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堅強執著不認輸(1 / 3)

第一章 堅強執著不認輸

堅強執著是一種非凡的意誌力,它能幫助一個人走出被反複拒絕後的失落,跨越成功路上的無數阻礙。在無數成功者的性格詞典裏,“堅強”無疑是青少年邁向成功的可貴性格之一。

非常人生:做人要堅強

從幼年開始,我們每個人身上就披上了一件無形的外衣,它滲透於我們吃飯、走路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之中。這件外衣就是我們的性格。

性格是人在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征,主要體現在我們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采取的言行上。

進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急速發育,心理也日漸成熟,但還尚未成熟。這個時候,我們猶如六月的天氣,陰晴不定。有時候,我們心情很壞,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無論說什麼我們都覺得很煩,不理不睬,跟他們頂嘴;有時候,我們很自私,即使是自己錯了,也不承認,而且還喜歡反駁;還有的時候,我們就像彈簧一樣,父母越是用力地往下按,我們反彈的力量就越大……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性格在作怪。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青少年會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單和挫折,當我們無法處理這些難題時,我們的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情緒特點,甚至人生觀等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積極培養一些優秀的性格,比如堅強、勇敢、樂觀、謙虛、寬容、善良等。隻有具備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健康地成長,並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

現在,我們首先來了解我們必須具備的性格之一,也就是堅強。

在人生的長河裏,我們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各種幹擾、困惑會經常伴隨著我們。可以說,一個人身處逆境,在現實生活中是正常的現象。當遭到旁人的諷刺挖苦時,當受到災難或者疾病的不幸時,當身陷絕境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親愛的朋友,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保爾,經曆了貧困、失戀、坐牢、戰爭、重傷、失明等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打擊,但是所有的挫折都沒有打倒這位剛強的戰士,他最終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貢獻給了壯麗的革命事業。

那麼,到底是什麼力量讓保爾戰勝了一切的困難險阻呢?堅強的性格。也許,有人會說,這不過是虛構的人物,我們生活中根本就沒有這麼堅強的人存在。其實不然,如被譽為“中國‘保爾’”的張海迪就是一個現實的例子。

張海迪5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因此她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先後完成了小學、中學、大學專業課程的學習。

15歲時,她隨父母下放到山東聊城莘縣的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在困難麵前,她沒有被嚇倒,而是堅強並積極地麵對生活,在那裏她給村裏小學的孩子們講課,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此期間,她在當地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群眾的熱情讚譽。

從1983年起,張海迪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創作,執著地為文學而戰,至今為止,她已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她的作品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因此,她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80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用事實向世人證明:在疾病麵前,隻要不向生活屈服,勇敢地選擇堅強的生活,就永遠不會被生活打敗。隻有經得起生活考驗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堅強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品質。在遇到打擊的時候,它可以讓我們重新站起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它可以幫助我們戰勝困難,並最終獲得財富和成功。當然還有,遇到傷心事時,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快樂起來。

堅強,是一切成就大事業的人都具有的品質。他們或許缺乏其他良好的品質,或許有各種弱點或缺陷,然而他們都足夠堅強。勞苦不足以使他們灰心,困難不足以使他們喪誌。不管處境如何,他們能堅持與忍耐,因為堅強是他們的天性。

作為青少年,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成功,而應該積極地去爭取屬於自己的輝煌。

一個人沒有了金錢,可以靠雙手去掙,但如果沒有了堅強,那就隻能任由困難將他擊倒、再擊倒,直到一無是處、一無所有。所以,堅強永遠比金錢更珍貴,它是人生中一筆不可替代的財富。

為了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走得順、走得遠,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學會堅強。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我們要樹立堅定的理想。理想是堅強的航標,是人生成功的藍圖和基石,是人生奮進的路標和動力。有了理想,生活才有方向。當然,有了理想之後,還要為之執著奮鬥。

第二,要學會戰勝自我。人總是有缺點的,但缺點是可以改正的。我們要勇於戰勝自我,這是學會堅強的關鍵。

第三,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愛好。可以說,找到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愛好,就很容易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我們的主動性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可以說,找到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愛好,是養成堅強性格的捷徑。

第四,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終。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許多年如一日,專心致誌、堅韌不拔的人。俗語說“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愚公能移山,靠的就是恒心;王羲之從4歲開始練字最終成為一代書法大家靠的也是恒心。我們青少年還不夠成熟,對短期目標尚能堅持,對較長期的目標則常常難以堅持到底,所以我們就更需要鍛煉自己做事的恒心,這也是養成堅強性格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五,正確對待失敗、挫折、逆境和困難。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逆境和困難,會遭受很多失敗和挫折。可以這樣說,再偉大的人,也遇到過失敗和挫折。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情況下,憑著堅強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巨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的堅強性格、頑強精神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可見,堅強性格總是與克服困難聯係在一起的,克服困難的過程,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意誌和毅力。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正視失敗、正視挫折,這些都有利於堅強性格的培養。

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可能會成功,也可能遭到遇困難與逆境。困難就像惡魔,我們越是害怕它,它越是張牙舞爪;但困難更是一塊試金石,如果我們是一塊真金,經過一次次的錘打和考驗,就會變得更加堅強。

我們要挑戰困難,用微笑麵對困難;我們要經受磨煉,學會自立自強。雖然自強者未必都能成功,但“不自強而大成者,天下未之有也”。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青少年朋友,永不退縮,我們終究會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強者。

