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壽命長短取決於太陽嗎?
地球現在的年齡大約是50億歲,科學家認為,如果地球沒有任何外來因素的幹擾,將永遠存在下去。然而,地球無法逃避宇宙其他天體的幹擾,有誕生的一天,也有死亡的一日。對地球影響最大的天體是太陽,可以說,地球上的一切能源都來自太陽,如果太陽消亡了,那麼地球必將毀滅。
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陽現在正處在中年期,再過80億年,它上麵的氫燃料就會消耗完畢,進入風燭殘年。在太陽之光熄滅之前,由於它內部的騷亂,使太陽變得更熱,外殼劇烈膨脹,一直膨脹出太陽係,變成一顆巨大的紅巨星。那是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將被太陽燒成灰燼,然後散發到茫茫的宇宙去。這時候,地球及整個太陽係也走到了曆史的盡頭。
[我還想知道]
早在46億年前,地球就同太陽係的其它行星和月亮一起形成了,而且地球在它起源以後遭受到隕石的重力衝擊,至少達5億年。
地質學家把地球的曆史分成五個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科學家們是由於無法確定
地球變重變輕而意見不一嗎?
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想知道地球的質量是多少?古希臘時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撬起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在1789年進行了有名的扭秤實驗,測出了引力常數,從而輕而易舉地計算出了地球的質量和平均密度。後來經過很多科學家的多次檢驗和完善,基本認定地球的質量為5976×1021噸。
那麼,地球從誕生那天至今,質量是否有變化呢?這又成了很多科學家探討的熱點。
有些科學家認為,地球本身的質量正在逐漸減少。這是由於地球物質在不斷地向外逸出的緣故。有人形象地說,地球的大氣層就像車輪胎一樣,是會“漏氣”的,因而地球大氣的最外層被稱為散逸層。同時,在每一次的火山爆發過程中,也有可能使一部分火山塵飄落到太空中。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地球的質量一直在不斷地增加。
這種增加的物質,主要來自天外飛來的隕石,這些隕石重量非常大,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鐵隕石競有60噸重。
那麼,地球是會越變越重,還是會越變越輕呢?這個問題對於我們每個地球上的居民來說,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希望科學家們能早日得出結論來。
[我還想知道]
小達爾文就曾於1879年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月球是在地球曆史的早期從地球中飛出去的,太平洋就是那次分離後留下的痕跡。
1976年,在我國吉林的一次“隕石雨”中,找到了一塊大隕石——吉林1號隕石,重1770千克,超過了原是隕石冠軍的美國諾頓——富爾內斯隕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
地球上的空氣是由火山
不斷噴發形成的嗎?
人類和其它生物片刻也離不開空氣,我們可以幾天不吃飯,也可以幾天不喝水,但是隻要3分鍾吸不到氧氣,人就會因缺氧而被活活憋死。
地球上有空氣才有生機勃勃的世界,否則我們這個星球也和其它星球一樣荒涼。地球形成之初,隻是一團疏鬆的物質,沒有地殼。當時不但地球表麵上有一些空氣,地球的裏麵也有空氣,不過那些都是原始空氣,含氮氣特別多,約占90%,此外還有不少水汽、甲烷和氨氣等,幾乎沒有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
幾億年過去了,地球慢慢冷卻下來,表麵上凝結出地殼,火山開始不斷噴發,把地殼裏麵積存的各種氣體噴射出來,這些氣體被地球的引力吸住,包在地球的外麵形成大氣層,噴出的水汽在空中遇冷變成雲,接著一直下了幾千萬年的雨,地球上出現了海洋,一部分水汽在陽光的照射下,分解成氫和氧,氧和碳結合生成二氧化碳,但是氧氣還是不多,後來,地球上出現了植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放出大量的氧氣,這樣地球上才出現了動物。現在地球上的氧氣占空氣總量的21%,我們和動物呼吸的就是氧氣。
[我還想知道]
20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發現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出現了巨大的“空洞”。1985年證明,這個“洞”每年九十月分出現一次,並預測它還有擴大的趨勢。
美國科學院的一份報告說,全世界如果繼續以目前的速度使用化學品,到21世紀臭氧將消失165%,而臭氧層被破壞10%,皮膚癌就增加20%。
地球另一邊的人也是頭朝上的
原因在於他們同樣受到
地球引力的作用嗎?
古代人認為大地是平的,地的上麵罩著天。如果你說,地球是圓的,另一邊也住著人。他們會想,另一邊人頭朝下會不會掉下去。
現在我們都知道,人不論在地球上的什麼地方,都是頭朝上、腳朝下地站在地上,這裏的關鍵是怎麼認識“上”和“下”,地球是懸在太空中的一顆行星,在茫茫的宇宙中根本沒有上下的概念。我們平常所說的“上”和“下”,是因為地球表麵上的一切物體,包括我們人和大氣層,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引力的方向是朝著地球中心的。我們把皮球扔到空中,它很快就會落下來,碰到地麵上,所以我們說的向下,指的是地心方向,向上指的是大氣層方向,也就是空中。
正是因為有這種地心引力拉著我們,我們才能在地球上居住,否則早已不知去向了。地球另一邊的人也同樣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他們說的向下,也是朝著地心方向,向上指的也是天空,別忘了大氣層是環繞在地球周圍的。這樣,不論住在地球上的什麼地方,大家就都是腳朝著地,頭朝著天過日子。
[我還想知道]
地球和太陽間的距離大約是太陽半徑的215倍,地球的繞轉速度約30千米。
要飛出地球去,就得克服地球的引力。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至少要達到每秒79千米速度,才能環地球運行。每秒達112千米的速度飛上天,就可克服地球引力,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衛星。如要飛離太陽係,到其他恒星世界去,速度必須達到167千米。
星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是因
宇宙中不同方向的萬有引力
是平衡的嗎?
在晴朗無月的夜晚,你抬頭遙望,總會看到密密麻麻的星星,綴滿夜空,好像眨著無數雙眼睛。
如果乘坐宇宙飛船離開地球,到宇宙中去旅行,就會發現,在你的四周都是滿天星鬥,沒有所謂的天與地。而且人還能在空中任意飄浮,也無所謂的上與下,所以也不存在星星掉“下”來的問題。小朋友所說的掉下來,一般都是指落到地球上,其實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有一種互相吸引的力量,叫做萬有引力。宇宙中不同方向的萬有引力是平衡的,所以地球、太陽和其他星星才能沿著各自的軌道運行,誰也不會把誰吸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