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寬容撐起一片天(2 / 3)

寬容絕不意味著無能和軟弱,恰恰相反,它需要極大的力量和勇氣才能做到,在寬容的背後是一顆仁愛之心。

其次,是尊重別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互相尊重的。然而,事實上人們對他人常常懷有某種偏見,對己和對人的態度常常不統一,因為多數人都有為自己的行為、情感等辯解的動機,因此不知不覺就把別人和自己分別對待了。

我們要承認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都有不受他人幹預的生活方式,都有值得別人尊敬之處,在與人交往中,我們要做到不議論別人,待人禮貌,形成尊重人的習慣和態度,這樣,就能自覺地待人以寬了。

總之,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深信:寬容是朋友之間友誼的守護者;寬容是家庭和睦的基礎;寬容是世界和平的根基。一位偉人曾說:“把愛拿走,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所以,我們一定不能丟掉寬容。要讓寬容成為我們與他人交往的潤滑劑。在生活中,我們用寬容去架設人生的橋梁,讓彼此間的心靈溝通,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多一份空間,多一份愛心,生活就會多一分溫暖,多一分陽光。親愛的朋友,從現在起,讓我們寬容地對待身邊的人吧!

心胸豁達:不怕吃虧,遇事少計較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難堪的時候、做錯事的時候、有求於人的時候,如果這時我們處在有理的一方、得勢的一方、管束者和裁決者一方,我們會怎樣做呢?尤其是他們的那些錯誤或什麼事情牽涉我們的利益時,甚或他們與我們有著矛盾時,我們會怎樣做?是有些得意,刻薄刁難,還是給人家一個台階,放人家過關,不為難對方?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一般來說,心胸狹窄的人總是喜歡為難別人,他們不願意幫助別人,也不寬容或原諒別人。有時他們甚至會乘人之危,來供自己開心,雞蛋裏挑骨頭,抓住別人把柄不放,揚揚自得。而心胸豁達的人則不會計較太多,而會願意做出退讓,寧願讓自己吃點虧,也要幫助別人把棘手的事情處理好。

其實,將心比心,凡事不要太過計較,對人多一份寬容,我們才能得到更多,也才會收獲更多。

有一個叫王勇的人,從小父親就去世了。王勇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們家雖然不富裕,但母親從小教育王勇:做人要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在母親的影響下,王勇和同學以及鄰居一直都相處得很好。

當王勇16歲時,母親患了重病,臨終前,母親對王勇說:“孩子,你要學會寬容別人,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寬廣。要不然,你在社會上就會到處樹敵,很難成功。”

王勇答應了母親,並在以後的日子裏,用寬容的美德為自己的人生鋪平了道路。

母親去世後,由於家境困難,王勇便輟學在家種地放牛。

有一天,他正在野外放牛。他的一個鄰居慌慌張張地跑過來,東瞧瞧,西看看,然後不由分說,牽起王勇家的一頭牛犢就走。王勇看見鄰居牽走了自己的牛,並不著急,也不生氣。

旁邊的人卻看不下去了,就對他說:“那人牽走了你的牛犢,你怎麼一點都不著急呀?趕緊去追回來吧!”

王勇微微一笑:“沒關係,他這麼做一定有什麼原因。”

沒過多久,那個人就牽著王勇家的那頭牛犢回來了。他十分慚愧地說:“真對不起!你的牛犢,我給你牽回來了。”

王勇問他發生了什麼事。那人不好意思地說:“我家的牛犢丟了一頭,發現你的這頭牛犢長得很像我家的,所以就……不過,我後來在樹林裏又找到了我家的牛犢。真對不起!”

王勇笑著說:“沒什麼,你家很困難,這頭牛犢就送給你吧!”

村子裏還有一個人,平時愛占便宜,時常故意把牛放到王勇家的地裏啃吃莊稼。王勇看到後,也不在乎,反而在收工時帶回一些草來,連同那頭啃吃莊稼的牛,一起送回那人家中。王勇說:“你們家人多地少,顧不上照看牲口。而我家草多,就拿了些給你來喂牲口吧!喂完,我可以再給你家送些來。”

那人一聽,又羞愧,又感激,對王勇說:“你真是個大好人!你放心,以後我們再也不讓這頭牛糟蹋你家的莊稼了!”

