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偉大的愛,是愛自己(2 / 3)

旁觀者清楚的,隻是旁觀者自己的猜測。

很多人不需要再見,因為隻是路過而已有沒有人愛,我也要努力做一個可愛的人。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軟弱展現給別人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狼狽述說給別人聽;因為根本沒有人會覺的你很可憐,隻會覺的你很無能很沒用。什麼事情都要學會自己一個人承擔,因為沒有人會幫你。什麼事情都要學會自己一個人堅強,因為凡事都靠自己!

難過了,不要告訴別人,別人永遠都不可能明白在你的立場上的感受。難過了,靜靜的蹲下來抱著自己,讓眼淚盡情的灑落。

人一旦不能服從自己,就要服從別人。

強者不是不流淚,隻是含著淚奔跑

身體不好,有可能出廢品;成績不好,有可能出次品;心理不好,就有可能出危險品。

修養是什麼?修養是麵臨突發事件時所表現出的從容與冷靜,修養是平淡日子裏的用心,是對身邊每一份情感的珍惜。修養是什麼?對男人而言,是綠蔭如樹,是深沉似海。對女人而言,是知性優雅,是氣質內涵。

涵養,使人嚴肅而不孤僻,使人活潑而不放浪,使人穩重而不呆板,使人熱情而不輕狂,使人沉著而不寡言,使人和氣而不盲從。

危險沒來時,懦夫就害怕;危險發生時,常人感到害怕;危險過去後,勇士才知道害怕。

強者不是沒有眼淚,隻是可以含著眼淚向前跑。

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

用別人的智慧充實自己,不用別人的智慧貶低自己;用別人的成功激勵自己,不用別人的成功折磨自己;用別人的錯誤提醒自己,不用別人的錯誤娛樂自己。

你想知道一個人內心缺少什麼,不看別的,就看他炫耀什麼;你想知道一個人自卑什麼,不看別的,就看他掩飾什麼。

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就缺少“自尊”,沒有思考上的獨立,就缺“自主”,沒有人格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信”。

思慮過少,可能失去做人的尊嚴;思慮過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隻有當真理傷害到你的眼前利益,而你依然熱愛他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熱愛真理。

一個王子愛上一個公主,公主告訴他,如果他願意連續100個晚上守在她的陽台下,她就接受他。於是王子照做了,他等了一天,兩天,三天……直到第九十九天,王子離開了。為什麼王子不再堅持最後一天?答案很感人——愛情不能隻是一個人的付出。王子用99天證明愛,用第100天證明尊嚴。

其實,每個人都明白,最持久的吸引還是一個人內心散發出來的獨特與魅力。隻是,很多人,不想承認那樣的事實而已。

通常,每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讓她成長的男人,一段讓她大徹大悟的感情經曆,一個把自己逼到絕境最後又重生的蛻變過程。一個擁有強大內心的女人,平時並非是強勢的咄咄逼人的,相反她可能是溫柔的,微笑地,韌性的,不緊不慢的,可往往這個時候,那個愛你的人已經轉身而去了。

一個人變強大的最好辦法,就是擁有一個想要保護的人。

有時候,我會突然不自信;有時候,我會拿不出勇氣;有時候,我會假裝很快樂;有時候,我也會任性;我會為小小的事掉眼淚;我也會為小小的事興奮睡不著;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不夠好,我承認,我不算完美,但是我很真。

我很慶幸生於現在這樣一個家庭,即使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但爸媽也給了我他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生活。可能我還用不起最新的電子產品,買不起所謂的奢侈品,但也有足夠的錢讓我可以出去走走,不至於為了一件外套出賣自己。比起有些花著父母的錢卻看不起別人的人,我寧願自己努力改變生活。

如果這輩子,隻能跟一個人相守到老,激情慢慢褪去,看膩身邊的人,感覺不到愛,沒別的選擇,生活平淡如水,你會不會因此感到寂寞?我們當初選擇了愛,就是選擇了和某個人一起寂寞到老。其實這輩子最大的寂寞,並不是枯守一人,而是當你想守時,卻找不到這個人。

淡定,不是看破紅塵,不思進取,是經過歲月磨礪後的沉穩含蓄;淡定,不是不屑一切,不顧一切,是曆經世事變遷後的從容淡薄。淡定的人,善待生命,沉穩而不缺少熱情;淡定的人,處事不驚,安詳而不缺乏快意。淡定的人生,曆盡滄桑,卻依然呈現隨遇而安的美麗淡然。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你萬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別人也許會同情,也許會嗟歎,但永遠不會清楚你傷口究竟潰爛到何種境地。

在第一次選擇堅強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你是否做好了承受一切的準備。因為一旦你選擇了堅強,即使隻是假裝的,你也必須一直堅持下去。因為你曾經的堅強會讓人以為即使再大的苦,你也撐得住。

