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者將受試者分為三組:第一組學生在20天內每天練習實際投籃20分鍾,並把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成績記錄下來;第二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成績,但在此期間不做任何練習;第三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的成績,然後每天花20分鍾做想象中的投籃,並在想象中做出相應的糾正。
實驗結果可能把你嚇一跳:第一組學生進球增加了24%;第二組學生因為沒有經過練習,毫無進步;第三組學生每天想象練習20分鍾,進球增加26%。
看見了嗎?想象的力量真是太大了!美國一位著名的籃球教練,有一個訓練秘訣,那就是每天讓隊員用五分鍾的時間站在罰球線上進行想象罰球練習,然後再用五分鍾想象投籃命中的練習,想象每次投籃都是命中的。結果,他所訓練的球隊都是頂呱呱的。
也許大家會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給了答案:當人在想象的時候,整個腦海都會跟著他的想象發出信號,那信號雖沒變成真正的動作,卻能訓練他肌肉之間的協調。
其實,我們的人生也一樣,它會按照我們的想象一步一步向前走,這一切總有一天會變成現實。我們來看下麵的小故事。
有一個小男孩,他的父親是位馬術師,他從小就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一個農場接著一個農場地去訓練馬匹。
初中時,有一次老師叫全班同學寫作文,題目是長大後的夢想。那晚他洋洋灑灑寫了七張紙,描述他的偉大誌願——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馬農場,並且他仔細畫了一張2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麵有馬廄、跑道,還有漂亮的房子。
第二天,他高興地將作文交給了老師。但老師卻認為他的夢想不著邊際。不過,這個男孩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20多年後,這個男孩真的擁有了一個大農場。
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大家可能沒有優越的家境,沒有高深的學識,沒有良好的機遇……但無論怎樣,大家都要去想象,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請開動想象的列車前進吧,成功就在不遠處。
細心觀察:擦亮你的大眼睛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說:“觀察是思維最重要的能源。”生物學家達爾文也表示:“我沒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隻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
觀察能力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它可以點燃人們創造的火花。隻有具備了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察覺到不尋常的事物,獲得更多、更具體的感性材料,為創造性思維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
的確,學會細心觀察對大家的學習和智力發展非常重要。科學研究發現,不善於觀察的學生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而觀察力較強的人,學習成績、思維能力、智力水平等往往高人一等。所以,有人將觀察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
觀察是創新的眼睛,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就談不上創新。如果想擁有非凡的創新思維,那就要學會觀察,不妨試試下麵的方法。
1.做個有心人
一位著名哲學家認為,培養觀察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萬物中尋找事物,觀察到“異中之同”以及“同中之異”。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隻有用充滿愛的眼光去觀察,才會觀而有所得。正如鬆下幸之助所說的那樣:“我們如果能虛心地接受並觀察呈現在眼前的所有事物,必定可以掌握時機,獲得靈感。”
觀察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情。例如觀察一個樓梯,不僅可以估算它的級數、高低,還可以研究它的材質、設計角度等。而僅是走馬觀花般看的話,結果可能隻是記得:它是一個樓梯。在初練觀察力時,最好培養自己進行有意識的觀察。針對一個平凡的事物,應有意識地、細微地觀察它所具有的特征,注意常人難以發現的地方。
2.邊觀察邊思考
觀察過程中,不僅僅要知道事物是這樣的,而且必須知道為什麼是這樣的。也就是說要思考其中的緣由,這樣才能激發出自己的創新潛力。
美國有個10歲的小女孩,在做乘數是5的數學題中觀察到:任意一個末尾是偶數的數,隻要把這個數折半,再在折半所得的數末尾加“0”,就是這個數乘以5的積。
如果一個末尾是奇數的數時,乘以5積又是多少呢?隻需將這個末尾是奇數的數減1後折半,將折半後的數末尾加“0”,加“0”後所得的數再加5,就是這個數與5的乘積。
這個10歲的小女孩在做題中發現並總結出了這一規律,可以說“創造”了一個計算新方法。可以肯定地說,這個小女孩在學習時,不僅善於觀察,並且在觀察的同時沒有停止思考。
3.有良好的觀察品質
觀察力的品質又稱作“觀察力的特點”。提升觀察力的品質對提高大家的智力有重要意義。那麼,該如何提升觀察力的品質呢?
