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培養與調適 ——保持理性:把握自尊的彈性(2 / 3)

但是我們都知道他們並不是真的經過專業測試篩選出來的。既然沒有真正的測試,最後結果怎麼會都真成了天才呢?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就是天才。

相信自己是天才,真的就成了天才,這就是自信的偉大力量。當然,我們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誰都有遇到挫折的時候,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因一時受挫,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形成一種壓力。

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應該保持頭腦清晰、麵對現實、勇敢麵對、不要逃避。冷靜地分析整個事件的過程,分析一下是自己本身存在的問題,或是由於外來因素而引起的,還是兩者皆有。假如是自身因素的話,那麼自己就應該好好反省一下,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以後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同類事件的發生呢?事情已經發生了,不要急於去追究責任或是責怪自己,而應該想想事情是否還有挽回的餘地呢?要是有的話,應該怎樣做才能把損失或傷痛減到最低呢?應該怎樣做自己才會感覺好一點呢?

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請記住:沒有永遠的困難,也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隻是解決時間的長短而已。困難與人生相比,它隻不過是一種顏料,一種為人生增添色彩的顏料而已。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逃避問題或是借酒消愁,有道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隻要你對自己有信心,那麼什麼困難都是難不倒你的。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呢?

首先是克服自卑的心理,樹立自信心,每天在心中默念“我行,我能行”。別的人能行,我也行啊!大家都是人,都有一個腦袋、兩隻手,智力都差不多。隻要努力,方法得當,那麼什麼事都能辦到的。下麵這首“我能行”的小詩值得一讀和深思。

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

別人說我行,努力才能行;

今天若不行,明天爭取行;

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

不但自己行,還幫他人行;

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爭取全麵行,高考才能行。

其次,每天都能保持甜美的笑容。沒有信心的人,經常眼神呆滯、愁眉苦臉,而雄心勃勃的人,則總是目光炯炯、滿麵春風。人的麵部表情與人的內心體驗是一致的。笑是快樂的表現。笑能使人產生信心和力量;笑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笑能使人忘記憂愁,擺脫煩惱。學會笑,學會微笑,學會在受挫折時笑得出來,就會提高自信心。

最後,做人一定要昂首挺胸,同時也要學會主動與他人交往。遇到挫折而氣餒的人,常常垂頭是失敗的表現,是沒有力量的表現,是喪失信心的表現。成功的人,得意的人,獲得勝利的人總是昂首挺胸,意氣風發。昂首挺胸是富有力量的表現,是自信的表現。

自我肯定:肯定自我價值的存在

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價值的條件化”是一切現代病的根源,如冷漠、孤獨等。特別將人的價值的條件化更是如此,比如父母經常說的“你不好好讀書,我就不愛你了”、“考不到好成績,你就是個沒出息的人”,這樣的話,慢慢地化成孩子的價值觀,於是他開始這樣評價自己或者他人:“我學習差,天生是個笨蛋”、“我賺不到錢,無能透頂”

人就是這樣把學曆、金錢、地位等外在的東西,誤認為自我價值,當它們動搖的時候,人就會恐懼萬分。不僅是恐懼失去物質保障,更主要是恐懼自我價值遭到否定。諸如“我考試沒考好,我是個廢物;我沒有朋友,我是個沒有魅力的人;我長得難看,沒有人會喜歡我……”

這種恐懼或者導致人陷入狂妄和孤獨,或者導致人陷入自卑和焦慮。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真正的自我價值是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物質來證明的。意識不到自我價值,就會將自信建立在外在物上,從而虛浮飄蕩,過度地依賴自我的努力,陷入孤獨之中,或者玩世不恭,迷信宿命。

說了這麼多自我價值,那麼到底什麼是自我價值呢?簡單地說,自我價值就是對自我的肯定,對自我的接納程度和喜歡程度。一個人隻有肯定了自己的自我價值,才能真正讓自己獲得自信,才能真正讓自己擁有自尊。

讓我們看一個小男孩的故事吧。

約翰家有個刻著“與眾不同”四個字的紅色餐盤,要是誰做了得到一家人認可的事情,吃飯就可以使用這個盤子。

這天,約翰帶好朋友大衛回家。大衛騎來了一輛漂亮的新自行車,那正是約翰存錢想要買的自行車。大衛得意地說,他這次測驗及格,自行車是父母獎給他的。其實,約翰這次測驗也及格了,但仍需要自己省錢買車。

母親擔心約翰會有不公平的想法,便對他說:“我知道你可能會不愉快,尤其是你學習那麼用功,還通過了測驗,這都是我們最感到驕傲的事,因此你有資格用紅盤子吃飯了。”

約翰若有所思地看看自行車,再看看大衛,然後小聲對母親說:“媽媽,紅盤子更棒,因為那是我自己努力得到的。”說完,就開心地和大衛出去玩了。

小約翰認為紅盤子更棒,因為那是他自己努力得到的。這就是他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自我肯定,才讓他沒有感到不公平,也沒有失去自尊。

可是,我們許多青少年朋友卻沒有像小約翰那樣學會肯定自己的價值,我們的自我價值感很低。比如我們的膽小、懦弱,害怕被拒絕,缺乏自信和勇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自我價值低。

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我價值呢?

