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沉著冷靜不衝動(3 / 3)

第一,離開使自己衝動的現場,直到自己可以冷卻下來為止。在我們想要衝動時,應該立刻強迫自己和被挑起戰火的對方保持距離。可以委婉地說“現在的感覺真是奇妙,我想我還是靜一靜,我離開一下待會兒再回來”,或者說,“恕我失陪一下,等我專心一點時再跟你談”。

同樣,當我們和他人意見不合時,也可以這麼做。當自己的朋友心情不佳、口出惡言時,我們可以說“我現在不能跟你談,明天再說吧”或“我得仔細想一想再回答你”。其實,世上的事情並沒有急迫到連一兩個鍾頭都不能等,離開那個環境出去散個步,做些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冷靜下來思考一下,都可以有效地平靜自己的情緒。

第二,對自己說些有建設性的話。當自己想要衝動時,我們可以在心裏默數到10,這招相當有效。因為從心理層麵分析,實際上一個人憤怒的情緒最多維持10分鍾左右,除非是有人再次把我們激怒,一般來說,10分鍾後,我們可能已經平靜下來了。所以在這段時間裏,我們不妨聽聽舒緩心情的音樂,或在紙上不停地寫“別打電話給他”。總之,找些可以讓我們轉移注意力的事來做,這對調整不良心理很有益。

第三,先問自己要怎麼做,並預測結果會如何。做個結果一覽表,詳細列出衝動行事可能招致的後果,例如“可能會傷了友誼”或“可能會被辭退”等,預想這些結果,就不會衝動妄為。

第四,用安全的方式宣泄憤怒。把憤怒與衝動訴諸文字,寫封信給自己,把所有的感覺寫下來,不必在意修辭或文句優美通順與否,而隻是把造成不良心理的事件和環境描述出來,以宣泄情緒。

第五,訓練自己將眼光放遠。麵對火冒三丈的情緒,我們可以訓練自己先將憤怒隱藏起來,再學著如何給對方建設性的批評。

總之,在自己想要衝動時,我們應該先保持冷靜,分析事情的輕重,真正做到三思而後行,久而久之,就能讓自己的性格保持冷靜。

坦然相對:沉著應對流言蜚語

在校園裏,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武器是什麼?是謠言。

一般來說,流言蜚語總是令人厭惡。雖然某些類型的流言可能會提高某個人的知名度,但多數“爆料”的人都會給人帶來傷害。更糟的是,流言通常都是在受害人的背後傳播。我們大家都熟悉這樣的場景——甲將關於乙的謠言傳播給所有可能對此感興趣的人,其實謠言與真相大相徑庭,就像下麵的這個故事一樣。

宋菲菲的學習成績很不錯,不僅如此,多才多藝的她經常在大小比賽上獲獎。最近,她卻在為一件事氣憤不已。班裏的一個女生總在製造她的流言,連老師都相信了。因為,老師將她和班長張強的座位調開了。

宋菲菲生氣地對同桌說:“要不是我是學習委員,那天她那麼說我,我一定抽她的嘴巴。這個大嘴巴女生,到處捕風捉影,唯恐天下不亂!”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宋菲菲的父母和班長張強的父母是老同學。前不久,父母老同學聚會,就在張強家舉行。菲菲的父母給她發短信,讓她下晚自習後和張強一起回去,一家人可以在張強家聚齊。菲菲和張強都是班委,關係不錯。她沒多想,就和張強回家了。

就是這件事,給她惹來了一堆麻煩:班裏的大嘴巴說他倆在談戀愛。

菲菲和自己的同學剛剛進入青春期,班裏的同學現在最熱衷談論誰和誰戀愛之類的話題。這一次,事情攤到了菲菲的身上,菲菲還真受不了。一來,自己和張強都是班委,這樣傳下去影響不好;二來,這事一鬧,張強都不敢和自己說話了;三來,老師似乎也在懷疑……菲菲越想越委屈。

