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眼鏡蛇的密絕是咬住蛇頭不放嗎?
毒蛇中最有名也是最厲害的是眼鏡蛇,它在憤怒時,頸部由於肋骨撐開而膨大起來,嘴裏發出“呼呼”的聲音,特別恐怖。眼鏡蛇會噴射毒液,射程達到1~2米,它一次排出的毒液足夠毒死幾千隻小白鼠,你說厲害不厲害?
可眼鏡蛇也有它的天敵,這就是,雖然細瘦的身材隻不過幾十厘米長,四肢很短,乍一看起來誰也不會覺得它很凶猛,但是多麼厲害的眼鏡蛇,碰到它都得亡命。進攻的速度之快,我們都來不及看清楚。它知道應該在何時發動攻擊,向蛇的什麼部位去咬最合適。蛇攻擊獵物總是先昂起頭然後才進攻,恰在眼鏡蛇進攻前的一刹那衝上去,一口咬住蛇頭,不論眼鏡蛇怎樣掙紮,把它纏得多緊,死也不放開蛇頭,直到用鋒利的犬齒咬死毒蛇。
進攻眼鏡蛇的勇氣,實在令人敬佩,因為它若被眼鏡蛇咬上一口,也是要死的。
[我還想知道]
除吃毒蛇外,還吃小型齧齒動物、爬行動物、蛙類、鳥類、昆蟲和果實。
筆尾和小群居在一起,白天它們除捕食外,就輪流值班,監視四周。當危險出現的時候,它們會用叫聲來警告同伴。
鼯鼠是靠展開皮膜滑翔的嗎?
小朋友們都知道,鳥類會飛、獸類會跑。但獸類中也有會飛行的,如蝙蝠,也有人說鼯鼠會飛,可其實上,那不算飛行,而是滑翔。
鼯鼠的模樣很像鬆鼠,隻是它的頭更圓些,眼睛也更大。鼯鼠的瞳孔很大,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東西。鼯鼠身體兩側前後腳之間有一層皮膜,皮膜的兩麵都長有細毛。
鼯鼠是夜行動物,白天躲在樹洞裏睡大覺,晚上爬到樹的高處去,滑翔之前先決定好飛行的方向,選好降落地點,測準距離。開始滑翔時後腳用力蹬樹幹,四條腿盡量向左右伸展開,將皮膜張開成方形,就像滑翔機那樣開始滑翔。在滑翔中,它那條和身體差不多長的又扁又平的尾巴起到舵的作用,能保持平衡,還能在空中轉換方向。
鼯鼠每次能滑翔幾十米的距離,要繼續滑翔時,就再爬到樹的高處去,重複前麵的動作。鼯鼠常常從入夜一直忙到天亮前,在樹林裏飛來飛去,覓食玩耍,還“吱吱”叫個不停,給夜裏的樹林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我還想知道]
蝙蝠是惟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大約有925種類別。
蝙蝠利用發出的超聲波捕食獵物,人類的雷達係統就是根據蝙蝠這一原理研製的。
狼在夜裏嚎叫是同類間在通訊聯係嗎?
狼是犬科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凶殘而多疑,嗅覺、聽覺和視覺非常靈敏,主要以捕獵兔、雞、鼠和家畜為食,是畜牧業的主要害獸之一,有時也傷害人類。北方凍土帶的狼,饑餓成群,往往攻擊人類。
狼是夜行獸,天黑便成群出獵,邊走邊嚎。狼嚎是同類間的通訊聯係,彼此招呼快來集結。母狼呼叫小狼,公狼呼叫母狼,最後集結成群,一同外出覓食。如到繁殖期,狼也發出嚎叫來尋找配偶。
狼若發現獵物,便群起而攻之,行動又輕又快,包圍而上。所以很少有獵物逃脫狼口。
狼是害獸,應該消滅。若單人遇到狼一定注意其危險性。
[我還想知道]
土狼通過在自己領地內留下氣味,來和其他同類溝通。身上長著斑點的土狼會發出狂躁的叫聲,來警告同類。
南非土狼主要以白蟻為食,它用帶粘液的長舌頭來捕食白蟻,一個晚上,能吃掉2萬多隻白蟻。
駱駝不怕饑渴是因其特殊的身體結構嗎?
駱駝是沙漠之舟,有極強的耐饑渴的能力,在一次飲足水之後能長時間不喝水。它們為什麼不怕渴?
