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尊師大看台1(2 / 3)

這位老師十分動情地說:“那年新年晚會開得特別成功,大家玩得很盡興,零點晚會結束,幾個班幹部圍著我,帶著幾分自豪地說:‘怎麼樣?還可以吧?新年節目就得這樣,得保密,演出時大家才感興趣,像從前那樣,又是排練,又是審查,到演出時就一點也不新鮮了。’”

談完了這樁往事,這位老師認真地說:“這是我做班主任學到的第一課,初三學生年紀不大,但他們已經知道關心人。他們的主動精神、創造意識對我的幫助太大了。”

這位老師的回憶說明,在學校裏學生有能力關心和幫助老師,老師的工作如果得到我們學生的協助就能做得更好。

老師的工作是教育學生。學生在汲取知識、提高能力、鍛煉身體、培養良好思想品德中發揮主動精神,就是對老師工作最有力的支持。學習方麵的主動精神表現在積極鑽研、提出問題、廣泛涉獵上。

有的老師讚揚某一班學生“好教”,好教在哪裏呢?在於學生自覺認真地預習,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和實際行動,學習興趣濃厚,不管課內課外的知識都想了解、都想掌握,就像蜜蜂采蜜,就像海綿吸水,這樣的學生自然“好教”。

也許你會問,學生要這麼“好教”,那老師的教學工作豈不是太簡單了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老師的事,幹嗎讓學生“協助”呀?也許正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有這麼一種想法,所以很多同學處處都等著老師去調動,而自己有時還有意調而不動,結果弄得老師和學生都很累,當然也就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學習質量了。

不錯,調動學生積極性是教師應該做的,但學好卻是我們學生應負的責任。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事,我們學生為什麼非得等老師“調”才能“動”呢?主動學能使老師覺得“好教”,也就是協助老師教好,同時也是自己學好的保證。何況關心他人、協助老師本來就是一個中小學生應具有的優秀品質呢!

發揮創造性也是對老師工作的協助。所有的老師都希望學生掌握效果最好的學習方法,而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往往是在我們學生自己的實踐中產生的。一位外語老師組織學生交流學習外語的經驗,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總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同學們對這次交流活動都很滿意,覺得很有收獲。

老師在這次活動以後,連連說:“大開眼界,大開眼界,沒想到學生有這麼多好方法,對我的幫助太大了。”

反映情況,提出意見也是關心老師、協助老師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麵。在我們身邊,有的同學不願意提意見,覺得不同意見會使老師不高興;也有的同學不善於提意見,原本是好心,但態度和用語不恰當,令人很難接受。其實,我們同學不滿意的所在,往往正是老師工作的難點。隻要注意方法,不同意見也會受到老師的歡迎。

老師最苦惱的是知道學生不滿意,又弄不清為什麼不滿意,找不到使學生滿意的辦法。這時候,我們學生能夠提出意見正是老師求之不得的,怎麼會不高興呢?為此,如果我們能在適當的時候協助老師完成一些學習上的事,那麼,我們就既幫助了老師,又間接地幫助了自己,何樂為不為呢?

我們應該知道,師生之間,隻要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關心與愛護,就一定能創建和諧的師生關係。也隻有這樣,我們的校園生活才會過得更加美好、更加陽光!

非常提醒:尊敬老師從小事做起

青少年朋友,前麵我們已經知道,我們應該尊敬老師,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禮儀規範的一項傳統內容。那麼,具體到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好哪些事情呢?其實,尊敬老師並不需要我們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

課堂上,一道專注的目光,一個輕輕地點頭,證明了我們在全身心投入,在專心致誌地聽講,這便是尊重;下課後,在走廊裏遇到了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個輕輕的招手,一聲甜甜的“老師好”,這也是尊重;我們知錯就改,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這同樣是尊重;我們積極進取,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這依然是尊重。

當然,我們認真地完成每次作業、積極舉手發言、認真思考、主動參與、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理想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這便是對老師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也會使老師感到莫大的欣慰。

我們以良好的心態,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製度,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理解老師、體貼老師,這更是對老師諄諄教誨的最大肯定,也會使老師獲得快樂和滿足。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有事向老師請教,當我們進入辦公室時,我們也應遵守一些日常禮節。

我國宋代有位學者叫楊時。一天,他和另一位學者遊酢冒著嚴寒同去向老師程頤求教。到了那裏,見老師坐在堂上睡著了。為了不打擾老師,他們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著。過了很久,老師醒來看見楊時、遊酢正靜悄悄、畢恭畢敬地侍立在門外麵,連忙說:“你們二位有什麼事?快請進來吧。”他們這才進門。此時,門外漫天大雪,地上積雪已有一尺多厚,楊時、遊酢全身都白了。從此,“程門立雪”就成為尊敬老師的一個故事而流傳了下來。

由此可見,當我們需要進入老師的居所或辦公室時,我們必須在征得老師同意後方可進入,這也是我國傳統的尊師禮儀之一。

今天和古代相比,學科更加複雜,學校範圍更大,老師人數也更多了。一間辦公室裏往往有多位老師同室辦公。辦公室是老師們靜心工作的地方,隨便進出和打擾老師顯然是不禮貌的行為。

另外,老師在辦公室裏要處理的事情麵也很廣,可能在看書,在批改作業,在研究教材,在和家長或學生談心,在擬測驗題和考試卷,也可能是在處理其他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學生貿然闖進老師的辦公室,不僅有失禮貌,而且可能影響甚至妨礙老師的工作。因此,我們進入老師辦公室必須敲門,或喊報告,要事先征得老師同意後方能進入。

老師的辦公桌上和抽屜有許多東西:教科書,參考書,備課本,教學摘記,學生作業本,考試卷,學生的成績記錄,還有老師的信件、日記、錢和其他物件。雖然東西很多,但安放時一般都是有次序的。當我們進入辦公室時,一定不要亂翻老師的東西。

另外,老師的有些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是保密的。比如,未啟用的試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摘記,不公開的學生成績等。若被亂翻而造成泄密,更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還有,老師有一些純屬私人的東西,像信件、日記、錢物之類,那就更不能亂翻了。如果我們學生亂翻老師的東西,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不禮貌,也是自身思想品德欠佳的行為。所以,對老師的東西,我們學生是絕對不能亂翻的。

當我們向老師問完問題後,我們還應遵循一定的禮節。

向老師告別時,如果老師話已講完,我們向老師請教的問題也已經得到解決,我們應向老師表明對所問的問題已經理解,並向老師道謝。如果是坐著談的,我們應起立把凳子放回原處,而後向老師微微鞠躬和道聲“再見”,然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