前天,她無意間聽到那個女生和別人議論自己和張強的事。當時,菲菲氣得腿都在發抖,她真想給那個女生來個下馬威,但最終還是克製住了。她假裝什麼也沒聽見,從那個女生旁邊冷靜地走了過去,但她的心都要被氣炸了……

以後的幾天裏,麵對流言,菲菲都采取了不理不睬的冷處理方法,久而久之,這些流言蜚語終於不攻自破了。

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搬弄是非的流言蜚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謠言有的是用來報複或要挾他人的,但是在更多情況下,謠言大多隻不過是聊天瞎扯,一種引起別人注意或者讓別人覺得自己了不起的談資而已。因此,作為青少年,麵對流言蜚語,我們要清醒冷靜,一方麵要不斷自省,潔身自好;另一方麵要及時辟謠,減少謠言的負麵影響。隻有這樣,才不至於陷入流言蜚語的困境之中。

要知道,當我們發現自己是某謠言裏的主角時,怯懦的人會因此而方寸大亂,而一個穩重成熟的人是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謠言自亂陣腳的。不過,對我們青少年來說,辟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治標又治本的方法才是有效的解決之道。因此,在謠言麵前,我們需要這樣來做。

一是要徹底了解謠言本身。在聽到流言蜚語之後,盡管我們會對此感到憤慨,但我們必須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頭腦的冷靜。因為謠言本身就是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的東西,全麵地了解它需要我們的細心和耐心,一旦我們完全做到這一點,會對我們後麵的進程提供一個很好的開端。

二是尋找流言的漏洞。尋找流言的漏洞很重要,也是徹底駁倒謠言的關鍵所在。同時,搜集有關的證據,包括人證和物證,為徹底打敗謠言作一些必要的準備,也是使別人相信我們的基礎。

三是找出流言的製造者。首先要弄清楚對方傳這種流言的真實企圖。如果罪魁禍首已經明確,如何處理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如果對方是個一貫的謠言製造者,那麼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同他談話,避免和他結下私人恩怨。

四是注意用事實擊敗流言。愛挑撥關係的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造謠生事,態度惡劣而卑鄙。他們往往利用人們的輕信和多疑達到他們的企圖。攻破這些人的謠言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相關事實來證明。這就需要我們注意了解謠言的起因,迅速掌握事實,進行強有力的反擊。

五是自重和互相尊重。有時,我們身邊會流傳一些“非刻意編造”的謠言。這些謠言的產生完全是偶然的,可能是教室裏的某人隨口說了一句什麼,而另一位不知情者斷章取義,並一再誤傳,最後完全扭曲了說話人的本意。

我們有時候無意說的話能令自己的同學回味許久、深入分析,包括正式的講話、非正式的交流等,自己也稀裏糊塗地變成了謠言的製造者。因此,我們要學會自重,才會讓這種“非刻意編造”的謠言得以避免。

除了自重外,互相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明白,背後議論別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幫助別人改正這種毛病是應該的。我們幫助他人改變這種惡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尊重對方,以朋友式的態度善意地規勸對方;想辦法巧妙地引導對方獲得正確的認識。

六是冷淡低調處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一點,不要以為把是非告訴我們的人便是自己的朋友,真正的結果其實是他們很可能希望從中得到更多的談話材料,從我們的反應中再編造故事。所以,聰明的人不會與這種人推心置腹。令這種人遠離自己的辦法,是處理任何有關自己的傳聞的最佳辦法。具體的做法是冷淡反應,無須作答。

總之,在謠言麵前,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冷靜的態度,沉著麵對流言蜚語,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心理測試:看看你處理事情的態度

當事情發生後,你能很快地使頭腦冷靜下來嗎?下麵就來做個這方麵的測試吧!

如果你是一個魔法師,你可以把自己最恨的人變成一樣東西,你會把他變成什麼?

A.烏龜

B.長得很難看的王子或公主

C.螞蟻

解析:

選A的人有點不沉著,在被逼無奈時會做出令所有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選B的人遇事不沉著,有報複心理,小心和別人相處時令人害怕。

選C的人遇事沉著冷靜,可以很適當地處理煩惱,但有時有點令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