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學習與溝通 ——不要喝酒:喝酒會傷身體(3 / 3)

五是少吃方便麵和油炸食物。方便麵多為油炸形式,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隻能提供微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很難滿足青少年生長發育的全麵需要。一般情況下,一袋或一碗方便麵含鹽5克左右,常吃有增加發生高血壓的可能性。

另外,油條、油餅大多數是植物油經反複高溫使用炸製而成的,經常食用這些食物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青少年一定要少吃方便麵和油炸食物。

六是每天喝足量的白開水。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它不但可以調節體溫,促進新陳代謝,而且還能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尤其是習慣喝白開水的人不容易產生疲勞。所以,青少年每一小時左右喝一次水,每次200毫升左右,記住千萬別等到感到渴了再喝。此外,需要提醒大家,每天喝水量不要少於1200毫升至1500毫升。

七是不喝或少喝可樂型飲料。可樂型飲料大多數都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有幹擾記憶的作用;並且它所含的小蘇打可中和胃液,影響食物消化和吸收;同時,糖含量過高,多飲可能引起肥胖和齲齒。

八是合理選擇零食。零食雖然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營養素,但是所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遠不如正餐全麵均衡,並且常吃零食或吃零食過多會降低食欲。所以,盡可能少吃或不吃零食。

另外,如果實在離不開零食,那麼,吃零食也有講究,以下幾個方麵需要注意:要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零食;要選擇含糖少的零食,以防止齲齒的發生;要選擇含脂肪少的零食,以免發生肥胖;不要把過鹹或醃製的食物作為零食;吃零食的時間切忌在飯前一小時以內;吃零食的量不要過多,以免影響正餐;水果、含糖量低的糕點,花生、核桃、牛肉幹或豆腐幹等適合做零食,而巧克力、糖果、口香糖、話梅、炸土豆片、炸土豆條、冰激淩、膨化食品等不適合做零食。

青少年朋友,祝願你們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把自己的身體養護好。現在讓我們來一起唱一首《健康飲食歌》吧。

一日三餐別太飽,兩頓之間零食少。

老人孩子需加餐,孕婦產婦調整好。

幹果酸奶都不錯,半斤水果別忘了!

飲料首選白開水,甜飲可樂糖分高。

孩子喝了易缺鈣,美女喝了曲線少。

每天代謝毒素多,飲水八杯都衝跑!

吃喝飲食很重要,營養均衡是訣竅。

少吃葷來多吃素,多長精神少長肚。

少吃鹹來多吃淡,多樣飲食少麻煩。

飲食有度少病痛,胡吃海喝命早送。

生來兩腿多運動,吃好不動也沒用。

人生一世時間短,健康快樂當神仙!

關愛生命: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生命是盛開的花朵,它綻放得美麗、舒展、絢麗多姿;生命是精美的小詩,清新流暢、意蘊悠長;生命是流淌的長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生命,屬於我們隻有一次。我們要珍視生命,就要學會生存,學會自我保護。

自我保護是我們青少年維護心理平衡的一種自發性行為,即通過壓抑、補償、文飾和升華的手段改變對心理緊張的主觀感受,掩飾不能接受的內在衝動和虛擬現實環境的危險,用以減少痛苦以及對痛苦的意識,達到心理平衡的行為反應。

自我保護意識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具有的,它對於我們的生存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青少年朋友,現在讓我們來看一個小女孩自我保護的故事吧。

一個星期四的下午,放學後我高高興興地往家走去。當我走到居委會時,看到前麵在修路,於是我繞道而行,從另外一條小路走回家。

走著走著,忽然聽見一個聲音:“小妹妹,你放學啦?”

我抬頭一看,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現在我的麵前。“嗯,放學了。”我隨口回了一句。

“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不認識我了嗎?”陌生人笑眯眯地對我說。

我抬頭看了看他,心裏在回憶那些我見過的爸爸的同事,“我這有幾粒好吃的糖給你吃。”說完他拉住我的手,拿出幾粒糖給我。

我心裏在想,這個人我沒見過呀,他是認錯人了?還是……我靈機一動問道:“您也是開卡車的嗎?我爸爸今天開車去哪了?”

