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我們在獨立鑽研的同時,別忘了大方地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新發現、新成果,相互磋商,彼此分享。很多時候,分享能讓人領先一步。除此之外,我們青少年還要學會分擔他人的痛苦和任務……
青少年朋友們,懂得分享就要有豁達的心胸、坦誠的態度、感恩的心態。學會分享是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將分享變成一種習慣,必將受益終生。
綻放笑容:微笑是一種魔法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雖然無聲,但最能打動人。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件東西就是微笑。微笑能夠給人隨和、快樂的感覺。誠摯的笑容中能表現出善意,讓人產生信賴感。也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仇恨……
某雜誌曾刊登過一篇題為《星期一早晨的奇跡》的文章,講述了一個關於微笑的故事:
公共汽車在行駛,車上的乘客都沉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雖然這些乘客每次乘車幾乎都會見麵,但大家寧願自己看自己的報紙,也不說一句話。
這時,突然響起一個聲音:“注意!注意!”大家都伸長脖子看有什麼事。“我是你們的司機。現在,你們全都把報紙放下,轉過頭,麵對你旁邊的人,露出你的微笑。”
令人驚奇的是,大家都按照司機的話做了。這難道是“群眾性的本能”嗎?
這時,司機又說話了:“現在,跟著我說——早安,朋友。”大家跟著說了,雖然聲音很輕,很不自然。說完了,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微微一笑,氣氛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大家彼此間的界限頓時消除了,有的人又說了一遍,有的人還握握手。許多人大笑起來。
司機沒再說什麼。他也無須再說。車廂裏一片談笑聲。乘客們心情愉快地開始了新的一天……
這就是一個司機在一群陌生人中創造的奇跡。這就是微笑的力量。對於青少年來說,在所有的交際語言中,微笑也是最有感染力的。微笑看似簡單,實際運用起來並不簡單。真正打動人心的微笑至少應是下麵這樣的。
1.笑得自然
自然的笑,是一種內心愉快的不自覺的流露。即使在笑完了之後,恢複原狀時,臉上仍殘留笑意。而演技般的笑容是在笑後馬上變成嚴肅的臉。對於這種不自然的變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笑。它會給人一種極不自然的、做作牽強的感覺。因此,要注意不能為笑而笑,沒笑裝笑。
2.笑得真誠
微笑既是我們愉快心情的外露,也是純真之情的奉送。真誠的微笑讓對方內心產生溫暖,有時候還可能引起對方的共鳴,使之陶醉在歡樂之中,加深雙方的友情。
3.笑得合宜
就像說話要看場合和對象一樣,微笑也要分場合和對象,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例如在比較嚴肅的場合,自然不宜微笑。當你同對方談論一個嚴肅的話題,或者告知對方一個不幸的消息時,或者是我們的談話讓對方感到不快時,也不應該微笑,或者要及時收起微笑。
4.笑得適度
微笑是向對方表示一種禮節和尊重。但是如果不注意程度,微笑得沒有節製,就會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引起對方的反感。
微笑的基本特征是笑不露齒,笑不出聲,既不是掩蓋笑意壓抑喜悅,也不是咧嘴大笑。它的實質是愉悅的心情、平和的心態的自然流露。所以笑得得體,笑得適度才能充分表達友善、融洽的感情。
青少年朋友們,回想一下,你們身邊的那些交際高手,哪一個不是笑容可掬呢?所以,即使你不善言談,感覺拘謹、靦腆,隻要露出微笑,仍能吸引很多人。
真誠無價:用真誠換取真心
人與人相處貴在“真誠”二字。有了真誠,就可以化猜忌為理解;有了真誠,就可以化懷疑為信任;有了真誠,就可以化隔閡為融洽;有了真誠,就可以將愁容轉為笑臉;有了真誠,社會也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這樣抱怨:“我都已經向他道歉了,但他還是不肯原諒我,真是太小氣了!”“我隻是說盡量幫他的忙,事情沒有解決,他竟然還怪我沒有盡力,太不地道了!”“我為了幫他的忙,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是他卻沒有表示出一點感激……”當我們這樣抱怨的時候,是否想過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否是發自內心地去做了?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隻有展現真實的自我,才會收獲別人的真誠。因為人們無意識中在遵守“人際關係互惠”原則,你表露真誠的程度,會得到相應的回報。所以,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真心對待,你首先要真誠地對待別人,並向他人抱以友好的態度和微笑。
1.亮出自己的缺點
坦率是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真誠品質的方法。坦率表現在許多方麵,但這裏所說的坦率,主要指的是對自己要誠實,要坦誠率直、如實地展現你自己,而不是以一種不真實的形象來自欺欺人。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在交往中掩飾自身弱點的習慣,害怕自己的缺點被別人看到,影響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其實這反而得不到對方的喜歡。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並不喜歡一個各方麵都十分完美的人,而恰恰是一個各方麵都表現優秀而又有一些小缺點的人最受歡迎。所以你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點,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
