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改掉自私的毛病。研究認為,狹隘大多是由自私引起的,因此,我們首先要改掉自己的自私習性.主動積極地融入同學中去,凡事多為別人著想。當發現自己心裏冒出自私狹隘的想法時,要及時轉移注意力,提醒自己。
第二,加強人生觀的教育。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就要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潛能,為社會作貢獻,給別人留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一旦把眼光放在大事上,自己一時的得與失就算不上什麼了,就會容納和接受對整體、全局有利的人與事,眼光也會從狹隘的個人圈子裏跳出去。所以,拋開“自我中心”,就不會斤斤計較,“心底無私”自然“天地寬”。
第三,遠離報複心理。當發生了與自己想的不一樣的事情時,哪怕是一件小事,狹隘的人都有可能會報複,認為別人傷害了自己,自己一定要還擊回來,否則心理就會不平衡。這時候,我們一定要明白,傷害別人其實也是在傷害自己,與其在腦子裏想方設法地去報複,不如做些別的事情,放鬆一下自己。
第四,確定一個積極的生活目標。作為青少年,我們應為自己確立一個積極的目標,把眼光放遠一些,自己的得與失也就不算什麼了,遇到事情也就不會斤斤計較了。
要增強自身的集體榮譽感,在進行人際交往時,我們與別人相處就要熱情、直率,要善於團結友愛、相互幫助,要真正地融入大集體中。經過彼此間的了解和溝通後,我們才會更透徹地了解自己,開闊心胸,積極快樂地麵對每一天。
第五,應該開闊視野,拓寬心胸。在休閑時,我們不妨走出校園或家庭,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氣。我們可以去看浩瀚的大海,也可以登上高山,開闊自己的視野。同時,在野外多多了解大自然的博大胸懷,以此來感染和激勵自己。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寬廣的胸懷,那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會變得美好而和諧。青少年朋友,請拋掉狹隘的心理,學會寬容,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吧!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
人的心隻有拳頭大,但是一個具有寬容性格人的心可以裝下全世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很多時候,我們在對一件事情做出決定之前,應該首先想想別人的感受,想想此事會引起的後果以及被牽連的人的感受,這不僅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還能使我們更加善解人意,並有助於我們形成寬容豁達的性格。
無論任何事情,牽涉的人都不可能隻是一個獨立的“我”,“我”和大家是相連的,所以,我們在做事前,應該首先考慮到自己牽涉的人,多想想別人的感受不是壞事。這種付出是心甘情願的,是快樂的,為別人多想想,其實也就是對自己多一些感悟、多一分寬容。
我們來看下麵這樣一件小事:
一天,甜甜回家很不開心,在媽媽的詢問下,她終於說出實話。原來,今天在學校裏,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題:一台複印機12分鍾複印文件360頁,照這樣計算,複印720頁,需要多少時間?很多同學都是這樣做的:先360÷12=30(頁),再720÷30=24(分鍾)。
甜甜說老師給這樣計算的同學打了一個紅鉤,還加上一顆星。可是她不是這樣想的:她直接這樣列式12×2=24(分鍾),可是老師告訴她步驟太少。雖然答案是對的,但老師隻給她批了一個紅鉤,沒有給她加上一顆星。這讓甜甜覺得非常委屈和不滿。
媽媽想了一下,對甜甜說:“孩子,媽媽真為你驕傲,因為你的解法的確是最簡便的,但是少了一步,所以老師沒有給你加一顆星。但是你應該站在老師的角度想一想,老師也有可能粗心呀,所以你應該原諒老師!這樣吧,你給老師寫一張紙條,明天交給他。寫什麼,你想一想,要有充足的理由讓老師相信你的解法是好的。你不妨自我推薦一下,但要注意語氣,要讓老師感覺你是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的。”
於是甜甜動筆寫了起來,之後媽媽幫忙進行了修改。
第二天,甜甜把這張紙條放在作業本裏交給了老師,老師看到後給她寫了這樣幾句話:“謝謝你提醒了老師,昨天是老師太粗心了。原諒老師,好嗎?”
