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求知欲望(1 / 3)

童年的求知欲望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培根

出身於顯赫的官宦之家

1561年1月22日,在英國倫敦市斯特朗大街,泰晤士河邊的約克大院內,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一個男嬰誕生了,他就是後來的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的弗朗西斯·培根。

接生婆拉開產房虛掩的門,伸出頭來,對在走廊上來回踱步的孩子的父親尼古拉·培根輕輕地說:“老爺,恭喜您,又添了一位公子。”

尼古拉聽後很是高興,他對接生婆說:“好好照料他們母子。”

接生婆說:“您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好夫人和孩子的。”說完便縮回頭,房門又被輕輕地關上了。

尼古拉對家丁仆役交代了一番之後,就匆匆地外出辦公了。在寬敞的約克大院裏,立即充滿了一片喜慶的氣氛。

嬰兒出生在伊麗莎白女王的都鐸王朝。此時正是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期。在英國,作為資本原始積累方式的“圈地運動”,在16世紀較早的一些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其結果是使得英國舊的封建土地所有製瓦解,資產階級土地所有製建立起來,個體農民的小規模耕種發展到大規模的畜牧業和大規模的種植業,大大促進了農業的資本主義化。對殖民地的海盜式血腥掠奪,是英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另一個主要方式。

在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45年裏,英國在對西班牙的殖民地及船隻的襲擊中,獲利竟達1200萬英鎊之巨。英國的海盜活動對其資本主義的發展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16世紀中葉,英國享有專賣權的特許貿易公司也相繼成立了。通過這些公司,英國又從殖民地人民身上榨取了億萬財富。隨著資本原始積累的增加,資本主義的革命發展,一些中小貴族從封建貴族營壘中分化出來,成為資產階級的新貴族。這些新貴族的一部分是從國王手中獲得沒收封建貴族土地的高官顯貴;一部分是經營牧場、農場,從封建地租剝削轉化為雇傭勞動剝削的中、小地主。在反對封建的鬥爭中,新貴族成為資產階級的同盟軍。新貴族與資產階級為了各自的利益和發展,都依靠和支持王權。

都鐸王朝與資產階級、新貴族的聯盟,加強了王權,促進了這一時期君主專製製度的穩固,並創造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良好前提。但資本畢竟是充滿著血腥得到的,它以最殘忍的手段對民眾進行奴役、劫掠、殺戮,因而這個時期到處都充斥著背信棄義、賄賂、殘殺等卑鄙行為。

正如托馬斯所說:

那是個惡作劇的年代,快活的、搬弄是非的年代,它導致了邪惡及惡意的優雅,在美好中實現欺騙,在玫瑰的芬芳中隱藏毒藥,在高雅的耳語裏談論謀反,用海盜船的皮帶包圍世界。

那個年代充滿了不道德的陰謀詭計,它就像烤熟的蟹肉一樣存在於曆史的長舌婦的餐桌上。

時代的特性,必然會在培根成長過程中的個人品性及道德哲學上有著某些反映。而資產階級與王權的長期聯盟,也會給其政治哲學增添某些貴族的保守性質的印痕。

培根的祖先沒有根深蒂固的貴族頭銜,到他祖父這一輩,也還僅僅是博萊·聖·愛德蒙斯大寺院的僧侶管家,社會地位並不是很高。由於培根祖父的關係,培根的父親尼古拉·培根得以俗家的出身,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學習。在大學裏,尼古拉·培根刻苦攻讀法律,畢業後,他開始涉足政界。

尼古拉·培根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步入仕途的,在亨利八世時,他才被冊封為勳爵。女王伊麗莎白即位後不久,尼古拉·培根就被任命為“掌璽大臣”。

尼古拉一上任,就致力於打擊歐洲天主教勢力,積極推行各項改革,在政治、經濟、宗教等各個方麵都建立了新的工作秩序,深得伊麗莎白女王的賞識。

1559年,尼古拉剛剛50歲,就升任為權傾一時的英國大法官,成為女王麾下十分得力的大臣。

宗教改革使得大批寺院遭到封閉,寺院的土地大部分分送給了國王的寵臣。尼古拉·培根也購買了愛德蒙斯大寺院所屬的幾處莊園。

尼古拉的誌向非常大,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個個出類拔萃,不僅能保住他們這個家族的地位,而且還能夠讓“培根”這個姓氏更加光輝燦爛。

英國詩人、曆史學家、評論家及政治家麥考萊,曾對尼古拉·培根作出這樣的評價:“兒子巨大的聲望遮住了父親的名望。但是,尼古拉·培根勳爵絕非凡夫俗子。”

這本來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天才就如一座巔峰,是由一個家族的才智堆壘而成的,而其後代的才智又複歸平庸。尼古拉·培根作為一個新貴族,他的許多“新”思想對小兒子弗朗西斯·培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得到父母的悉心培育