坦然麵對:在苦難中鑄造堅強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無論麵對怎樣的逆境、多大的苦難,我們都不能放棄自己的信念和對生活的熱情,我們隻有不斷地經受住種種考驗,才能獲得一個堅強的性格。事實上,大凡是具有堅強性格的人都經受了苦難的塑造,鳳凰涅槃才能得以永生。

要知道,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什麼是可悲的,上帝也沒有對誰不公平,即使生活中出現一些打擊,作為青少年,我們也應該把這些事情當作是一種磨煉,隻有這樣,才不會為了某件事情而沉淪。

因此,在生活中,當我們覺得很失落的時候,可以多往好的方麵想想,在麵對苦難的過程中,我們才會有所收獲。我們應該相信,隻要選擇了堅強,就不會被生活中的苦難所擊倒。就像我們下麵講到的這個男孩子一樣。

有一個男孩子,家裏世代都是農民,父母也沒什麼文化,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這個男孩自小就很懂事,6歲時就已經能自己去村裏的菜園買菜,還能幫媽媽編織掙錢。因為他的母親有先天性心髒病,不能幹重活,他就盡力為父母分擔一些家裏的負擔。在艱苦的生活中,他養成了勤勞簡樸和堅強獨立的好習慣。

他學習很刻苦,成績自小就很突出。尤其是小學四年級,他考了全鎮第一名,甚至還獲得了市裏的“希望之星”稱號。那一次,父母很是高興,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父母那麼快樂。當時他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讓父母的臉上有更多的笑容。

但是,在他上初中的時候,母親的心髒病又一次發作了。而且病情十分嚴重,這對這個本來就不寬裕的家境來說,真是雪上加霜。盡管日子如此艱難,但為了讓他安心讀書,父母仍盡了最大努力。在苦難麵前,他沒有低頭,而是更加刻苦地學習,也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後來,他終於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和家人一起堅持渡過了難關。

由於學習成績優秀,在上高中後,他連續兩年獲得校綜合獎學金和“校三好學生”稱號。這一切的收獲都同他在苦難麵前沒有低頭、選擇堅強麵對有重要關係。

後來有人采訪他,他說:“我感謝國家、社會、學校、村裏的鄉親,還有我的父母,感謝所有關心和愛護我的人。我會更加努力使自己成才,早一天去回報社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即使遇到更大的苦難和挫折,我也要堅強麵對,同苦難作鬥爭,渡過重重難關。”

是啊,堅強的人在苦難麵前是不會退縮的。

一般來說,大多在幼年常遇苦難阻礙的青少年,日後往往有發展;而從沒有遇過苦難挫折的人,反而比較脆弱。因為,艱難困苦的環境能磨煉我們的意誌,我們必須為了生存而克服各種困難、奮鬥不止,為了取得成功,必須經受住失敗的考驗,因此,我們唯有選擇堅強起來,忍受他人難以忍受的苦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獲得成功。

在茫茫無垠的沙漠裏,駱駝像個哲學家一樣,一邊踱著步子,一邊沉思著。在沙漠裏,沒有水,沒有草,有時候還會風沙漫天,難辨方向。堅韌不拔的駱駝卻總是能向前行走。

有一天,駱駝在沙漠裏發現了一株仙人掌,驚異地停步問道:“小家夥啊,你是怎麼在這麼惡劣的沙漠中生存的呢?”

仙人掌笑著反問說:“嘻!大塊頭啊,那麼你又是怎麼在這沙漠中行走的呢?”

駱駝回答道:“我啊,因為我能吃苦耐勞,經過長期的磨煉,形成了適應沙漠生活的特殊習性和身體機能,所以我能在沙漠裏行走。你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仙人掌說:“我同你一樣,都是因為長期的鍛煉,養成了抗旱耐渴的習性,擁有了適應沙漠生活的特殊機能,所以能適應沙漠中的生活。”

駱駝又發問道:“你為什麼身上長了這麼多的刺?”

仙人掌笑著回答說:“就是因為我滿身生刺,才不會被動物吃掉。刺是我的葉子,這樣的葉子不會使身體裏儲藏的水被蒸發掉,我不怕幹旱,所以能夠在沙漠裏生存下來。”

駱駝聽後認真地點了點頭,帶著敬意告別了仙人掌,向前走去,伴著沉思:“不錯,凡是能夠在艱苦環境中生存下來的,都經過了無數次的磨煉,具有了百折不撓、戰勝一切的意誌和堅韌不拔的品質。”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苦難時,我們應怎麼辦呢?這個小故事中的駱駝和仙人掌都是我們的好老師。它們指導我們,在遇到苦難時,我們應選擇堅強,勇敢地戰勝困難,並且要適應不良的環境,最終才會渡過難關。

大自然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嫩綠的小草為了呼吸到地麵的空氣,能夠用盡全力去推開很重的石頭;又如河裏的魚兒為了尋找食物,常常逆著水流往上遊。

自然科學家達爾文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適者生存。”它的意思是生物必須學會適應糟糕的環境才能生存下來。對於青少年來說,隻有在苦難麵前,堅強起來,永不退縮,克服困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我們青少年要怎麼做,才能在苦難麵前使自己變得堅強呢?青少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進行自我培養。

第一,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確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就可以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自我修煉。

第二,培養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可以成為我們行為的支撐,因為豐富的情感使我們懂得愛生活,愛我們周圍的人,為人處世,我們多了一些熱情,多了一些責任感,也就有了人們所說的“良心”。如果我們認為隻有這樣做,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覺得心安理得時,即使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不少痛苦,我們也會有勇氣、有毅力克服困難,把事情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