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心靈聖經(3 / 3)

第五個月,徒弟疑惑地問師傅:“你為什麼處處為我辯解?”師傅頓了頓道:“凡事都有兩麵性,就如同出門,如果向左走是一死胡同,向右走也許能走出陽光大道。無論我說什麼,都是為了顧客滿意,更是為了鼓勵你,激勵你,教育你!”從此以後,徒弟不僅鑽研技術,使技術精益求精,為人處事更遊刃有餘,生意蒸蒸日上!

師傅幾句話化解了顧客的不滿,溫暖了徒弟的心。無論他說什麼,關鍵在於他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要,梳理了人際關係。我想無論你在哪兒,無論對誰,盡量多地給你以外的人多一些愉悅和滿足,給你的朋友和下屬製造一些寬鬆的環境,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如果你向左走不通,請向右走!

偏好巨大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常穿著巨大的鞋子走來走去。

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呢?”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氣。

其實,在生活裏我們會看到很多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著厚重枯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家,偏偏畫著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家的政治商人,卻有非常巨大的家園。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隻是被內在貪欲推動著,就好像買了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腳一樣。

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野菇

那一朵野菇,出奇的大、出奇的白、出奇的圓,孤芳自賞而又潔身自愛地長在肯尼亞廣袤荒漠的土地上,好似從地底深處冒出的一把小圓傘,刻意為隨興出遊的土地公遮陽擋雨的。

同時出遊的五六名旅遊者,圍在野菇旁邊,嘖嘖稱奇。有幾個饑腸轆轆的人,忽然食欲大發,擬出烹煮野菇的幾種方式。眾人隨聲附和,正談得興高采烈時,忽然有人煞風景地插口說道:“這種野菇,也許有毒呢!”於是,談論的焦點,又轉移到“野菇是否可食”這個課題上。這時,一直保持緘默的美裔女子凱德林,忽然開口說道:“野菇白白嫩嫩、柔柔軟軟,當然可吃、好吃,可是,吃進肚子以後,你用胃來消化它,它呢,卻用整個的生命來消化你的生命。”

短短幾句話,令人幡然憬悟而又悚然而驚。

是的是的,人生的道路上,明明白白地占著別人便宜的人,在沾沾自喜的歡愉中,嘴角的笑意還未消退,也許便得付出此生難料的慘重代價了。表麵的贏家,是實際的輸家。想一想那種慘烈的結果,得饒人處且饒人,再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目標就是意義

1994年,丹麥網球名將簡?萊斯利出任史密斯奇連?畢湛公司總裁職位。有一位記者前去采訪,下麵是他們的一段對話。

“萊斯利先生,您能說說網球與總裁有什麼關係嗎?”

“顯然,它們毫無關係。”

簡單而平實的一句話或許會讓很多人認為這隻是萊斯利應付記者提問的一句托詞而已,隻有真正熟悉他的人才知道這的確是他的大實話。

“我的目標不是要成為世界冠軍,而是要在溫布爾頓中央球場打球。”這是1960年已被列為“世界十大網球好手”之一的萊斯利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1969年,萊斯利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了中央球場比賽,結果敗給了洛德?雷佛。但萊斯利沒有一點傷感,反而興奮地說:“以前練球,我都是那麼渴望自己能來溫布爾頓,嗅到草地的氣息,聽到觀眾的喝彩聲,此行真是我畢生的榮耀。”

這是一種怎樣的超脫,怎樣的智慧?再想想1994年他答記者問的那句話,我們可以這樣評價萊斯利,他是一個把目標與成功分得很清的人,成敗得失已無關緊要,他追求的隻是個目標,一種執著,一份毅力。所以他用了整整9年的時間才走進溫布爾頓中央球場打球。

當年萊斯利戰敗後也有記者問他是否有信心在以後的日子裏拿到冠軍。他隻是平淡地回答道:對一個人來說,可以沒有成功,卻不能沒有目標。

目標有時候很簡單,卻需要足夠的信心與毅力去追求;成功有時候很遙遠,卻與目標隻咫尺之隔。

世界為你移動嗎

一次並不很嚴重的疾病卻影響到安琪的神經係統,她才11歲,從此她便不能走路,醫生對她的康複幾乎不抱希望。女孩躺在病床上,勇敢倔強的她在眾人麵前發誓,有一天她一定要再走路。

於是她被轉到聖弗朗西斯科,一家特殊治療的康複醫院。她接受了任何適合她病情的治療,康複師被她那打不倒的毅力深深吸引。每天他教她幻想,幻想她能自己走路。雖然這並不能為她的病情帶來好轉,但是至少讓她充滿了希望,在臥床的漫長時間裏給了她積極的心態。在渦流池裏,在健身房裏,安琪盡了最大的努力接受物理治療。同時,她躺在床上忠實地幻想,和她的物理治療同樣努力,她虛幻地想像自己在移動著,移動,移動!