提高自我價值,其核心就是使自己喜歡自己。不曾擁有,如何付出,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人,絕不可能喜歡別人,什麼責任、愛心都是空話。提高自我價值,增強自信,關鍵就是心態問題。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暗示,積極的暗示。

人們的意識,會產生一種“心理導向效應”,即人的內心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接受外界暗示的本能,即通過語言、形象的傳播媒介樹立形象的欲望。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兩組完全相同的人像,一組人像下寫上“凶惡”、“殘暴”、“陰險”、“狠毒”等消極的詞語,而另外一組的下麵則寫上“正直”、“勇敢”、“堅強”、“無私”等積極的詞語。

然後請兩組測試者分別對兩組人像作職業估計。結果前一組人像的職業估計大多是“罪犯”、“歹徒”等,後一組的職業估計則多是軍人、警察,等等。

因此,我們用“語言”,用“圖像”在我們的心上寫什麼,我們就將是什麼。我們常說“言必行”,意思是說話要算數,說過就要做。這句話還道出了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語言有著非常明顯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

即隻要“說”出來了,就一定會對行為產生影響。“說”也是一種心理強化。無論是說積極的話或是消極的話,要想全部抹殺掉它的影響,是不可能的。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痛苦萬分,無法排遣的時候,對人傾訴,痛苦就會減輕許多。比如在基督教中,當一個人內心有“罪惡”感而難以自拔,采取的辦法就是“懺悔”,也就是說出來,以減輕負疚感。

另外,當我們為某事“誇下海口”時,多少都會為該事作出努力,甚至是最大的努力。因為說出來了,就有壓力,就是動力,有個言行一致的信譽問題。這就是心理作用,這就是暗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馬上進行驗證,一個經常說消極語言的人,決不會積極向上;反之,積極奮進的人,說的話則多是積極的。

因此,經常用自我激發性的話提醒自己,久而久之,便會融入自己的身心,抑製消極心態,保持積極的心態,形成強大的內動力。據國內外專家研究,有效的言詞比如:

我喜歡我自己!

我是負責任的!

我是最最棒的!

我一定要成功!

今天將有最好的事發生在我身上!

這樣的言詞,亦可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而自我設定,總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信、激勵前進、不怕失敗。

可以經常對著山水、曠野或在屋內高聲喊叫或琅琅頌揚或者不停地默誦,日久必見成效。從表麵看,這似乎有些“形式主義”實際上達到一定的“量”,一定能引起“質”的變化。

著名的霍桑實驗表明,生產效率的高低除受作業條件和勞動條件影響外,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士氣的高低。人們往往通過一些特殊的方法,使其行為刺激人的心態來調節士氣,使其行為按自己的意誌發展。

當然,我們要肯定自己的自我價值,不能隻靠心理暗示,還必須有不斷的實踐,讓自己的才能發揮出來,才能讓自己的價值得到真正體現。

人生的價值寓於才能之中,從大範疇來說,取決於是否對社會有貢獻,而從小處來說,那就是是否對得起自己。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別人難以完成的工作,那就是有才能的表現,有才能就得充分發揮出來。

當然,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懷才不遇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在這個時候,你應當冷靜地看問題,不能把一時的挫折看成是此生的命運。當你自己放棄了自己後,那麼挫折也就會伴隨你一生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是與挫折相伴而行的。麵對挫折,如果失去了奮進的勇氣,熄滅了探求的熱情,任自己在逆境中退縮,使綠色的生命變成片片凋零的黃葉,然後隨著流水漂得無影無蹤,這樣前途就不會有光明。相反,如果你確立了進取的誌向,鼓起了前進的風帆,就能磨煉出自己堅忍不拔的意誌,前途就會無限光明。

是的,我們也許不是帝王將相,不是仁人誌士,沒有“站在風口浪尖,握住日月旋轉”的萬丈豪情;也缺乏“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的壯誌情懷。

我們隻是極其普通的小人物,而正因為我們普通,我們渺小,更不可以丟掉唯一的那點自信。更何況,小草和大樹,究竟哪一個是另外一個的背景和襯托?誰能說得清楚?況且有誰會是一成不變的呢?此一時,彼一時,因時就勢而已。生命的價值從來都不會因為逆境和挫折而貶值。別人隻能傷害你,卻無法擊垮你!

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沒有味道的。你可以勝利,也可以失敗,但你不能屈服。

重新認識自己,讓自身價值發揮到極限。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更加充實,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戰勝猶豫:不要隨便懷疑自己

猶豫是遲疑,不果斷,做事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如何選擇時出現的心理狀態。因為有東西阻礙了你作決定,但這障礙的形成就是你內心作出的決定。不知應該做怎樣的決定,不知如何回答。心裏反複地想正確答案,因此而慢了半拍。

什麼是猶豫的起因?是懷疑。也就是說我們對於自己的信念不再那麼堅定,懷疑讓我們的自信開始動搖,讓我們不敢繼續堅持下去,我們開始害怕那不可預測的後果。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華特·迪士尼的故事吧。

迪士尼在上學的時候,就對繪畫和描寫冒險生涯的小說特別地入迷,並很快就讀完了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曆險記》等探險小說。

一次,老師布置了繪畫作業,小迪士尼就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一盆的花朵都畫成了人臉,把葉子畫成人手,並且每朵花都以各自表情來表現著自己的個性。

按說這對孩子來說應該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然而,無知的老師根本就不理解孩子心靈中的那個美妙的世界,竟然認為小迪士尼這是胡鬧,說:“花兒就是花兒,怎麼能會有人形?不會畫畫,就不要亂畫!”並當眾把他的作品撕得粉碎。

小迪士尼辯解說:“在我的心裏,這些花兒確實是有生命的啊,有時我能聽到風中的花朵在向我問好。”

老師感到非常的氣憤,就把小迪士尼拎到講台上狠狠地毒打一頓,並告誡他說:“以後再亂畫,比這打得還要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