尼古拉·培根的第一任妻子,共生了6個孩子。他聘請了著名教育家庫克爵士很有學問的女兒安妮到家裏,幫助病中的妻子珍妮打理家務,照顧幾個孩子。

安妮的父親庫克爵士,曾是伊麗莎白的哥哥愛德華王子的家庭教師,他以學問淵博著稱。

安妮姐妹3個,她的一位姐姐嫁給了財政大臣兼國務秘書威廉·塞西爾·博萊伯爵。塞西爾也是伊麗莎白女王非常倚重的大臣之一。塞西爾的兒子羅伯特·塞西爾,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他的職位和權力。

在小愛德華王子上課時,伊麗莎白公主和小安妮也常常陪著一起聽課。安妮身上充滿著一種活力,她既活潑,又很自信。安妮從小就得到父母的寵愛,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她對自己在尼古拉·培根家的這份工作非常喜歡,一天到晚十分忙碌。珍妮·培根沒有多久就過世了,留下安妮一個人打理培根一家的事務。後來,尼古拉爵士了解到安妮對自己非常有好感,於是就向安妮求婚了。

安妮當時很年輕,但是她還是非常樂意擔當培根家庭的女主人。安妮在嫁給尼古拉·培根之後,相夫教子,是當時倫敦上層社會出了名的賢惠妻子。安妮不僅要帶好尼古拉前妻生的6個孩子,還要帶自己生的兩個孩子,經常累得疲憊不堪,但是她心裏卻很高興。

由於尼古拉家庭良好的傳統和安妮自幼接受的文化教養,兩個人很是恩愛。尼古拉身體欠佳,有一次患病長期臥床不起,但在安妮的精心護理下,很快就恢複了健康。

尼古拉懷著感激的心情,給愛妻寫了一首長詩:

最親愛的妻子,我心中想起,

你怎樣在多次憂患裏,

用明智的言辭,愉快的風度,

使我那沮喪的麵容變得歡悅。

還記得,你曾用多大的巧思,

為我讀那悅人的名著,

就此縮短了那時間的空閑。

我每天都親眼看到,

在我長期的重病中,

你如何照料我的身心,

費盡心血使我恢複健康;

我必須憑良心說,

你的確盡到了賢妻的責任。

從尼古拉寫的這首抒情長詩裏,可以看出他們夫妻間的深厚感情和家庭的文化氛圍。尼古拉平時愛讀文學名著,在閑暇的時候,夫妻倆還常常討論一些文化藝術方麵的問題。

在培根家高蘭伯裏別墅的餐廳裏,壁爐的上方掛著一幅油畫,畫的是穀類女神席利斯教導人類播種五穀的情景。

油畫旁的題詞是“教育造成進步”。從這幅畫和題詞中,就可以看出尼古拉夫婦在教育孩子方麵是多麼的重視,就連房間布置都動了一番心思。

極富好奇心的小培根在吃飯時,常常盯著這幅畫出神。

有一次,培根看著餐桌上豐盛的食物,就問媽媽:“席利斯女神在沒有教人學會種植五穀之前,人們都吃什麼呢?”

媽媽說:“隻能吃野生的果子。”

“噢!原來是這樣。”在得到媽媽的解答後,培根才拿起刀叉開始吃飯。

借吃飯的機會,母親向培根講述了這幅油畫的深刻含義。待培根年齡稍大一點兒時,媽媽指著這幅畫又進一步告訴他:“學會種植五穀,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發明。這個發明使人類物質生活發生了第一次飛躍。”

在父親的影響下,弗朗西斯·培根在有生之年始終熱情地倡導科學,認為發明創造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在培根的著作《新工具》中,有幾行這樣的詩句:

偉大的雅典在久遠以前,

對弱的人類首先給予了種子,

從這些種子才出生了搖曳的穀物,

於是就重新創造了我們這地上的生活。

這幾句詩表述了農耕的發明,對於人類物質文明具有第一次革命的意義。

據說,尼古拉·培根在宗教改革之後,曾被英王亨利八世委派起草一個有關教育改革的計劃,目的是培養非僧侶出身的各種新類型人才。這個計劃後來雖然被亨利八世擱置了,但在伊麗莎白女王時代,卻由漢菲利在1570年作為倫敦大學的計劃實現了。

在尼古拉·培根起草的這個計劃裏,既有幫助學生了解舊世界的拉丁語、希臘語、希伯來語的學習,也有幫助學生了解新世界的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的學習;而且更為突出的,也是最富革新精神的是有關實踐技術訓練的學習,比如適於在新時代從事航海業的人員的訓練等。

尼古拉·培根的這些革新的、重視實踐技術的思想,對小兒子弗朗西斯·培根產生了巨大影響!此時,在培根幼小的心靈裏深深地埋下了熱愛科學的種子,他開始思考科學運用於實踐,定會給人類帶來多麼意想不到的巨大好處。

有一天,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但是誰也找不到小培根,急得安妮說:“別是他跑到街上玩迷了路,或者被人拐騙走了吧?”