後來,老師把這個習題拿到課堂上講了,並號召全班同學向甜甜學習。
那一天,甜甜很開心,燦爛的笑容全寫在了她快樂的臉上。她覺得老師在她的心中更加神聖了。與此同時,她也學會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那樣處理問題就會更合理、更妥當。
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處處替別人考慮,是一種胸懷,一種博愛,一種境界,是我們作為現代青少年必備的道德素養之一。
前麵的小故事中,媽媽成功地教會了孩子多為別人想一想,並讓孩子在實踐中感受到了“將心比心”的好處。但是,現實生活中,因為我們很多青少年都是獨生子,都是在父母的蜜罐裏長大的,凡事都以自己為中心,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因此,為適應現代社會,我們青少年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而且更要學會做人,學會關心別人,學會奉獻,學會與人合作,這一切都離不開多替別人著想。因為隻有這樣,我們與他人之間才會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衝突,我們每個人才會真正地感受到這個大家庭帶給我們的溫暖。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我們種下善因,獲得的當然是善果,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常常能為他人著想,那麼,在某個關鍵時刻,別人自然而然也就會為我們考慮。所以,從現在起,在我們緊張學習的同時,也別忘了關心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關心長輩,幫助他人,寬容他人,多替別人著想。如果我們能夠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有意義,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多姿多彩。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呢?
首先,多理解他人。如果我們隻從自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世界上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就可能成為隨時引發矛盾的導火線。比如:為什麼媽媽總那麼囉唆?為什麼同學會拒絕我的好心?如果我們接下來的推理不再以自己為中心,而是把對方當作自己繼續說下去,就會發現原來別人有難言之隱,有良苦用心,有為難之處,這樣一來,所有的導火線都將迎刃而解。
其次,多一分博大。在某些時候,也許我們會為一件事情而耿耿於懷,甚至大動肝火,這時隻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我們慢慢地就會心平氣和,一腔怒氣也會漸漸消失,從而變得更加善解人意,更加細心,更加寬容,更加和善。當和他人有了矛盾和誤解時,如果我們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我們就會很自然地選擇寬容、選擇忍讓,這樣,我們的委曲求全也就能感化對方,矛盾也就隨之解除了。
再次,多一點信賴。為別人著想給對方帶來的是方便、利益和愉快,別人自然會把我們當作朋友來看待,無形之中就會信任我們,而對我們自己而言,先前那些盲目、不釋然、困惑、惱怒,都會因此消除。
總之,我們隻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才能在無形之中化解矛盾,同時升華自己的人格。青少年朋友,從現在起,盡量理解別人吧,隻有在理解他人之後,才能有真正的溝通,友誼也才能更長久,而自己的性格才能變得更寬容。
心理測試:你具有寬容的性格嗎
對於寬容的解釋很簡單,心靈廣闊、對他人不嚴厲要求,比方說,出現和朋友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做到耐心傾聽。那麼,你具有寬容的性格嗎?請仔細回答下麵的提問。
對下列問題作出“是”或“否”的選擇。
1.有很多人總是故意跟我過不去。
2.碰到熟人,當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視若無睹時,最令我難堪。
3.我討厭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學習。
4.有的人嘩眾取寵,說些淺薄無聊的笑話,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
5.生活中充滿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6.和目中無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種痛苦。
7.有很多人自己不怎麼樣卻總是喜歡嘲諷他人。
8.我不能理解為什麼自以為是的人總能得到領導的重用。
9.有的人笨頭笨腦,反應遲鈍,真讓人窩火。
10.我不能忍受上課時老師為遷就差生而把講課的速度放慢。
11.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對,還非要別人按照他的意見行事。
12.和事事爭強好勝的人待在一起使我感到緊張。
13.我不喜歡獨斷專行的人。
14.有的人成天牢騷滿腹,而我覺得這種處境全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15.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變得灰暗。
16.有不少人總喜歡對別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顧及別人的情緒。
17.當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份工作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和讚賞時,我會大發雷霆。
18.有些蠻橫無理的人常常事事暢通無阻,這真令我看不慣。
評分標準:
每題答“是”記1分,答“否”記0分。各題得分相加,統計總分。
解析:
13~18分:說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強自己的靈活性,培養寬容精神。
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態,盡管時時碰到難相處的人,有時也會被他們的態度所激怒,但總的來說尚能容忍。
0~6分:表明你具有平和的心態,外界的紛繁複雜也很難左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