王勇待人始終都是這樣厚道,最終贏得了親朋、鄉鄰的一致讚揚,大家知道他是因為家裏太窮才不上學的,便聯合推薦他去村莊當代課老師,掙些錢貼補家用。

後來,王勇一邊當代課老師,一邊自學完成了高中課程,並成功地考上了國外一所學雜費全免的大學。從此,他的人生翻開新的一頁。

正是有了王勇對鄰居們的寬容,才有了大家對他的推薦,而後,才成全了他的大學夢。

凡事不斤斤計較,“得理也饒人”,給自己留條退路,讓對方有個台階下,為對方留點麵子和立足之地,這樣,等到對方得理時,就會同樣也給我們留點麵子和立足之地。要知道“得饒人處不饒人”,事事求勝不僅容易引起別人忌妒,有時候還會影響我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所以在小事上求敗,在大事上才能求勝。

做人成熟的重要標誌是寬容,忍讓,和善。當一個人把寬容當作美德發揚時,這個人也就具備了感人的魅力。因此,我們青少年也要讓自己學著去寬容別人。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是對傷害了自己的人表示友好。寬容是一種博大,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優良的人格體現,因此,在與人相處時,我們對曾經有意無意傷害過自己的人要有寬容的精神。用我們的體諒、關懷、寬容對待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會使他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和溫暖。這樣做雖然困難,但更能反映出我們的寬大胸懷和雍容大度。也許有人會說,寬容別人證明自己太軟弱,其實不是,因為寬容是堅強的表現,是思想的升華。

其次,容忍並接受他人的觀點。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和那些懂得容忍自己的人相處,而不希望和那些時刻要對自己說三道四、橫挑豎揀的人待在一起。就像有句俗話說的:專門找別人岔子,動輒教訓別人的“批評家”估計不會有什麼朋友。

再次,尊重對方的人格和優點。根據自己所確立的倫理和嚴格標準去要求別人投自己所好的人,誰見了都會退避三舍;而那些能容忍和喜歡別人以本來麵目出現的人們,往往具有感動人和促使人積極向上的力量。因此,當我們想和朋友友好相處時,一定要尊重對方的人格和優點,容忍對方的弱點和缺陷,切莫試圖去指責或改變對方。

最後,發現和承認他人的價值。容忍他人的不足和缺陷比較容易,困難的是發現和承認他人的價值,這是一種更為積極的人生態度。要記住,在人際交往中,隻有既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才能顯出我們胸懷的寬闊和人格的高尚。

青春警戒:糾正心胸狹隘的心理

親愛的朋友,請你回憶一下,在生活中,當你受到一點困難和委屈時,你是怎麼做的?當你聽到老師或父母的批評時,你又是怎麼做的呢?你是不是會計較很久、耿耿於懷呢?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請你當心自己惹上心胸狹隘之疾。

心胸狹隘會降低我們的耐心和受挫折的能力,讓我們的情緒非常不穩定,甚至會演變為我們無法健康地與人交往。因此,作為青少年,我們要清楚狹隘對自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所以,我們要努力改變這種不良的性格。

下麵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露的故事。

小露學習成績很好,人長得也不錯,但就有一個毛病,心眼兒很小。這導致她身邊的朋友很少,同學們都不太願意跟她往來。就說前天吧,小露正在桌子上好好地看書,突然,一個平時比較調皮的同學,也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一下子把她的書給搶去了,因為小露拿得挺緊,書中的一頁紙被撕碎了。

小露很生氣,當時就拉下臉來。任憑那個同學怎麼賠禮道歉也不行,後來,她還故意把人家新買的書包給弄上了黑墨水。

其實,早在這件事之前,還有一件事也是小露做的,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張梅是小露交往比較多的同學,兩個人的關係一度非常好。後來,因為張梅喜歡交朋友,便漸漸地與別的同學走近了,而與小露有些疏遠。

這件事讓小露很生氣,她覺得張梅這樣是讓自己沒麵子,可是她又沒有辦法阻止張梅跟別的同學來往。於是,小露就悄悄地跟班裏一個比較喜歡說話的女孩說了張梅的一個秘密,那是一個男孩寫給張梅的信,說希望跟張梅做朋友。那時候,張梅跟小露關係很好,就跟小露講了。

這件事很快就在班裏傳開了,張梅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狹隘,說直白一點,就是小氣、小心眼。這樣的人往往容不得一點於己不利的事,隻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更受不了別人的批評指責或者玩笑。就像上麵故事中提到的小露一樣,這樣的人隻要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就會承受不了,不僅會影響別人,更會嚴重影響自己性格的養成。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知道,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無法掌握的,也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如果我們的心中隻有狹隘,沒有寬容,生活隻會是處處充滿危機,如負重登山,舉步維艱,最後,還會堵死自己的路。

要知道,心胸狹隘的人,往往隻聽得好而聽不得壞,稍遇挫折、坎坷和不如意,就容易出現過激行為,造成對自己、對他人的傷害。那麼,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去克服狹隘,讓自己的性格保持寬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