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恥與自尊 ——了解自我,認識自尊
知恥一般是指羞恥的心理感受,也可指使人感到羞恥之事。知恥也就是知道羞愧和可恥。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唯有知恥,才有自尊。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虛榮心。虛榮是指表麵上的榮耀,虛假的名譽,是對自身外表、學識、作用或成就表現出的妄自尊大。虛榮心其實是一種扭曲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一種追求虛表的性格缺陷。
人同此心:我渴望你的尊重
青少年朋友,隨著我們身體躥高,你是否感覺自己突然長大了呢?你長大的感覺是什麼呢?是的,此時,我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自我意識開始迅速發展,對認識自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特別是集中表現在關注自我形象方麵。
同時,我們開始意識到較為內在的“個性品質”,開始自覺希望自己在各方麵都完美純潔,也就開始拿別人跟自己比較。在自我意識的成長和驅使下,隨之自尊意識也有較大發展,希望人們尊重自己言行和維護自己榮譽。
我們青少年自尊意識往往體現在:不願意別人再把自己當小孩看待,希望父母和老師尊重自己的意見,保守自己秘密,希望獲得自我認同感。此時會提出這樣一個重要問題:“我是誰?”如果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成功的,那麼我們的自我認同感就形成了,我們對個人的價值和信仰問題就能獨立作出決定,就能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接受並欣賞自己。
在此時,我們要注意培養、激發與保護自我意識的發展,特別要培養自我接受能力和自我認識能力,正視自己,建立自信。特別是要獲得尊重,開始逐漸形成自我價值觀和認識能力,開始探索人生和發展。青少年朋友,讓我們來盛讚尊重吧!
尊重是一朵花,一朵開在心間的花;尊重是一條路,一條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團火,一團溫暖你我的火。
當你跋涉在崎嶇山路,朋友鼓勵的目光推動著你,那就是尊重!
當你遭遇到人生挫折,老師溫暖的雙手緊握著你,那就是尊重!
當你拾起馬路上垃圾,路人讚許的微笑感染著你,那就是尊重!
當你懊悔曾經的過失,父母寬厚與理解包容著你,那就是尊重!
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人不卑不亢和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是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
學會尊重父母,是對父母的孝敬;學會尊重知識,是對智慧的向往;學會尊重生命,是對生活的熱愛。
青少年朋友,我們現在已經長大,需要從現在開始了解尊重的意義。在這裏,讓我們先來看一位少年朋友對於尊重的理解吧!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甚至有些人不惜破壞別人的名譽來保護自己。不用說,這些人,都是卑鄙可恥的,將會受到人們的鄙視。因此,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就必須學會尊重別人。
小的時候,天真的我不懂得尊重的可貴,也不去追求尊重。
我長大後,漸漸地明白:受到別人尊重的滋味是那麼幸福,但是,尊重,它不是呼之即來的。它,不像錢,可以去掙;它,不像風,可以給予我們一絲涼爽;它,也不像雨,可以滋潤大地。它是可以使我們快樂的,它比一切都可貴……
我渴望尊重,多一份尊重,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那麼社會將會更加和諧,將會更加美好。
可見,尊重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渴求,是我們重要的精神支柱。沒有了尊重,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黯淡無光,我們的前途將會是一片黑暗。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並非經常得到尊重,以下這些話你是不是很熟悉呢?
為什麼你不能像誰、誰、誰那樣呢?
你怎麼這麼笨呀!簡直什麼都不會!
你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看你那樣子!
有時候,我真希望沒有你這個孩子。
你必須做這件事,否則的話就別吃飯!
……
這些話對於我們許多青少年朋友或許都是比較熟悉的吧!因為這些話往往就出自父母長輩的口裏。當你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特別是在當著許多人聽這些話的時候,你是不是曾經傷心欲絕過呢?
是的,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這就使我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尊重,讓我們一起來體味一下這個女孩的心聲吧。
媽媽,我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孩,我不喜歡您不分場合地指責我。
有一次,您的同事楊阿姨來家裏玩,她看見一牆的獎狀,就說:“瞧,你家女兒真能幹,年年都是三好學生,瞧我家微微,隻拿過一次學習星呢!”
您聽了,瞪了我一眼說:“真不知道我家女兒獎狀怎麼得來的。這孩子,她爸爸把她慣壞了,她都10歲了,煮飯煮不好,掃地掃不幹淨,你家微微雖然成績不好,但啥事都幹得成。”
楊阿姨走後,我生氣地跑出來,說:“媽媽,你為什麼對我要求那麼高,我已經努力了啊!”