2.真誠地關心對方
人們隻有在知道了你是否關心、了解他們之後,才會真心地待你。無論你有什麼本領、特長,受教育程度有多高,都不如給予對方真心實意的關懷更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了解和記住別人的情況,是有效的關心別人的方式,因為這能讓對方感覺到自己很受重視,進而喜歡上你。在這方麵,拿破侖堪稱是榜樣。
據說,拿破侖能叫得出手下全部軍官的名字。他喜歡在軍營中走動,遇見某個軍官時,都會叫出他的名字跟他打招呼,談論他參加過的某場戰鬥或軍事調動。他還不失時機地詢問士兵的家鄉、妻子和家庭情況。
拿破侖的做法讓他手下的人大吃一驚,他們的皇帝竟然對他們的個人情況知道得一清二楚,竟然這麼關心自己,重視自己。因此,他們對拿破侖非常忠心。
關心別人,對他們表示出自己的興趣,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贏得了他們的真心。另外,言語得體也是真誠的一種表現。我們在和對方談話的時候,要在措辭、口氣上注意營造出真誠的氣氛。同時,我們還要保持謙遜的態度。桀驁不馴的人讓人難以接近,並且很容易冒犯他人。所以我們必須以謙遜的姿態和他人溝通交往,才能體現出真誠的態度,傳達出真誠的情感。
總之,我們在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無論是同齡人還是年長的人,無論是我們熟悉的人還是陌生人,都需要有真誠的心。
如果我們人人都能真誠友善地對待他人,我們收獲的也將是真摯的情誼。
敞開心扉:讓信任伴你我同行
有這樣一句名言:“信任可以產生讓人驚奇的力量。”一個黑人小男孩就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句話。事情是這樣的:
這個黑人小男孩在一艘輪船上做雜工。在一次出海中,小男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洶湧的大海中。他大聲地喊救命,可是一個浪頭過來又淹沒了他瘦小的身影,眼看著輪船漸漸變得模糊,但小男孩並沒有放棄。當他想要放棄時,老船長那慈愛的眼神突然出現在他的腦海裏。他覺得船長一定會來救自己的。
終於,船長發現小男孩失蹤了,當他斷定小男孩是掉進海裏的時候,立刻命令掉頭去找,可所有的人都認為時間已經過去那麼久了,男孩不可能有生存的希望。老船長猶豫了一下,當有人說為一個黑人孩子很不值得時,船長大怒,決定回去找。
就在小男孩快要沉下去時,船長趕到救起了孩子。孩子醒後,老船長輕輕地問:“孩子,你是怎麼堅持這麼久的?”
小男孩微笑著說:“我知道您一定會來救我的!”
聽到這裏,老船長淚流滿麵:“孩子,是你救了你自己,我為我那一刻的猶豫而感到恥辱……”
這個小男孩相信老船長一定會救自己的,所以在他將要絕望的時候又有了生存下去的勇氣。其實一個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種幸福。但是,現實生活中,真正懂得怎樣去信任別人,又如何取得他人信任的人真的是為數不多。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同時又去信任別人呢?以下幾點可供借鑒。
1.不要亂猜疑
有猜疑之心的人,總是疑神疑鬼,無中生有,認為人人不可信,不能交。看到別人背著自己講話,就疑心人家在說自己;一看到同學徑直走進老師辦公室,就疑心人家打自己的小報告。
其實,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彼此信任。因此,我們青少年必須克服亂猜疑的習慣,用信任感來替代猜疑心,對人信任,就能避免自擾。
2.加強自身修養
我們要注重自身修養,善於自我克製,做事必須誠懇認真,建立起良好的信譽,還應該隨時設法糾正自己的缺點。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與人交往時必須誠實無欺,這是獲得他人信任的重要條件。
3.學會換位思考
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學會換位思考是我們建立友誼、贏得對方青睞的重要方式之一。因為換位思考意味著理解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特別是和朋友產生誤會的時候,進行換位思考還是我們有效化解矛盾、維持友誼的良方。
4.利用互惠心理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交往關係中的互惠行為能夠強化雙方的信任。如果你在別人眼中是個小氣鬼,你不妨嚐試著表現得大方些,這能促使你進入互惠的人際互動循環中。
這裏的大方不僅僅是指物質或金錢,還包括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成就與經驗等。這樣的大方往往讓我們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另外,真誠地待人,勇敢地承擔自己的責任都能增強別人對我們的信任。
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記住,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最美麗的語言。一個信任的眼神可以化解矛盾,一種信任的口吻足以讓人刻骨銘心。從現在開始,就讓信任伴隨我們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