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父母給我們的零花錢越來越多了。但是,很多青少年並不會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零花錢,反而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壞習慣。他們講虛榮、講排場,吃喝消費向廣告看齊,用品消費向名牌看齊,人情消費向朋友看齊,美容消費向明星看齊……
你們說他們是不是“高手”啊?但這樣的高手還是不做的好。真正的用錢高手,不是攀比高消費,而是懂得用有限的金錢去做有用的事情。
小賀是一名初二的學生,家境優裕,父母對她甚是疼愛,她每個月的零花錢甚至比有些同學半年的都多。她身上穿的戴的,沒有一樣不是名牌。我們來看一看她這些零花錢都用到了什麼地方:
每天晚上和同學“煲電話粥”,還經常參加一些電台的短信互動節目,光是這一項支出,每個月就要花費300元左右。另外,每月還要去買各種最新的雜誌和CD(激光唱片),大部分時候是和同學一起去,那麼吃飯的費用也被她“大方”地承擔了下來,這項費用大約要花去150元。每個星期都去專賣店買衣服,而且專買貴的,有時候試都不試就直接拿,直到現在她衣櫃裏還有些衣服一次也沒有穿過,這要花去將近500元。周末她還會和同學出去打打網球,溜溜冰什麼的,至少花費100元。
這些費用加在一起已經過千元了,但如果偶爾碰上個同學過生日,她還得到家長那兒“透支”點。
在現實生活中,像小賀這樣高消費,花錢大手大腳的青少年又何止她一個?隨便打聽一下,僅僅是手機費用,高的每月150多元,少的也要60元左右。我們大多數青少年也成了“月光族”的一員。
那麼,如何才能不讓自己花錢大手大腳呢?下麵幾點內容可供參考。
1.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為了改掉大手大腳花錢的壞習慣,我們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古人雲:“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首先,應樹立適度消費觀。適度,就是與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與自己的正常需求相適應。不顧家庭生活條件,在享樂方麵過分追求或超前消費是不應該的。但在促進自己的成長方麵,該花的錢還是要花,比如身體發育需要的營養飲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書刊,日常生活所需的衣物,該買的就買。
其次,要防止盲目消費。就是說不能為了追時髦、趕潮流或者一時衝動買一些用不到的東西,或者花太多錢買名牌。有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最後,要抵製不利於健康的消費內容。有個城市對中學生作了一項調查發現,吸煙的占35%,飲酒的占38%,打麻將的占70%。此外,還有同學進營業性歌舞廳、玩遊戲機賭博,這些都是不良的消費行為。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在修身、促學、健體上下工夫,這樣才是正派而有風采的陽光少年。
2.合理支配零花錢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零花錢的來源主要包括家長給予的錢和壓歲錢。而我們很多青少年朋友都存在著亂消費、高消費、理財能力差的問題。就如何提高管理零用錢的能力問題,在此我們提出了幾個好方法。
第一,寫理財日記。它不但可以對我們在養成良好理財習慣的方麵提供幫助,而且,還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學水平和寫作水平。
第二,建立家庭銀行。把自己的零花錢統一放到一個穩妥的地方,不妨將其叫作“家庭銀行”。給自己訂一個計劃,一個月用多少錢,少用可以存起來,超支就要在一定時間內把錢“還”給“銀行”。這是一個有趣的辦法。看自己的“銀行”日漸壯大,每一個“行長”都會十分自豪,也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節約用錢、適度花錢的好習慣。
第三,分開管理。建議大家有計劃地把自己的零花錢進行分開管理,一部分進行活期存款,以供每日的日常開支,一部分作為一年的定期存款,算是小小的投資,還能備不時之需,一部分進行投資,如投資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基金、投資期貨、投資郵票、投資藝術品或古董等。目前適合我們青少年的投資項目一般有基金投資、郵票投資等。
第四,合理利用大額的壓歲錢。每逢節假日,我們往往都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富翁”,這些錢除了存起來,其實還有很多合理利用的方法。比如交學費,既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也培養我們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責任感。又如訂購報刊、學習資料,可以幫助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又如購買學習用品及益智玩具,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還可以通過捐獻一部分錢來幫助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既學會了理財,又學會了做人。
3.學會投資,讓錢生錢
真正的理財高手還要學會賺錢,學會用錢生錢。可用的方法很多,如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壓歲錢作為資金購買股票或者基金,也可以和幾個夥伴一起去批發某種物品出售,使自己在經營中學習賺錢的技能,另外,這還有助於培養我們良好的品質。
我們身邊很多同齡人都會收藏一些東西,比如男孩子喜歡收藏變形金剛,各種汽車模型、航模等。女孩子則更喜歡收藏娃娃之類的玩具。收藏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理財習慣,還是學習知識和增長智慧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妨試一試。當然,我們還要認識到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不能太盲目,所以,投資的時候多請教一下父母或者其他有經驗的人,這還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我們青少年一定要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合理投資,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隻有這樣,才能成為未來有高財商的人!
精明消費:購物省錢小妙招
現在,我們很多青少年對自己的零花錢都有自主權。買東西的時候,總是喜歡上了就買,還常常一衝動就買了一些根本用不到的東西。這樣的購物方式可不怎麼樣。
精明的購物者會“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合適的東西”。那具體要怎麼做呢?記住下麵幾個要點吧!
1.買東西時學會砍價
不要認為討價還價是件俗氣的事。買東西時,有很多青少年總是由於羞於砍價、不知行情和不會砍價等,花了很多不必要的冤枉錢。父母掙錢不易,我們不能讓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就這樣白白花掉,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學會砍價。
其實,買東西砍價,不僅可以使我們在買東西時省下不少沒必要浪費的錢,還可以鍛煉我們的口才和社交能力。
我們該怎麼砍價呢?首先,在砍價時要亮出錢,這樣對方就會明白你不是來搗亂的小孩,你是有意要買的,這樣就不會輕易回絕你。然後,要簡單說明自己的情況,比如說:“我是一個學生,爸爸媽媽每月就給一點零花錢,就便宜點吧!”然後說出自己想買這個東西的價錢。如果還不行,這時就來“硬的”,價錢不合適一定要走。若攤主不叫你回去,說明你出的價錢確實太低了,這時你就去別人家看看,最後哪家便宜就在哪家買。
2.養成貨比三家的習慣
如今在學校裏,青少年之間攀比成風,這就容易使我們盲目地消費,在買東西時喜歡買價格高、功能多的。其實,這樣的產品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購買產品的關鍵是符合自己的真實需要就可以了。另外,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商家,價格也是有高有低的,為了避免花冤枉錢,一定要養成貨比三家的習慣。
怎樣貨比三家呢?比如,你想買一個學習機,就要先考察一下商場、超市以及街邊的商店,看哪家的學習機更便宜,不同價位的學習機都有哪些功能,自己真正需要的功能是什麼。
當然,不能忘了產品的質量,要了解一下商品的成分或質料,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隻有考慮全麵了,才能做出最佳選擇,買到更加實惠的東西。在比較的過程中,不單可以省錢,買到合適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可以鍛煉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做出選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