一天,當她正沉浸在自己移動腿的想像中時,奇跡似乎真的發生了:床在動,開始在屋裏打圈,她驚呼起來,“看呀,我做到了,看!看!我能行了!我在動,我在動!”

當然,在這一時刻,所有的人都衝了過來,也驚聲尖叫著,跑向躲避的地方,設備倒了,玻璃碎了。你應該知道,這是最近發生的聖弗朗西斯科的地震。但是,千萬不要告訴安琪,她一直深信她做到了。幾年之後,她終於重返學校。要知道,任何人如果能夠動搖世界,難道還不能征服區區小病嗎?

希望的漣漪

一個小男孩做了隻小木船,到湖畔去試航。但是,沒有想到一陣微風將小船吹離岸邊,越漂越遠。他感到很難過,向在一旁的大男孩求助。

大男孩什麼也沒有講,撿起一些石頭,一粒粒扔向小木船,好像要讓船漂得更遠。小男孩想,再也找不回小船了,大男孩一定是在愚弄自己。後來,他注意到,大男孩扔出的每一粒石頭不僅沒有使小船漂遠,產生的小漣漪反而使小船漸漸靠近岸邊。原來,每粒石頭的落點大男孩都計算過。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發生令人失望、沮喪或出乎我們預料之外的事,但是,如果我們能耐心等待一會兒,那麼就會看到,我們經受的每一個考驗,做出的每一份努力,可能就像是扔進平靜生活之水中的石頭,激起的漣漪會把我們帶向希望的境界。

透明牆

有人把一隻鼴鼠和一隻鬆鼠同時裝進了空的水泥管道,管道被埋入地下,一端通向地麵的出口,另一端則用玻璃封住,並且在玻璃外麵安裝了一盞光線微弱的燈。

被關進水泥管後,兩隻動物都在尋找出口。

鬆鼠看到了管道一端微弱的燈光,它奮力撲向光源,可是燈光被玻璃隔住了,一次一次地,鬆鼠努力又失敗,但是它不肯放棄,直到筋疲力盡。

而鼴鼠的視力幾乎等於零,它在水泥管裏四處亂闖,左突右衝。可就在鬆鼠對著光源窮精竭慮的時候,鼴鼠卻找到了另一端的出口。不過,遺憾的是,一出地麵,鼴鼠就被嚇住了,相比地下冰冷的水泥管,陽光更令它不適應,於是,它隻好退回黑暗中。

有一種人生就像鬆鼠,被自己熟悉的目標吸引,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可是努力卻都成了徒勞,其實,阻礙你的,正是你所熟悉的目標,成功並不隻是玻璃牆後的那盞燈。而另一種人生就像鼴鼠,靠著自己的蠻力和運氣闖出了一片天,可是即將收獲時卻失之交臂。其實,阻礙你的是眼高手低的自己,沒有準備的人永遠無法適應到手的成功。

高貴的施與

汽車大王福特不是一個吝嗇的人,但他卻很少捐款。他頑固地認為,金錢的價值並不在於多寡,而在於使用方法。他最擔心的就是捐款經常會落到不善於運用它們的人的手裏。有一次,佐治亞州的馬沙?貝蒂校長為了擴建學校來請求福特捐款,福特拒絕了她。她就說:那麼就請捐給我一袋花生種子吧。於是福特買了一袋花生種子送給了她。福特後來就忘了這件事情。沒想到一年以後,貝蒂女士又上門了,交給了他600美元。原來學生們播種了當初的那一袋子花生種子,這就是一年的收獲。福特什麼都沒說,立即拿出600萬美元交給了貝蒂。

我讚賞福特的頑固,他的頑固中有一種對受施者的老辣調教。福特的擔心絕不是多餘的,太輕易得來的金錢往往很難讓受施者感受到金錢後麵潛隱著的苦與智;我更讚賞貝蒂對點滴施與的至高的尊重,她帶領孩子們撒播下的其實是足以證明他們有能力領受他人恩惠的資格。彼此的信任,為“慷慨”培植了一個堪慰心懷的偉大理由。我們時常讚美慷慨無私的捐助,尤其在意捐助數額的大小,以為一個數目所昭示的正是與這個數目等值等量的一顆愛心。我們很少見到捐助者與受助者相得益彰的完美輝映,更何談雙方心靈的深切契合。其實,善意是不能標價的,恩惠也不必承載過多的酬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