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島

南沙群島位於南海諸島最南端,是範圍最廣、島礁最多的島嶼。主要有太平島、南威島、中業島、南子島、北子島、鴻庥島、景宏島、費信島、馬歡島、安波沙洲、永暑礁、曾母暗沙等島礁和沙洲。1988年中國在永暑礁上建有8080平方米的人工島,上麵建有海洋觀測站,附近赤瓜礁等5個島礁上也有我海軍守駐。

瓊州海峽

瓊州海峽位於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呈東西走向,東連南海,西接北部灣,長100餘千米,寬19~40千米,麵積2 400平方千米。曾稱海南海峽,因明初海南島屬瓊州府而得名。是大陸與海南島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北部灣沿岸各港口來往湛江、廣州和香港的水路捷徑。海峽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120米,海峽中部有80~1 000米的深槽。西口處有海底三角洲,寬約50千米,航道寬闊,航行障礙物少,非常適應於艦船航行。東口多處有淺灘,有中水道、外羅水道、北水道和南水道等4條水道,其中,中水道為主航道,水深10米,艦船可晝夜通行。

世界海陸分布

地球表麵總麵積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麵積149億平方千米,約占地球表麵總麵積的29%;海洋麵積361億平方千米,約占地球表麵積的71%。地球表麵海陸分布不均。陸地主要分布在東半球和北半球。在以北緯50°和180°經線的交點為圓心的半球內,陸地麵積和海洋麵積分別占該半球麵積的453%和527%,被稱為陸半球;在以南緯50°和180°經線的交點為圓心的半球內,陸地麵積和海洋麵積分別占該半球麵積的95%和905%,稱為水半球。

地球表麵的陸地分為6大塊,按麵積大小依次為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地球上的大陸及其附近的島嶼組成大洲。地球上共有七大洲,按麵積大小依次為亞洲(4400萬平方千米)、非洲(3024萬平方千米)、北美洲(2422萬平方千米)、南美洲(1797萬平方千米)、南極洲(1400萬平方千米)、歐洲(1016萬平方千米)和大洋洲(897萬平方千米)。地球上廣大的水麵被大陸分成彼此相通的四大洋,按麵積大小,依次為太平洋(179億平方千米)、大西洋(9336萬平方千米)、印度洋(7491萬平方千米)和北冰洋(1310萬平方千米)。

山東半島的港灣

山東半島位於渤海海峽南端,東麵與朝鮮、日本隔海相望,半島東端的成山角,成為渤海海峽南側的主要支撐點。半島北部沿岸,有多處供艦艇駐泊和待機的港灣錨地。其中蓬萊港是廟島群島的補給基地。煙台港位於半島北岸,是我國有名的海港。威海港位於半島東部,曆來為海軍軍港。威海港外的劉公島,三麵懸崖峭壁,水深流急,它東臨碧波萬頃的黃海,背靠群山環抱的威海,遠遠望去,猶如一隻威武的雄獅立於威海港之前,兩側的日島和黃島,恰似兩隻幼獅相伴,虎視眈眈地守護著威海港。清光緒年間,北洋水師在島上修建北洋水師提督衙門,製造局水師公所等,並在島上修築多處炮台,使劉公島成為海上軍事重地。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劉公島上灑滿了北洋水師的斑斑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