首先,駱駝的胃分為三室,其中一室就是專門貯水的。其次,駱駝的脂肪組織也很特殊,其脂肪類似於海綿,含水量比其它動物高。當駱駝嚴重缺水時,其脂肪組織裏的水分也會失去,使脂肪變得幹癟。據資料顯示,幹渴的駱駝一旦遇到水,能在10分鍾內喝下100公斤水,這些水除了貯存在胃裏外,還有一部分進入血液和脂肪中了。另外,駱駝善於調節水分消耗,如呼吸次數減少,小便量也很少等,這樣,就保證水分不至於散失過多。
[我還想知道]
駝馬是駱駝家族中最小的成員,它們生活在安第斯山脈的高山草原上,以草為食,一般一家子住在一起。奔跑時時速可達50千米。
駱駝在長時間缺水後,可能會減掉40%的重量,但隻需飲水10分鍾,就可以補充身體喪失的水分。
長頸鹿的長脖子是為適應環境而形成的嗎?
長頸鹿長著優美的、長長的脖子和腿,身上長著獨特的斑紋,這使人們可以一眼便認出它。長頸鹿頭上都長著短短的角。
和其它哺乳動物一樣,長頸鹿靈活的脖子也隻包含了7塊背椎骨,但這些骨頭都被拉長了。小朋友們要問,為什麼長頸鹿要長這麼長的脖子呢?
長頸鹿脖子長,肯定是為了適應環境而形成的。長頸鹿的祖先,生活在沒有草的環境裏。它們為了生存,隻好努力伸長脖子吃樹葉,這樣輩輩相傳,脖子慢慢就變長了。
還有一種說法,長頸鹿的祖先之間,存在微小差異,有的脖子長,有的脖子短,久而久之,長脖子的可以吃樹葉,短脖子的餓死了。這樣長脖子得到遺傳,便成了長頸鹿。
[我還想知道]
普都鹿是最小的鹿,生活在智利和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普都鹿肩高隻有38厘米。最大的鹿是歐洲的角鹿和麋,它高230厘米,重800千克。
正在吃草的鹿時刻都保持著警惕。當一隻鹿發現敵人時,它就通過尾巴的晃動來警告同伴。
鴨嘴獸因有哺乳口被歸為哺乳動物嗎?
獸類是胎生的哺乳動物,這一點我們深信不疑。但也有個別的獸類動物生蛋、孵蛋,而不是直接生小動物。生長在澳大利亞的鴨嘴獸就屬於哺乳動物當中會生蛋的動物。
人們剛發現鴨嘴獸的時候,不知道該把它歸到哪類動物當中,有人看它腳上有蹼,長著鴨子一樣的嘴,又沒有牙齒,就說它是鳥類。也有人看它的身體像獸,披著濃密的皮毛,尾巴很長,長著四條腿,尤其是人們在它的生殖器官裏發現了卵,就認為它是爬行動物。直到1824年德國的動物專家在雌性鴨嘴獸的肚子上發現了哺乳口,才知道它原來是哺乳動物。
鴨嘴獸哺育幼仔時四腳朝天,收縮肌肉擠奶,由於沒有乳頭,擠出的奶沾濕了乳腺區的毛,小鴨嘴獸就趴在雌獸身上舔食奶水。
[我還想知道]
鴨嘴獸是一種半水棲的珍奇哺乳動物,體表有短而密的褐色毛,嘴扁寬,足上有蹼,以捕食水中生物為主。
鴨嘴獸洞穴開有兩個洞口,一個在水下,一個在陸地草叢中,一旦發生意外,就可任選其一逃走。
北極熊不怕冷是因它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層嗎?
北極熊是現存熊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生活在北極地區內,善於遊泳。冬季主要捕食海豹、海鳥和魚類,夏季主食植物。
北極熊在寒冷的北極地區能夠生息繁衍,主要是因為它的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層,足掌肥大,掌下毛長而厚密,既保暖又防滑,有利於捕食獵物。它的毛內有管道,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用以增加和保存體溫。
北極熊通常出沒於浮冰上的雪洞中,一般在冰上活動。每年早春交配,11月產仔,壽命約30年。它們終年生活在寒冷地區但很少冬眠。
[我還想知道]
北極熊和棕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食肉動物,熊家庭中共有7個種類,包括熊貓。大多數熊生活在北半球。
盡管水十分寒冷,北極熊仍可以65千米/小時的速度在水下遊動好幾個小時,從一塊浮冰遊到另一塊,並能在冰塊下麵捕捉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