爸爸尼古拉說:“不會吧!大家再仔細找一找。這孩子經常到家裏的藏書室去翻書,我到藏書室去看看。”

尼古拉走到藏書室裏一看,隻見小培根正坐在他的椅子上,全神貫注地翻閱桌上攤開的一大堆圖書,就連爸爸走到跟前也沒有發覺。

是什麼書這樣吸引小培根的眼睛呢?若不是親眼看見,尼古拉怎麼都不會相信:這都是一些同齡的孩子們讀不懂或不喜歡讀的圖書,都是有關科學發明如何引起技術進步,導致人類生活改善的圖書,什麼采礦、冶金、製糖、釀酒、紡織、造紙、玻璃、製堿等,無所不有。

當尼古拉走近桌邊時,培根正在看一本《新世界的幾十年》。這本書囊括了當時關於地雷、炸彈、硝石和火藥的豐富的知識。

尼古拉沒有想到十來歲的孩子竟對科學技術、新的工業成就如此感興趣。於是尼古拉低頭問兒子培根:“孩子,書上講的這些道理你都懂嗎?”

培根抬起頭,對爸爸說:“書中的道理我不懂,但書上的故事我讀得懂,很吸引人。”

尼古拉高興地抱住可愛的小兒子,培根又問爸爸:“書上的故事是不是用來說明那些道理的?”

尼古拉親了親培根的小臉蛋,說道:“我的乖兒子,你真聰明。”

在那個時代,父母和教育家們普遍認為,知識靠填充,甚至靠鞭子抽打,才能裝入孩子的頭腦之中。當然,尼古拉夫婦對培根這樣聰慧的孩子,就用不著鞭子了,但他們對兒子的期望值很高,不會讓他把光陰浪費在玩耍上。

培根的同胞哥哥安東尼·培根比他大兩歲。兄弟倆都聰明好學,而培根尤為聰慧過人,深得父母的喜愛。

弗朗西斯·培根的母親安妮,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女性,她精通希臘文、拉丁文,是一位語言學家和神學家,但她並不想用希臘文與主教們交往。安妮也是加爾文教派的教徒,熱心於宗教改革事業,她和加爾文主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

宗教改革家西奧多·貝讚是日內瓦科學院的教授,也是加爾文出版物的助手。在加爾文去世後,西奧多·貝讚成為加爾文的傳記作家和遺產管理人,他曾寫了一本《冥想錄》題獻給安妮。

安妮還翻譯出版了意大利宗教改革家奧奇諾的《講道集》。奧奇諾是為躲避宗教裁判所的迫害,逃到瑞士後,與加爾文在一起的。後來,奧奇諾又來到了英國,成為由愛德華六世給予生活津貼的坎特伯雷的牧師。

安妮還把改革家玖惠爾主教用拉丁文撰寫的《英國教會的申訴》翻譯成英文出版。這是一本著名的為英國教會辯護的著作,被認為是“英國教會反對羅馬教會的一個有條不紊的聲明”。

安妮的才學和她的信仰、氣質,在她翻譯出版的著作中充分體現了出來。作家安德遜曾對安妮作出這樣的評論:

她在神學上是一個加爾文主義者,在信仰上是個清教徒,在氣質上是個“狂熱者”,在學問上是接受各種學派的哲學、神學學說的思想家……是當代政治鬥爭的較為公正的觀察員。

安妮對兒子弗朗西斯·培根的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麵,有著諸多的影響。她親自對培根進行教育,為教養兒子耗費了很多心血。

培根的姨父是威廉·塞西爾·博萊伯爵。博萊是英國著名的貴族,其家族與皇室的密切聯係始於亨利七世時。

博萊曾在劍橋大學和葛萊公會學習,在愛德華六世、瑪麗王朝都曾做過高官。

伊麗莎白繼承王位後,博萊是伊麗莎白樞密院裏權力最大的成員,是女王的財政大臣、國務秘書、首席部長,對女王及整個王朝都有著重大影響。人們本以為權傾朝野的博萊會提拔親戚培根,卻沒料到他反而成了培根在仕途上的巨大阻力。

博萊和他的兒子羅伯特·塞西爾,即後來的薩裏斯·博萊伯爵,對培根的一生都有較大的影響。培根生長於這樣一個顯赫的家族,對他來說,在生活、學習、成長等諸多方麵,都具有極好的條件。

家庭環境的良好熏陶

由於尼古拉·培根的社會地位顯赫,家中經常有一些貴族高官來訪,來時一般都帶著一些稀罕的禮品,有北美洲的金銀器皿、中國的瓷器和絲織品、非洲的鑽石等。

許多客人看到聰明的小培根,總愛逗逗他。培根也常問客人一些問題。在客人與爸爸交談時,好奇的小培根總愛站在一邊聽著。

有一天,來了一位剛從北美洲回來的官員。這個官員對尼古拉說:“自從發現新大陸以來,整個地球都讓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了。我們國家怎麼能讓西班牙獨攬海上貿易呢?英國再不發展海軍和海上運輸,會吃大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