升力增加,又能用來懸掛魚雷和導彈等武器彈藥。有的直升機還將尾槳用一個圓環罩起來,隱藏在垂直尾翼內,當它在高空飛行時,人們很難區別它是直升機還是普通飛機。
目前,電腦、自動駕駛儀和雷達導航儀等先進設備都已登上直升機了。這樣,飛行員的操作就更靈活方便了。
未來的直升機將主要由“電腦”操縱飛行,甚至還可按照要求自動進行攻擊作戰。
[我還想知道]
飛行員可以利用電腦和自動駕駛儀進行自動操作,使飛機懸停在空中,自己通過軟梯下機辦一些其他事,然後再上機飛行。
人們還在研製一種供單人用的小型直升機。若將它的旋翼拆卸下來,可在地上當車輛行駛,因而這種單人直升機被稱作“空中摩托”。
智能雷達是通過特殊回波
來達到辨識目標的嗎?
電子計算機等現代高科技的發展,為雷達向“智能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人們已經研製出一些能夠識別敵方和我方飛機的“智能雷達”。
美國研製成功的一種智能雷達,是根據雷達發射的特殊回波信號來識別”目標的。這種雷達使用的脈衝信號的持續時間為1/100秒,其頻率範圍較寬,從幾百兆赫到幾千兆赫。這些信號與飛機相遇時,能使機身金屬體內的電子發出振動。振動的大小強弱隨飛機的形狀和尺寸而不同,就是說,每種飛機都能產生其本身的特殊振動信號。由於脈衝信號頻率寬廣,各種不同形狀和大小的飛機都會產生與雷達波共振的頻率信號。雷達接收到從飛機上反射過來的頻率信號回波,經電子計算機運算和處理之後,就能辨認出它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飛機了。
另外,還有一種采用微波成像技術的智能雷達,它通過微波來給飛機照“快相”,電子計算機得到飛機在不同位置上的眾多“快相”,對這些“快相”進行處理之後即可辨認出各種不同的飛機。不過,這種雷達由於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來對飛機拍攝每張微波“快照”,往往會貽誤戰機。
[我還想知道]
雷達是模仿蝙蝠製造出來。蝙蝠發射的是聲波而雷達發射的是無線電波。
1935年瓦特發明了探測飛機的第一個實用的雷達。
反衛星武器是隨航天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