什麼是勇敢?坦然麵對心碎是一種勇敢;接受一無所有是一種勇敢;在絕望中堅持到底是一種勇敢;決定原諒自己是一種勇敢。而真正巨大的勇敢是——正對著恐懼,瞪視它。

真正的美麗,不是青春的容顏,而是綻放的心靈。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時候你還能堅持去做。

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很膽小吧?怕蟑螂,怕老鼠,怕麵對困難,怕一敗塗地,怕自己的真心遇不到另一顆真心,怕被拒絕、背叛、傷害。我們因為害怕,所以連開始也沒有開始就對自己失望了。

痛不痛隻有自己知道,變沒變隻有自己才懂。

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難,會不會有結果,這些都不重要,即使失敗了也無可厚非,關鍵是你有沒有勇氣解脫束縛的手腳,有沒有膽量勇敢地麵對。很多時候,我們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無前的決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開始的時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進行的時候瞻前顧後,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

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暫時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暫時的。

傻子自以為聰明,但聰明人知道他是個傻子。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做人盡量往低處走,讓著別人,遇見利益和名聲盡可能往下退,給自己留下做大的餘地。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和目標,像山一樣挺立在那兒,才能把事做好。

老師說:“古代有一人,想學立身的本領。經過反複比較,決心去學屠龍之技。他拜名師,日夜苦練,終有所成。他會怎麼樣呢?”同學們興致勃勃,說他能成為英雄、明星,受世人崇拜。老師搖頭:“這個人一定會潦倒一生,因為世上根本就沒有龍。”——做人要爭先、處事要靈活、做事要實際。

有人問蘇格拉底:“天地之間有多高?”他毫不含糊地說:“三尺”。又問:“人有五尺,天地之間怎麼隻有三尺,豈不把天捅個窟窿?”蘇格拉底說:“所以,人要想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啊!”謹記低調是一種智慧

耶穌帶著彼得遠行,看到一塊馬蹄鐵讓他撿起來,但彼得懶得彎腰便假裝沒聽見。耶穌撿起馬蹄鐵並換了三文錢,再用這錢買了18顆櫻桃。經過荒野時,耶穌知道彼得又渴又餓,就掉出一顆櫻桃,彼得忙撿起來吃掉。耶穌邊走邊丟,彼得就彎了18次腰。——眼前的小事不做,以後將會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勞。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徒弟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係。等到徒弟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鬆。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鬆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事鬆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徒弟呢?”“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樂善好施,常與交往,“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所以,“人情要多儲存,就像銀行存款,存的越多,時間越長,紅利就越大。

凡事要留有餘地。每一個人都會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種人”。第一種是能夠理解、欣賞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種是曲解、中傷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種人是與自己毫無關係、無關痛癢的人。

什麼都可以丟,但不能丟臉;什麼都可以再來,唯獨生命不能再來;什麼都可以拋去,唯有信仰不能拋去;什麼都可以接受,唯獨屈辱不能接受。你可以忘掉失敗,但不能忘掉教訓;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記曆史;你可以忘掉苦難,但不能忘卻艱辛;你可以忘掉傷疤,但不能忘卻恥辱。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好。一開始,感激不盡。可是久了,便是習慣了。習慣了一個人對你的好,便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有一天不對你好了,你便覺得怨懟。其實,不是別人不好了,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的一笑,這是一種素養;受委屈的時候能坦然的一笑,這是一種大度;吃虧的時候能開心的一笑,這是一種豁達;無奈的時候能達觀的一笑,這是一種境界;危難的時候能泰然一笑,這是一種大氣;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的一笑,這是一種自信;失戀的時候能輕輕的一笑,這是一種灑脫。

如果長得不好,那就讓自己有才氣;如果才氣也沒有,那就總是麵帶微笑。

講真話的最大好處就是:不必記得自己講過什麼。

真誠並不意味著要指責別人的缺點,但意味著一定不恭維別人的缺點。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狡猾和聰明的差距不在智力上,而是在道德上。

有智慧的人總是把嘴巴放在心裏,而愚昧之人反而把心放在嘴裏。

當我們給別人送花,聞到花香的首先是自己;當我們向別人扔髒東西時,先弄髒手的也肯定是自己。何不給人以溫暖,就像給別人身上灑上香水,誰說自己就不會沾點香氣?心底無私,常存愛意,與人為善,給予別人的是溫馨,自己何嚐不是一種深切的快意?

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華的人,必定是低調的人。他們行走在塵世間,眼神是慈祥的,臉色是和藹的,腰身是謙恭的,心底是平和的,靈魂是寧靜的。正所謂,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華樸實無華。低調,不濃,不烈,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爭,不浮,是低到塵埃裏的素顏,是高擎靈魂飛翔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