“對!對!你爸爸開車出去了,叫我來接你”。說完陌生人剝了一粒糖,想往我嘴裏塞。

“是壞人,我爸爸根本不是開車的。”我心裏一下子緊張起來,怎麼辦?平時在電視中和報紙雜誌上看到過不少壞人騙小孩的案件,今天被我遇見了,怎麼辦?他手裏的糖肯定有問題,我決不能吃。

“我是不吃糖的,難道我爸爸沒和您說過嗎?”我急中生智地說。

“噢,我忘了。”陌生人無奈地把糖放進袋裏,“我帶你去見你爸爸。”他拉著我的手說道。

我慢吞吞地走著,大腦卻在高速運轉著,平時爸爸媽媽教過我很多自救自護的方法,雜誌上也有好多這方麵的文章。對了,我有辦法了。

“每次去爸爸那裏,我都會幫爸爸買包煙的,我們去小店買好煙就去爸爸那兒。”我笑嘻嘻地對陌生人說。

“那好吧,要快點,你爸爸在等你。”看著他那自以為是的樣子,我不禁暗暗在笑:你上當了。

陌生人拉著我的手來到小店,這時,我指著遠處迎麵而來的男子說道:“爸爸,你怎麼回來了。”

一旁的陌生人臉一下子緊張起來,緊緊拉著我的手也突然鬆開了。

我對陌生人說:“爸爸回來了,我們過去吧!”

“不,不,我有事先走了。”隻見他驚慌失措地說道,然後往後麵跑去,一眨眼就不見了蹤影。

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當遇見壞人時,要保持冷靜,正確運用自己的智慧與壞人周旋,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自我保護是我們必須學會的,不會自我保護,等於身邊沒有了替你阻擋危險的“保護傘”,等於沒有了安全感。所以,一個人,特別是像我們這個年紀的青少年,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加強自我保護呢?以下幾個方麵的建議也許對你有些用吧。

一是要樹立“敵情觀念”,頭腦裏要繃緊安全防範這根弦。要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提高青少年對社會狀態的認知程度,明了社會治安的複雜情況,懂得世界上有陽光,也有黑暗。要學習和掌握一些如何擺脫困境的技能,借鑒一些青少年如何機智勇敢地虎口脫身的方法,在自己萬一遭遇到不測時,能夠沉著應付、機智逃生並尋機報警。

二是要學習和掌握保護青少年的法律、法規知識,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目前,我國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這些法律分別規定了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受教育權利和其他應享有的保護權利,等等。

三是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了解父母親的上班規律,家中有無貴重物品等,更不能隨便將陌生人帶到家中。即使陌生人聲稱是自家親戚,父母的朋友、同事等,應先同家長取得聯係加以證實。如果覺得此人可疑,就要設法告訴老師和民警。

獨自在家時,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一些犯罪分子冒充維修水、電、暖維修工和收費人員上門,借此機會進入住宅進行犯罪活動。當青少年一人在家時,不要開門答話,靜聽動靜,如果不慎開了門,可假稱自己的家人在樓下,假裝喊幾聲,使罪犯膽怯。

四是一些離家外出的孩子,不要輕信他人的花言巧語,特別是類似帶你“找工作”、“開眼界”的話,更不能輕易跟著去,一些青少年就是輕信花言巧語,跌進陷阱,被騙、被拐、被害的事例很多。

五是夜間如果需要出門,最好要求成年人做伴。節假日和同學、朋友相約去玩,要明確告訴家人要去的地方,並能保持電話聯係。未成年人身上不要帶過多的錢財,衣著打扮要盡量樸素大方,不要過於華麗,否則,就容易成為受害目標。

六是不要同社會上行為失常和有劣跡的人員來往,接觸過多必然會染上惡習,甚至自覺不自覺地加入這些人的圈子,有的則會被脅迫做壞事。不要去遊戲廳、歌舞廳、網吧等公共娛樂場所。玩遊戲的害處盡人皆知,不但耗費錢財,浪費時間、精力,耽誤學習,而且還容易引發打架鬥毆,無故傷害等事端。而沉迷網吧也是弊多利少,有些青少年因所謂“網戀”,招致侵害甚至殺身之禍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青少年一旦遭受不法侵害,要及時大膽地向老師、家長和公安民警反映情況,揭露違法犯罪人員,切不可膽小懦弱,將屈辱裝在心中。

青少年朋友,讓我們一起唱一首自我保護歌,從現在開始學會自我保護吧。

我問媽媽什麼是自我保護?

遠離危險就是自我保護。

我問爸爸什麼是自我保護?

應對緊急就是自我保護。

我問老師什麼是自我保護,自我保護?

遵守法規就是自我保護。

我問自己什麼是自我保護?

我和危險說再見,媽媽笑了。

我問自己什麼是自我保護?

我學會從容應急,爸爸笑了。

我問自己什麼是自我保護,自我保護?

我自覺遵守法規,老師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