我還沒說完,您就打斷了我,嚴肅地說:“媽媽要你成為小區裏各方麵都是最好的孩子。”說完,您就氣呼呼地走了。
媽媽,請您不要不分場合地指責我好嗎?多給我些鼓勵,那樣,我會有信心做好每一件事的。我渴望您的尊重,請您答應我好嗎?
“我渴望您的尊重!”這個女孩是不是說出了我們共同的心聲呢?是的!即使你不敢大聲說出來,相信在你的心裏也一定很認同。我們在內心裏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不過有一點要清楚,在得到別人尊重的同時,你一定也要學會尊重別人,因為隻有尊重別人,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尊重。
尊重是一種高尚的美德,是我們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尊重是我們修養好的表現,是一種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順利開展學習和工作、建立良好社交關係的基石。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首尊重的詩歌吧!
尊重是一種需要,
尊重是一種美德。
泥土渴望高山的尊重,
匍匐在高山的胸膛,實現泥土的價值。
高山渴望泥土的尊重,
泥土的獻身,成就了高山的巍峨。
水滴渴望大海的尊重,
融入海的世界,領略波濤洶湧的壯觀。
大海渴望水滴的尊重,
正是水滴的彙聚,才有大海的廣闊無邊。
千米井下的采煤工人,渴望尊重。
邊防哨所巡邏的戰士,渴望尊重。
汗灑沃土的農民,渴望尊重。
奔波勞碌的商人,渴望尊重。
每一個人,都渴望尊重。
受益終生:自尊是人生寶貴財富
親愛的朋友們,現在有些問題要問你:你真的知道什麼是自尊嗎?你知道自尊都有哪些表現嗎?你知道哪些自尊是正當的,哪些是錯誤的嗎?你傷害過別人的自尊嗎?你知道怎樣才能得到自尊嗎?這些問題你可能不會很清楚,你可能會說:“這些問題,我沒有仔細想過!”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問題吧!
心理學家這樣告訴我們,自尊即自我尊重。自尊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它首先表現為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自尊還包含要求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的期望。
雖然在自尊心受傷的時候我們會非常傷心,但是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情啊!我們會維護自尊,把事情做得更好。自尊對於我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它甚至可以說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不信來看下麵這個小故事吧!
有一天,主人家舉行晚宴,女傭要工作到很晚,她隻好將4歲的兒子帶到主人家。她很自卑,怕兒子知道自己是一個傭人,於是把兒子藏在衛生間裏,並告訴他,他將在這裏享用晚宴。
小男孩在貧困中長大,從沒見過這麼豪華的房子,更沒有見過衛生間。他不認識抽水馬桶,不認識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他聞著洗滌液和香皂的香氣,幸福得不能自拔。他坐在地上,將盤子放在馬桶蓋上,盯著盤子裏的香腸和麵包,為自己唱起快樂的歌。
晚宴開始的時候,主人想起女傭的兒子。主人看女傭躲閃的目光就猜到了一切。他在房子裏靜靜地尋找,終於,順著歌聲找到了衛生間裏的小男孩。那時小男孩正將一塊香腸放進嘴裏。
他愣住了,問:“你躲在這裏幹什麼?”
“我是來這裏參加晚宴的,現在我正在吃晚餐。”
“你知道你是在什麼地方嗎?”
“我當然知道,這是主人單獨為我準備的房間。”
“是你媽媽這樣告訴你的吧?”
“是的,其實不用媽媽說,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會為我準備最好的房間。”小男孩指了指盤子裏的香腸,“不過,我希望能有個人陪我吃這些東西。”
主人默默走回餐桌前,對所有的客人說:“對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們共進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後,他從餐桌上端走了兩個盤子。
主人來到衛生間的門口,禮貌地敲門。得到小男孩的允許後,他推開門,把兩個盤子放到馬桶蓋上。他說:“這麼好的房間,我們一起共進晚餐。”
那天主人和小男孩聊了很多。他讓男孩堅信,衛生間是整棟房子裏最好的房間。他們在衛生間裏吃了很多東西,唱了很多歌。不斷有客人敲門進來,他們向主人和小男孩問好,他們遞給小男孩各種美食。後來他們幹脆一起擠到小小的衛生間裏,給小男孩唱起了歌。大家很開心,沒有人認為這是一場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