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非凡的哲學見地(2 / 2)

在這裏,培根闡述了關於理論研究與實用研究的關係。培根指出,二者的關係就是“因”的研究與“果”的研究的關係。培根反對目光短淺、隻滿足於有限範圍的新發明的機械之巧,強調要有方法論意義上的理論的發明、發現,以便於新發明、新發現能“一串串、一堆堆”地出現。

培根在書中通過《普羅米修斯》這個神話故事,表達了他的另一個哲學觀點,即人類“不滿現狀”是神聖和必要的。培根認為,要想使人們有勇氣與進取精神向下一個目標邁進,必須先使他們具有一種新的精神狀態,必須把人們從習以為常的忍受中解放出來。否則,人類既不能改進他們的科學,也不能改善他們的物質生活。

在《論古人的智慧》一書中,培根還指出:

任何一個有學問的人必然毫不猶疑地承認,這種教導方法是嚴肅的、認真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有時在科學上還是必需的。在通俗意見之外的一切深奧的新發現裏,這種方法正是打開通向人類理解力的容易的和熟悉的通道。因此,一些如今看都很平凡和普通,而當時看來卻是全新或鮮為人知的人類理性的一些新發現和新結構裏,卻有著許多的神話、寓言、隱喻、比喻和暗示。

這些不是為了隱藏而是為了告知和教授。人們的心靈仍然很原始,對於敏銳的和思辨的事情未熟練甚至無耐性時。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可去接受那些不能直接刺激感官的事物的。

培根還說:“曆史到今天,人們要以新的光亮照耀人類的理解力,既要克服偏見,而又不至於引起爭辯、敵意、反對或騷動,也必然循著這同一道路,即求助於寓言、隱喻或暗示的類似的方法。”這段話道出了培根寫作《古人的智慧》的另一意圖。培根的一些新思想,是借這些神話、寓言的釋義表達出來的。

培根以其豐富的想象力、機敏的才思、深刻的哲理,從《古人的智慧》的31個神話、寓言故事中,引出他自己的見解。但這些智慧和含義與其說是屬於古人,不如說是屬於培根。因而無論是誰,要想找出神話或任何文本的原意或本意,都是不可能的。作為曆史的文本總是有多種解釋,這不是因為曆史可以任人隨意解釋,而是解釋曆史的人,著眼的曆史層麵不同和思想觀念各異所造成的。

培根的這部《古人的智慧》,意義不在於是否真的再現了遠古的智慧,而是他從神話故事中抽引出自己所需要的哲學思想的巧妙技能,從而為哲學思想的表達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途徑。

《古人的智慧》在探尋最古老的智慧的同時,也表述了培根關於自然哲學、政治、倫理、宗教等多方麵的思想。毫無疑問,這是英國思想史上對哲學做了最有意義的貢獻的著作之一。

《古人的智慧》文筆優美、生動,構思新穎、巧妙,想象豐富、奇特。它像一部散文詩,所以有人把此書列為文學作品。

《古人的智慧》這部書,培根仍然是用拉丁文寫成的。在培根看來,隻有拉丁文才能與世長存,其他的語言,包括自己祖國的語言,終有一天要被拉丁語所取代。

1611年,培根還主持出版了欽定英譯《聖經》。

詹姆士一世在位的幾年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出版了重新翻譯的《聖經》。當時的清教徒曾提請詹姆士國王出版一個全新版本,一本更準確的、不附加任何宗派傾向的《聖經》。

詹姆士即位的第一年,首肯了這一要求,並讓人籌備這項工作,結果出版了一本後來在英語世界裏最馳名,也最有影響力的欽定本《聖經》。這個版本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受到全世界基督教徒的認可與歡迎。

在不列顛博物館的曆史記錄室中,有文件顯示,弗朗西斯·培根參與了整個翻譯過程的重要部分,他的參與直至最後的翻譯定稿。

對於新版本《聖經》,《劍橋英美文學史》中這樣寫道:

較之過去所有版本的《聖經》,這一版是對各個宗派都有利的。事實上,《聖經》中所有受到質疑的字和詞,在這一次都被認真地加以討論……很多宗派都在過去的歲月裏一直為自己的立場而戰鬥,這也使得最為準確的《聖經》版本得以產生。

這一欽定版本《聖經》中的很多篇、段落,都為大多數英國人所耳熟能詳。也因為如此,它逐漸成為英國的國寶,成為一國的經典之作……

欽定本《聖經》成為英國人最驕傲的作品。隻有培根這種文學天才,才能帶領大家將這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巨大工程完成。

很多年後,英國著名作家赫胥黎這樣評價:

……這一《聖經》版本,是使用了最高貴最純潔的英語寫成,單從文學角度去閱讀,就已經是美不勝收了……

如果說要我們英語中所有的東西在此時被全部毀滅掉,隻剩下這版《聖經》,它就足以顯示出其全部的美與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