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光線進到眼睛裏,才能看見東西,否則什麼都看不見。在完全不透光的房間裏,如果在牆上鑽一個很小的洞,就會看到有一束光直射進來。你一定會看到有許多閃亮的塵埃在光束中飛舞,原來空氣中到處都是塵埃,除了那些能看到的較大的塵埃,更多的是用肉眼無法看清的。能看到這束光,就是因為塵埃把光線反射到我們眼睛裏。我們白天能看到天空,也是因為空氣中的塵埃、水滴和雲把光線反射到眼睛裏,否則什麼都看不見。
太空中沒有空氣,因此也不會有塵埃在空中飄浮,當太陽光穿過太空時,沒有任何東西能反射它的光芒,因此到處都是一片黑暗。如果這時有一顆衛星剛好進到太陽的光線裏,那麼,坐在飛船裏的人會清楚地看到衛星,因為衛星反射了光線,但是其它地方仍然是一片黑暗。
[我還想知道]
太陽裏的氫元素最為豐富,並且中心溫度高達2000萬度,壓力可達2000億個大氣壓,於是就可以在內部進行著4個氫原子聚變成1個氦原子的熱核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到目前為止,太陽中心的氫已有50%變成了氦。據科學家估計,大約再過50億年,太陽核心部分再也不會有氫存在了,太陽將進入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
月亮有圓缺變化是因地球、月亮和
太陽之間的位置在不斷變化嗎?
有多少優美的詩篇,歌頌迷人的月宮;有多少動人的傳說,又給月亮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月亮的形狀在一個月裏天天都在發生變化,有時圓的像個盤,有時又彎彎像小船。那麼月亮的真實麵目是什麼形狀呢?
其實月亮和地球一樣,也是一個圓球。月亮發生圓缺變化,是因為月亮在繞地球轉的時候,它和太陽、地球的相對位置會時常發生變化。
月亮和地球一樣,本身不發光,是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的。被太陽照射到的一麵是明亮的,背著太陽的一麵是黑暗的。月亮每個月都要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行一周,地球、月亮和太陽的位置天天都在變化。有時月亮是把明亮的一麵正對著地球,有時側對著地球,有時甚至把明亮麵背向地球。這樣,我們從地球上看到月亮的反光部分有時大,有時小,有時根本看不見,這就是月亮圓缺變化的秘密。
[我還想知道]
從1969年到1972年間,人類已成功地乘坐宇宙飛船和登月艙,六訪月宮。先後有12個人登上月球。
日本大林組公司已積極投入到建設太空城的活動中。他們的計劃是,在21世紀中葉、在月球上建設由住宅、辦公室、研究所、儲藏室和農場等構成的現代“月球城”。
月球上沒有生物是因為它上麵
有許多條件不適合生物生存嗎?
月球是什麼樣的呢?人類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關於月球的傳說。
1969年,當人類成功地登上月球以後,發現月球表現並不存在任何生命跡象,沒有生物,也就是說沒有植物、沒有動物,更沒有人類生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月球上許多條件不適合生物存活。例如氣溫,月球的氣溫變化太大,朝向太陽的一麵能升到140攝氏度,背向太陽的一麵可降到零下140攝氏度,溫差將近300攝氏度,這樣的氣溫和溫差,人和動植物是難以生存的。另外,月亮上還沒有大氣,更不能使靠呼吸活著的生物存活。
[我還想知道]
月球表麵重力隻有地球表麵重力的1/6。在地球上,舉重運動員舉重150千克,到月球上可舉重900千克。
月球上最高的山峰,高達9000米,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瑪峰還高。
月球上一天相當於地球
上2732天嗎?
月球在環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不停地作自西向東的自轉運動。所以,月球上也有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不過,這跟地球上所看到的“日出”和“日落”的情景完全不同。
在月球上看太陽從東邊升起後,要經過180多個小時後才能升至中天;從中天移至西邊“地平線”落下,又需180多個小時;再經360多小時的黑夜,才算一個“晝夜”。
當太陽出來後,由於月球的周圍沒有大氣的遮隔,“白天”看到的太陽比地球上看到的太陽要明亮千百倍。月麵的溫度可達127℃,即使是在“白天”,在月麵上,你依然能清楚地看到布滿在漆黑天空中的點點繁星和因“地相”變化而殘缺不全的地球!
一旦太陽落下,夜幕馬上籠罩月球——漫漫的長夜開始了!“黑夜”長達兩個星期左右,而且氣溫下降到零下183攝氏度。漆黑的夜空中,你可以看到一輪碩大無比的“明月”——反射著陽光的地球高掛天空,“發出耀眼的光芒”,亮度比咱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亮度大80倍!
月球是設置天文台的理想之所,因為沒有大氣和塵埃的幹擾,無論白天黑夜都能清晰地觀察星星,比地球上有利得多。[我還想知道]
地球上的一晝夜是23小時56分4秒,月球上的“一晝夜”則長達2732天!
月球的塊狀礦石中含有鐵、鎳、鈷、鈦、鋁等金屬,可供人類發展地外冶煉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