第一,明確觀察目的。
一個人觀察目的越明確,注意力就越集中,觀察也就越細致,越深入。明確了觀察目的才會對自己的觀察提出要求,獲得一定的廣度和深度的鍛煉。
正如一位著名哲學家所說:“觀察並不是漫不經心地掃描,而是一種受觀念支配的尋找證據的活動。”目標明確,才能產生激情,並積極主動地去行動。如果是走馬觀花,甚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觀察的結果就更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觀察的時候,大家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帶著目的去觀察。
第二,觀察力要敏銳。
敏銳性是衡量一個人觀察力高低的重要標誌。敏銳是指迅速而善於發現易被忽略的信息。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的成功秘訣就在於此。
觀察力的敏銳性與一個人的興趣往往是密切相關的。不同的人在觀察同一現象時,會根據自己的興趣而注意到不同的事物。興趣可以提高人們觀察力的敏銳性,因此,為了鍛煉觀察能力,必須培養廣泛的興趣,這樣才能促使自己津津有味地進行多方麵的觀察。
觀察力的敏銳性還與一個人的知識經驗密切相關。一個人的知識越淵博、經驗越豐富,他在錯綜複雜的大千世界中,就越容易觀察到有意義的東西。相反,一個知識麵狹窄、經驗欠缺的人,即使麵對許多被觀察的對象,也會有應接不暇的感覺,而結果自然是什麼都發現不了。
另外,在觀察事物時,還要做到細心、耐心,要有求實求新的態度。觀察既要做到細致準確,明察秋毫,善於發現一般人不易發現的表象,又要對觀察對象的各個側麵、各個部分進行全麵、深入的研究。要達到這樣的境地,就必須深入、細致、耐心、持久地進行全麵係統的觀察。
現在,大家了解觀察的重要性了嗎?事實上,隻要善於真正抓住那些別人眼中“稍縱即逝的事物”,就一定能發現奇跡。
非常閱讀:汲取創新營養素
古人說多讀書可以“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有人曾說:“似乎每一本書都在我麵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一位作家也曾說過:“隻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閱讀。”
對於大家來說,閱讀的好處就更多了。
首先,閱讀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量。多讀一些好書,能讓自己了解許多科學知識。同時,閱讀可以勵誌。讀一些有關曆史的書籍,一些勵誌書籍,可以激起自己的愛國熱情,激勵自己健康成長。
其次,讀書可以讓大家擁有一雙“千裏眼”。人們常講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可見,多讀一些好書,能通古今,達四方。
再次,閱讀可以提高大家的認讀和寫作水平。人們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少”字的含義有兩方麵:一是讀的少,二是記住的少。如果能多讀點書,多積累些,天長日久,等到使用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閱讀可以開拓大家的思維。因為書讀多了,思路自然就比較廣闊了,思考問題時思路也就不再單一了,就可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做事和學習成效,從這個層麵上說,閱讀一本好書,可以撞擊出內心的智慧火花,從而取得驚人的成績。讀書的力量就在於此啊!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家都非常強調閱讀對培養、提高想象力的價值。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說:“閱讀文藝作品,這是想象的最好學校,這是培養想象的最有力手段。”
文學藝術作品一方麵可以給人們提供豐富的形象,特別是典型形象;另一方麵,欣賞文藝作品,又要求人們必須展開想象的翅膀,而在運用想象的過程中,自然也就鍛煉了想象力。
以詩為例,詩人的想象力總是很豐富的,他們筆下出現的形象大多非凡脫俗,使人耳目一新。平時多讀些詩作,盡情體驗詩中的意境,這對鍛煉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想讓自己與眾不同,就必須培養閱讀習慣,從書中汲取營養。那麼要如何閱讀,才能提高自己的創新思維呢?
1.讀好書
大家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多讀好書,以獲取更有價值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這樣才能獲得新的收益。
一本好書,一種好的閱讀方式,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大家的成長。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大家閱讀的時間極為有限,更要有選擇地去讀書。那麼要讀哪些書呢?大致可以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要值而不費。讀書是為了進步,為了提高自己,所以要讀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書,這樣才值得,才有效。偶爾讀一些消遣的書沒關係,但不能忘了讀書的初衷。
第二要易而不難。要選擇那些語言通俗、內容較淺顯的讀物。例如《少年百科》叢書、《青年文庫》等。另外還可參考《青少年閱讀指南》雜誌。
第三要好而不劣。所謂好書,就是書的思想內容好、知識多、文筆好。劣書則是指那些內容不健康、文筆差、錯誤多的書。對於劣質書刊要堅決抵製。
第四要全而不偏。大家在讀課外書時,是不是偏愛看小說、漫畫,不愛看修養讀物呢?如果是這樣,就要有意識地改變一下了。應該廣讀各方麵的書籍,以求全麵發展,提高各個方麵的素質。
2.邊讀邊思考
有些人在閱讀的時候總喜歡停留在淺顯的、過於形象的讀物上,這樣就容易缺乏思考性。建議大家在選擇閱讀內容時,多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有深度的、讀物語言水平略超過自己知識積累、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內容。隻有這樣,才能激活感性,磨煉理性,在閱讀中受益。
同時,還要學會帶著問題讀書,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這樣的閱讀才能真正有所收獲。
3.讀以致用
讀書、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讀書且能夠運用自如,是讀書的最高境界。隻有把讀書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才能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自身的創新能力。
若想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就不能丟掉閱讀的習慣,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請大家牢記這句話,在閱讀中享受成長的樂趣。
異想天開:像瘋子一樣幻想
大家喜歡“異想天開”嗎?當你看到天上的白雲和飛鳥時,你會幻想著自己也能那樣飛上天空嗎?當你看到夜晚的月亮,想著“嫦娥奔月”的故事時,你會幻想自己也去月球遊玩一次嗎?當你看到海洋裏自由遊動的魚時,你會幻想自己也能生活在水下嗎?當你勞動的時候,是否會幻想著有一種東西能夠代替自己勞動?當你覺得很餓,又不願意做飯的時候,是否幻想過人能不能不吃飯,或者吃一點兒食物就可以管好幾天?你是否曾經幻想過自己能有一個“魔鏡”,能夠看到距離自己很遠的人?
很多人幼時都有過這樣的幻想,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還算什麼幻想,已經是現實了。沒錯,但是,在幾千年或幾百年前,這些在人們眼裏都曾經是“異想天開”,正因為有了這些“異想天開”,人類才有了現在的成就。