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讓祖應元體驗一下格物學(1 / 2)

前麵說的很偉大,也很無私,大道理講的祖應元無法可說,雖然他還不明白生產力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那句把知識變成力量,結結實實的打動了他。

最後一句話讓他忍不住想抽陳淩,好好的道理說了一大堆,最後卻落到了銀子上,充滿了銅臭。

一個算學院的院正,天天把銀子掛在嘴邊,怎麼都讓人生不起一絲敬意。

那個建好的蹴鞠場就早無人關心了,現在這幫學生對蹴鞠沒有一點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新建一個蹴鞠場到底需要多少的青磚,需要多少的石灰,多少人手最為合適,工具有沒有丟了一把。

原來枯燥無味的算學此刻變得無比的有趣,學業出色的學生被大肆追捧,手下一幫人搶著和他討論問題,就想弄懂為什麼用三十個人建造蹴鞠場最為合適,太少會影響進度,太多人就會擁擠,造成浪費。

那些學的不好的人此刻死的心都有,看到別人用了好幾種方法計算土量,自己的腦子卻是一團漿糊,一個公式都想不起來。

沒有比這個更丟人的了。

晚上的教室燈火通明,一個個紅著眼睛一遍一遍的翻著白天做的筆記,惡補落下的算學課程。

不用戒尺,不用懲罰,人人自覺,讓祖應元自歎幾十年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奇景。

用功苦讀的人他見的很多,要想考取功名,哪一個不是寒窗苦讀!

可是像這種真正發自內心的苦讀他還是第一次見,不是為了功名,而是純粹的出於喜愛。

馬成覺得快成神仙了,那些看似複雜的問題他隻要使用一張草紙,用筆演算幾下,就能得出最正確的結果。

真的太神奇了,他還是第一次覺得,學習原來可以這麼有意思。

現在他的腦子裏裝滿了公式,一個蹴鞠場的計算已經引不起他的興趣,他現在感興趣的,是算學院的容積率問題。

陳淩說過,住房麵積和綠化麵積是有一個合適的比例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範圍,人住在裏麵就會感到不舒服。不管是綠化麵積太大還是太小,人都會感到不舒服。

現在他住在算學院就感到不舒服,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圍著算學院轉悠了半天才發現,是綠化麵積太小了,他想要的是那種一眼看過去全都是綠色小山的那種景色。

可是算學院很平坦,出了草地就是樹木,唯一高點的那個小土坡倒是還不錯,上麵有一個涼亭,可惜有點小,連二十人都容不下。

他現在需要計算出到底多大的綠化麵積才能讓自己感覺舒服起來。

算學院太小了,把那些建好的房子全部推倒變成草地估計也不夠。

算了半天也沒有算出來,好像學過的公式裏沒有這樣的計算。

問祖應元卻被一巴掌扇了出來,你這根本就不是算學,而是奢侈病。

把疑問告訴了陳淩,他拍拍馬成的肩膀說,他這種想法屬於心理學,那是一種很高深的學問,找遍整個大宋估計也找不出一個能講心理學的老師來。

心理學是什麼馬成不敢興趣,他有了自己的目標,一定要算出來自己心裏最理想的容積率。

這就是走火入魔了,算學不能鑽牛角尖,否則會被自己逼死。

容積率就不要算了,陳淩覺得以馬成的學習態度,他可以去學物理學,反正初級物力相對來說很簡單,隻要給他打開一個缺口,陳淩相信馬成會很快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就從最簡單的滑輪開始。

定滑輪,一種最基本最簡單的滑輪,並不會省力,卻可以讓笨重的工作簡單化。

不管是軍中還是工部的督造,陳淩見到了各種工具,就是沒見到滑輪。

沒有滑輪的工地是失敗的,古代不管是建造城牆還是墓地,或者是其他的大型建築,基本上就是用人命填出來的。

工部的人一點腦筋都不肯動,用了幾百年的建造法式到現在依然在用,費工費時不說,還時不時的會因為操作失誤而死人。

這種現在大宋層出不窮,不知道多少人因為這個而稀裏糊塗的死掉。

那是在服徭役呀,又不是打仗,把命搭進去真的很不值。

明明書裏有記載滑輪這種東西,可是就是沒人肯去翻翻書,找一下改進的方法。

有必要告訴趙恒,工部的那幫人該訓斥一下了。

王化基是一個老實人,工部尚書當的規規矩矩,既無功也無過,要不是陳淩弄出來石灰,王化基根本就不會想去找糯米的替代品。

這些古人有自己的一套思維,老覺得前人的東西就是好了,已經足夠使用,不用再去動腦筋。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才會湊到一起商量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