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且走且停1(3 / 3)

“這有什麼!”這隻冒充的齊天大聖說,“人就有這樣一種特性,隻要誰坐在神的寶座上,他們就對誰膜拜,哪管它是不是一隻猴子呢!”

追鹿的獵人,是看不見山的;捕魚的漁夫,是看不見水的。眼中隻有鹿和魚的人,不能看到真正的山水;眼中隻看到偶像的人,永遠找不到自我真實的性靈。(文/劉墉)

披虎皮的老鼠

一隻小老鼠成天待在家裏愁眉苦臉,不敢出去,即使到了晚上也不敢出去活動、覓食。

“貓這個動物太可怕了!”它總是這樣說,而且一想到貓它就渾身發抖。天神非常同情這個可憐的小東西,於是施法把它變成一隻貓。

老鼠變的貓非常害怕狗。

“狗的樣子那麼凶惡,要是遇到它,該怎麼辦呢?”

於是,天神就把它變成了狗。但是,老鼠變的狗又開始害怕老虎,天神又想盡辦法把它變成老虎。

“獵人的那杆槍會要了我的命啊!”老鼠變的老虎的腿開始篩糠。

最後,天神一氣之下把它又變回老鼠,無奈地說:“老鼠就是老鼠,就算我把你變成獵人,你可能又會怕老鼠,還不是要變回來!不論我怎麼做都幫不了你,因為你隻有老鼠的膽。”

膽識,往往決定你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隻有鼠膽,前怕狼後怕虎,那麼你也隻能注定成為一個鼠目寸光的人。

差距

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裏,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子。它們是好朋友,馬在外麵拉東西,驢子在屋裏推磨。貞觀三年,這匹馬被玄奘大師選中,出發經西域前往印度取經。

17年後,這匹馬馱著佛經回到長安。它重到磨坊會見驢子朋友,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曆:浩瀚無邊的沙漠,高入雲霄的山嶺,淩峰的冰雪,熱海的波瀾……那些神話般的境界,使驢子聽了大為驚異。驢子驚歎道:“你有多麼豐富的見聞呀!那麼遙遠的道路,我連想都不敢想。”“其實,”老馬說,“我們跨過的距離是大體相等的,當我向西域前進的時候,你一步也沒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按照始終如一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圍著磨盤打轉,所以永遠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

芸芸眾生中,絕大多數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走過漫長的人生之路後,有的功蓋天下,有的卻碌碌無為。

遊客與堅果樹

一位遊客走累了,坐在堅果樹下休息,他注意到前方一根細藤上麵結了個巨大的南瓜。

“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真是很荒謬。”遊客暗自嘀咕,“如果讓我來創造這個世界,我會讓萬物回到它們本來的樣子。大南瓜長在結實的大樹上,而堅果則應該結在細藤上麵。”

這時,一枚小堅果從樹上掉下來,打在他的腦袋上。震驚之餘,遊客抬頭望著枝幹暗想,“天啊!原諒我的傲慢自大吧!假如從樹上掉下來的是一個大南瓜,我豈不是被砸死了?”

是啊,事物往往如此:看起來不合適的或許正是最合理的。

蘋果沒有錯

一個學生來訪,抱怨班裏有某人特討厭,總喜歡跟他比,影響了他的學習。

我問這學生,你喜歡吃蘋果嗎,學生愕然,但還是回答“不喜歡,但喜歡吃雪梨。”

“你不喜歡吃蘋果?”

“對”

“那有沒有人喜歡吃蘋果”

“當然有!”

“那你不喜歡吃蘋果是蘋果的錯嗎?”

笑笑,“當然不是!”

“那你不喜歡他是他的錯嗎?”

……

“你喜歡吃雪梨?”

“對!”

“如果你的好友來了,你會請他吃嗎?”

“會啊!”

“你怎麼知道他愛吃呢?”

“問唄!”

“那還好,但很多人就不是這樣,覺得自己喜歡就以為他人也喜歡。”

自己喜歡雪梨,以為魚也會喜歡,所以當魚餌放在釣鉤上去釣魚,魚兒總是不上鉤,於是就埋怨,這魚兒怎麼回事?古人說,子非魚,安知魚乎?

飛不出瓶口的蒼蠅

如果你把六隻蜜蜂和同樣多隻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會發生什麼情況?

你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鍾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事實上,正是由於蜜蜂對光亮的喜愛,由於它們的智力,蜜蜂才滅亡了。

蜜蜂以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它們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對蜜蜂來說,玻璃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們在自然界中從沒遇到過這種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氣層;而它們的智力越高,這種奇怪的障礙就越顯得無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下亂飛,結果誤打誤撞地碰上了好運氣;這些頭腦簡單者總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因此,蒼蠅得以最終發現那個正中下懷的出口,並因此獲得自由和新生。

深情與尊嚴

臨街的陽台,站著一位妙齡女郎,引得路人禁不住抬頭看上兩眼。

一位紳士途經此處,他被女郎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便與她搭訕,向她表明愛意。

女郎高傲地說:“如果你真的愛我,請在陽台底下呆上100天,我自會下樓會你。”

紳士二話不說,就地坐了下來。

99天過去了,再有一天就要到期,女郎輕挑簾攏,偷窺那三個月都紋絲不動的紳士。突然女郎驚呆了,隻見那個“忠誠的騎士”緩緩地直起身,夾起椅子,若無其事地走了。

女郎頓時暈倒。

99天!紳士欠缺的不是耐心,他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深情,又恰如其分地保留了自己的尊嚴。

不過一碗飯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

才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什麼也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成了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遇到了。

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五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麼難過?何必硬巴在公司所以辭職,農業專家問另一個人:“你當時為何沒聽師父的話呢”

“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多受氣,多受累,我隻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板說什麼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拜望師父,師父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答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然後揮揮手……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很多事,真的是一念之間啊,所以在決定什麼事時,要多想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